指点迷津识误区

时间:2022-10-21 11:37:54

虽然同人寿保险相比,家财险的保险条款较为简明,但是格式条款之外,仍有一些盲点,比如保额多少合适,可否多家投保等。如何才能消除疑问,不给日后理赔留下隐患呢?让我们来一一解惑

误区1

家庭财产均可保

凡是属于投保人所有的家庭财产,方可向保险公司投保。有些商铺,虽然是家庭、个人所有,但是其属于经营活动的资产,就不能投保家财险了,如需投保,可选择小型商贸企业、民营小企业财产保险。

一股来说,家庭所有的可保财产为存放、座落于保单所载明地址内的家庭财产,比如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室内财产等。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将车库、围墙纳入了保障范围。

是不是所有房屋都能投保家财险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违章、私建建筑就不能投保家财险。有些家财险将平房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另外有些保险公司对于可投保住宅的要求也很严格,比如美国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销售的“美亚安稳家庭财产保险”就要求投保住宅不能连续30天无人居住,并且对楼龄、建筑结构作了明确的规定。

误区2

谁都可投家财险

财产保险中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便是可保利益原则,即指投保人与所投保的家庭财产之间应该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当然,作为财产所有人,完全可以为自己的财产投保家财险,不管该财产是自己个人所有,还是与他人共有。

一般来说,租房者对所租住房屋不具有保险利益,但是如果租房者担心在居住期间因不慎导致火灾、爆炸、管道破裂等原因造成租住的房屋损坏,可以投保居家责任险进行保障,或者选择投保除房屋保障之外的其他保险内容。

对于因债权关系而获得的他人的抵押物品,也可以为其投保家财险,因为投保人在占有这些财产时要对其安全负责,因此产生了可保利益。

误区3

保额多多才益善

保险金额估算得过高或过低都不好。保险金额如果超过财产实际价值,保险公司也只赔偿实际损失金额,超额保险部分就白白浪费了保费;如果投保人被认定是出于恶意,企图为获得不正当利益而超额投保,保险合同还会被认定无效。保险金额低于财产实际价值,则又势必会有部分损失得不到赔偿。

需要明确的一个要点是:保险公司核定事故损失时,是按照受损财产的实际价值,非财产购置时的价格来计算赔款的。一般保险公司会在保险合同中注明,发生保险事故后,根据实际损失和损失当天出险地市场重置价,并且按其新旧程度计算赔偿金额。比如,老赵想要投保家财险,家里的电冰箱两年前购买时价格3500元,现在的市场价格已经降到了2700元,折旧率每年10%。投保时,还要考虑到未来该冰箱价格还会下降,因此,冰箱的最高保险金额为2700×(1-10%)2=2187元。

估算家庭财产的总价值时,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的规定,建立一个家庭可保财产明细表,再根据每件物品的价值来估算总价值。

误区4

多家投保可使得

没有任何规定,不允许消费者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家财险,但是能多家投保,就意味着同一保险事故能在每家保险公司都领到一份赔偿,从而获得超额利益么?

贾先生5月份在A保险公司投保10份家财险,保额共29万元,其中包括5万元的盗抢险,同年6月份他又在B保险公司投保了投资型家财险,其中盗抢险保额1.5万元。同年11月份,贾先生家被盗,损失4万元,他分别向两家公司提出索赔,其中A公司4万元,B公司1.5万元。但最后,贾先生的索赔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两家保险公司采用了比例分摊赔偿法,赔偿总额仍为实际损失4万元。

像贾先生这样,同一期间在多家公司投保的现象,保险公司称为重复保险。按照《保险法》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无论为家庭财产投保了多少份保险,出险后各保险公司只需要按照比例承担的方式分摊赔偿责任,投保者获得的赔付总数则不能超过构成有效索赔的损失总额。去多家保险公司重复保险时,消费者应考虑清楚,免得超额投保浪费了保费,而且还要将自己重复投保的情况跟保险公司讲明,以免出险后落下骗保嫌疑。

误区5

一劳永逸签保单

同人寿保险的投保人职业发生变化需要向保险公司申请变更一样,家财险中也有几项内容发生变化后需要投保人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申请更新。

家庭财产保险中基本险主要是由财产所有人投保,保障的是房屋及室内附属设施,所以房屋所有权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就意味着原投保人与投保财产的可保利益消失,保险合同也就自动停止了。无效的保险合同定会为日后的索赔造成隐患,所有权变更是很重要的,应马上与保险公司联系。同样,如果搬家导致家庭财产所在地址发生变化,也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作保单变更。

另外,由于物价总在不断变化,家庭也会增加新的财产,要注意及时调整家庭财产保额。保险期内,如果财产增加、保额不变,可能会造成理赔时无法补偿所有损失的情况;如果是财产减少、保额不变,就会浪费部分保费。

上一篇: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卡奴现象一瞥 下一篇:透视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