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范进 9期

时间:2022-10-21 10:21:56

初中语文教材中,范进一直是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出现的,人们批评范进麻木迂腐,意识不到科举制度的黑暗和腐朽,盲目沉溺其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但是,人们的批评也往往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既没有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范进艰难的处境,更没有给“愚蠢”的范进指出一条金光大道,让他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去实现他科场以外的人生价值。

对于一个生活在新时代,努力与命运抗争,尽毕生精力去实现理想的人,他最后的成功,我们会给他掌声与欢呼。即使他是一个失败者,我们也会对他的精神大家赞美,那么对于同样执着于理想的旧时代的范进,我们为什么就觉得其迂腐麻木,觉得他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呢?吴敬梓的本意是这样吗?如果想揭示封建科举制度是如何毒害、异化读书人的,范进显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因为他的结局不仅不够凄惨,而且还有点圆满的味道,很难对那些沉溺其中的读书人起到当头棒喝的警示作用。甚至他们还会从范进身上吸取坚持下去的力量,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像范进一样“守得云开见月明”。

很显然,吴敬梓对于范进和科举制度的态度及情感是复杂的,用否定和批判这一种倾向来概括难免会以偏概全。由此看来,后人对范进及小说主题的解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换个角度来看范进呢?

第一,个体的范进是无法抗拒社会潮流的,他是一位在孤独中坚守理想的强者。

人们责怪范进大多是因为范进把自己的大半生投入到对功名的追逐中,花费的人生成本太高,有点不明智,科举制度毁了他。言外之意是,如果范进抛弃科举考试,往其他的方向发展,人生可能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他。可是,范进的人生方向错了吗?

刻苦读书,求取功名,这是封建社会全体成员毫无争议、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也是读书人无法绕开的金光大道。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之下,如果让出身卑微、家境清贫的范进跳出社会潮流之外另谋他路,似乎有点强人所难。

当然,并不是每一位投身其中的读书人都能得到预期的回报,科举考试在制作少数幸运儿的同时,也给大多数读书人的命运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当太多的失败和挫折超出了他们的忍耐极度时,他们成了被社会列车最先甩出预定轨道的人。他们有的退隐山林,成了隐士;有的沦落到社会最底层,为了生存苦苦挣扎。这部分人在一开始,可能也是坚持而又韧性的,但他们的坚强和韧性还是不足以长久支撑来自科场及人生其他方面的挫折和打击。最后他们选择了逃避和放弃。

相比之下,范进的坚强和韧性非同一般,从年轻时就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到54岁人生之路才出现转机,这中间漫长而又艰辛的几十年,仅来自科场的失败就足以毁灭一个人了,更何况范进家境贫寒,周围的人又是那样冷漠和势利。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包袱,又经过如此漫长的跋涉,范进终于挺过来了,这不仅需要坚强、忍耐和勇气,更需要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心,让他在虚无的理想和冰冷的现实之间来回穿行,绕过黎明来临之前潜伏在漫漫长夜中的所有羁绊和陷阱,不让自己迷失和倒下。因此,即使抛开范进的成功不谈,仅他的坚强和忍耐就足以做我们学习的榜样了

第二,来路艰辛,去路迷茫,不是不想放弃,而是不能放弃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在科举考试中耗尽自己的青春,一次次的科场失意,面对悄然流逝的岁月,日渐苍老的容貌,还有无法预知的未来,也一定有一些智者在坚守还是放弃的选择中彷徨苦闷着,也一定有一些人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放弃坚守,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但是,这些为科举考试而闭门读书多年的人,既负载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又缺乏基本的谋生技能训练,又有多少能在客场以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对自己坚守的理想产生怀疑,一度放弃对功名的追求,而向一个商人转型,下海经营药材生意,但是,他并没有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很快又回归了自己原来的社会角色。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例子一定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不成功的转型,让社会各界包括读书人自己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同时,这些不成功的转型,也警示着那些在坚守还是放弃中彷徨苦闷的范进们,让他们骑虎难下,一生都挣扎在进退两难的抉择中。

陷入人生困境的范进,也未必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也许也曾经思考过放弃读书,去尝试别人的人生,但是,很显然他缺乏个人转型所必须的社会人际资源,也不具备在不同职业之间的灵活拓展的弹性和张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范进急流勇退,尝试去科场以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想

像胡屠户给他设计的那样“寻一个馆,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这对读书人来说倒也顺理成章。或者跨度再大一些,像他的老岳父一样,拿起屠刀做个屠夫,好像也不难。但胡屠户境况也只是“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就要磕西北风!”胡屠户可是干了大半辈子杀猪的营生,身上也不乏生意人的投机和精明,但是只能混到这个份上。从事其他的行业有能好到哪去呢?不管向怎样的方向转型,其结果还不是一样的惨淡经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科技经济的落后,产业的单一,社会并不能给它的子民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也因此,读书人在个人前提的选择上就只能陷入非此即彼的简单循环中。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不能责备范进顽固的坚守理想,其实,就算他是一位大彻大悟者,意识到科举制度的种种腐败和不合理,身在其中又能如何呢?在这一点上,创作这个人物形象的吴敬梓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吴敬梓出身名门,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看清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僵化和腐朽,从而拒绝科举考试,成了封建价值观的叛逆者。但是,吴敬梓的叛逆还是有资本的,毕竟他出身于豪门望族,至少衣食不用担心。但结果也只是在金银散尽之后,一直到死都过着拮据的生活,成了封建大家庭典型的“败家子”,被众乡亲当做教育子女的反面典型。

也因此,抛开具体的环境去指责范进的选择和坚守是不公平的,一味地责备范进执迷于科举考试,不觉醒、不放弃,甚至不抗争,似乎有些求全责备。范进的坚守我们既可以看作是深思熟虑,全面权衡后的理性坚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没有退路的无奈坚守。不是他不想改变人生的方向,而是他根本无力改变人生的方向。

第三,范进与科举制度,谁在给谁抹黑。

在各种教材的分析中,范进一直都是作为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道具出现的,他的迂腐、懦弱、猥琐以及穷困潦倒,都是科举制度造成的。

作为存在一千多年来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好处是毋须置疑的,否则,也不会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当然,科举制度是一把双刃剑。有人通过它“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也有人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却一无所获,只落得个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的局面。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前者赞美这种制度一样,也不能因为后者而彻底否定它,毕竟,他们只是一些极端的例子,并不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结合吴敬梓的人生经历和对范进命运的安排,可以看出,吴敬梓通过范进所想表达的,绝不仅仅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如果仅仅是这样,作为作家的吴敬梓显然没有根据主题选择组织材料,因为文中不管范进如何经历磨难,但他毕竟修成了后果,成为了他所毕生仰慕的社会阶层中的一员,成为了科举制度的受益者。用一个制度的受益者去批判这种制度,显然是用错了板子,是极没有力度的。我们从《范进中举》中所吸取的不应仅仅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而应该是全方位的;科举制度的威力、命运的变幻无常、执着坚守的力量、市井小民的趋炎附势等等。

在当今社会,人们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人们需要范进这种精神,他的沉稳安定,他的积极进取,他的百折不饶,同样可以让人们吸取前进的力量。

收稿日期:2014-07-21

上一篇:心系灾区情深意更浓 下一篇:试论“以德治心 以法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