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21 09:24:38

论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训练学生审美心理、完善人格和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高中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训练学生审美心理、完善人格和激发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高中音乐鉴赏课是审美教育,因此,以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应该鲜明地体现和贯穿在整个高中音乐教材的内容与形式中,突出教学作为师生共同体验、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载体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应当紧密围绕高中学生的音乐需求,关注音乐学习方面的变革,处理好审美能力培养与知识技能学习的关系,使音乐鉴赏课更好的发挥课堂这一“阵地”达到“美育”的目的。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兴趣是关键

众所周知,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兴趣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它可以在人们后天的社会实践中产生。那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则成为当前高中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探索、了解,就会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此,如何在音乐审美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构建快乐音乐课堂,也是值得研究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学生们有了兴趣,就容易接受外界新鲜事物,提高接受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动力,培养激发学生兴趣,科学的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灵活地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音乐情境,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境界。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但是是否能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趣,要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在参与中寻得乐趣。新的教学理念指出:音乐教育不是让学生为了掌握某些音乐技能和技巧而学习,而是从培养学习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开始。

(一)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音乐教师的范唱、范奏是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这一过程能否引起学生的美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理解作品,在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受中享受快乐。

(二)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提倡愉快教学,让学生在愉悦和游戏之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因此,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身体要动,思维也要动,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要多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上充满趣味,并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并能让学生们在愉快的笑声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让教学达到理想效果。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时代,教育受高科技的冲击而飞速发展,因此,教育现代化技术进入课堂是自然产生的,它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时代性的、宽敞的表演舞台。音乐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在许多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得到应用。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配以表达歌曲意境的活动影像,不仅可以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更可以恰当地表现出作品的体裁和音乐特色。

(三)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精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学习对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把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并且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音乐精品作为音乐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对精品的品味中享受快乐。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在心理发展已经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逻辑思维发展了。所以这个时期,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介绍给他们,让他们广泛的接受各种音乐信息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这样目标明确,才能让学生喜欢并且愿意听,从中受益。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性知觉,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长期坚持让学生聆听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的能力。

(四)采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用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在班内召开“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让学生自己表演节目,可以是独唱、舞蹈、音乐小品、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来表现自己,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演出形式。在校内可在班级之间进行比赛,通过比赛可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中互相进行比较,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并发掘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充分考虑音乐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切实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使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树立学习音乐的信心,力求达到音乐学科的价值,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校的人才得到充分发挥。教育观念的变化,迫使我们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必须进一步改进,教室也应努力完善自身素质,把握不同的教学方式,正确运用于课堂,才能上好每一节课,音乐教育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推进和完善。综上所述,在学生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达到“为乐而学教,并寓乐于学”的目的。

上一篇:笑声中的教育 下一篇:秦皇岛市文化艺术新兴业态格局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