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中钢琴伴奏技巧性分析研究

时间:2022-10-21 11:05:56

歌剧中钢琴伴奏技巧性分析研究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以歌唱为主的艺术形式。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它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伴奏作为钢琴演奏者的重要演奏技能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器乐、舞蹈以及声乐等艺术形式中。在中国歌剧演出中,钢琴伴奏也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与歌剧表演者看似是一种从属的关系,可实际上是合作关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歌剧中的钢琴伴奏不同于其他普通歌曲的伴奏,歌剧的钢琴伴奏实际上是替代了整个交响乐队的角色,通过演奏技巧中的触键和踏板来分析;其次,如何把握歌剧的风格;最后,如何与歌唱者密切合作。这些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也是歌剧钢琴伴奏最基本的技巧性问题。

那么如何用一架钢琴来展现出整个交响乐队的效果呢?

首先,演奏者必须要先对乐队总谱进行分析,了解钢琴伴奏中每一个旋律线对应模仿的乐器是哪一种,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歌剧《波西米亚人》中的咏叹调部分,作曲家为了塑造一个善良、浪漫、幽默的男主人公形象,大量地运用弦乐来进行伴奏,使整个乐段优美动听。在这部分采用钢琴伴奏时,就应该尽量模仿弦乐的音响效果。了解了乐队总谱每一部分要模仿的乐器效果,那么如何模仿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要求演奏者掌握控制音色的技巧。主要包括触键的技巧与踏板运用的技巧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是控制音色的最直接的手段。

第一,触键对音色的影响。在歌剧伴奏中,运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模仿不同的乐器音响效果。因为触键方式的不同,可以直接改变钢琴的音色。常见的有高抬指,快速触键。这种方法是把手指抬高,迅速垂直地敲击在琴键上。发出的声音是坚挺有力的、果断的;而低抬指快速触键,这种方法是把手指的运动幅度控制在最小,这样发出的声音也是坚挺有力的,但不同的是这种方式更适用于一些快速演奏的片段,这样既有速度又有力度;手指指尖触键的方法,适合于演奏跳音,发出的声音是尖锐、短促、轻巧又明亮的,具有穿透力;而利用肘部发力触键演奏的顿音,其音响效果是不连也不跳、不长也不短、不重也不轻的;当手指快速运动,类似于跑步的状态,即不连也不跳的触键时,得出的音响效果是均匀的、有颗粒感的。而这种连贯的触键方式变成无缝隙的连贯触键,就变成了连音效果。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触键方式,通过触键力度、速度、角度、弧度、高度、深度的变化,发出不同的音色,更好地模仿乐队不同乐器音响效果。

第二,踏板的运用对音色的影响。对钢琴演奏者来说,踏板就像画家手中的一个调色板,配合不同的触键方法,演奏出不同的音色效果。俄罗斯钢琴家鲁宾斯坦说过:“踏板是钢琴的灵魂。”可见它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当要演奏连续的、圆润的、丰满的音时,就要踩下延音踏板。踩踏的方式有:长踩踏板,这样发出的声音浑厚;浅踩踏板,就是不把踏板踩到底,只踩二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三等深度;还有颤踏板,是指抖动脚踝的踩踏方式或者演奏快速乐句时,每一个音都换一次踏板,当演奏柔和的弱音时,就踩弱音踏板。这两个踏板在演奏中是最常用到的,可以直接改变音色。踏板的运用非常微妙,同一个踏板,不同的踩踏力度有不同的音响效果。踩踏深度不同音色也不同。踏板的应用千变万化,这就需要演奏者用听力来分辨。根据不同的音色需要,选择不同的踩踏方式。

第三,把握歌剧风格。这就要求伴奏者对整个歌剧写作背景、剧情进行具体的理解与分析。只有对作品写作背景进行充分了解,才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内容。通过对整个剧情的分析,了解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然后通过音乐将他们表现出来。例如,中国歌剧《伤逝》,这个作品是中国第一部心理歌剧。全剧讲述了五四时期的一对青年为了爱情的自由与封建礼教斗争,最终以悲剧结局的故事。因此,在音乐上以抒情为主,钢琴伴奏也要抓住这一中心,用抒情性的演奏方式,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第四,同演唱者密切合作。为了使钢琴伴奏同演唱者密切合作,首先,钢琴伴奏者要和演唱者进行深入的交流,演唱时哪里需要留出气口,哪里需要钢琴伴奏填补,都要提前做好交流。其次,伴奏者要在心里同演唱者一起唱,掌握演唱者的呼吸,做到每一乐句划分一致、呼吸一致。这样有利于钢琴伴奏与演唱者更好地合作,在音乐上更好地推动演唱者的情感表现。

综上所述,歌剧的钢琴伴奏是技巧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需要演奏者有娴熟的演奏技巧,通过各种触键方式和踩踏板方式演奏出千变万化的音色,模拟不同的乐器效果,以适应不同剧情中不同人物性格的诠释和烘托,使歌剧中的人物更加鲜活,同时使剧情要表现的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示。在理论上对作品进行创作背景的分析、人物性格的分析、剧情发展的分析,可以使钢琴伴奏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帮助歌唱者融入到剧情当中,同时使听众感同身受。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课题《中国当代歌剧的钢琴伴奏应用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D027)

参考文献:

[1]袁媛.钢琴演奏教学中的协同研究[J].音乐创作,2010(3).

[2]张秀丽.钢琴演奏中肩、臂、肘的技巧训练与声音探究[J].音乐创作,2010(1).

[3]朱国昌.琴韵生辉 色彩飞扬——1980—2010年钢琴音色研究综述[J].人民音乐,2010(12).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

[5]葛德月.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上一篇:创设教学情境 下一篇:艺术院校的学术管理和权力制度系统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