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

时间:2022-06-22 11:00:27

浅议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新课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深入,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一种推陈出新。我们所持的态度应对传统教学在总体批判的同时不妨对其部分合理内核的继承与创新。

关键词:继承;创新;自主学习;人文素质

新课程并不是对以往教育观念的全盘否定,它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是一种扬弃,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以往的并不是都不好,我们只不过要把不好的改掉,精华的部分还是要继承下去。只有继承才会有发展,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另外,新课程的列车不是像买票坐车一样,只要你愿意,坐上就是走上了新课程之路,新课程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壮大成长的过程,它的成长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培育。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心里就有了底气。下面谈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继承诵读训练,但要注重诵读的熏陶感染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也进行诵读训练,但有时只是泛泛而读,但新课程更重视诵读中的熏陶感染,更重视通过诵读把学生带进美妙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作心灵的远游,去体会作品中的朦胧之美、空白之美、蕴藉之美。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共鸣,心念一致。要做到这一点,要做好预习,可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了解作者及写作文章的背景;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或联想与自己相似的情感;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熟悉的生活。诵读时,可范读,可播放著名播音员的朗读录音,可选用训练有素的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也可以竞赛读,表演读,分角色读,还可用多媒体播放画面烘托气氛。好的诵读,或如小溪潺潺,叮叮咚咚;或如大江澎湃,气势磅礴;或如鸟语花间,亲切柔媚;或如历尽沧桑,平稳而舒缓。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旨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内化出一种透视宏旨,感悟玄机的智能,这种智能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用得上、靠得住,乃至终生受益的语文素质。

二、继承启发式教学,但要注重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自以为是启发式教学,但实际上是设计好了答案让学生自己去钻圈子。新课程中也需要设计问题,但要优化问题的设计,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耳、目、口、脑并用,自发去寻找答案,教师则要退居幕后当导演。问题要一问值千金,学生顺着这一问既能深入了解 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文本的深入探讨,一堂课只有这么一两问就足够。设计问题时切入点要找准如讲《智取生辰纲》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杨智不智,你认为呢?在讲《祥林嫂》时,问: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人,你说为什么?在讲《藤野先生》时,问:我为什么敬重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在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时,问:在忧患与安乐之间,你宁愿选择什么?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学会什么?你想学会什么?这样,一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了学生,课堂上,不再是烦琐提问的干扰,而是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对话,要注意不要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来追问学生,那样,学生会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处于被追问的状态,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就会熄灭,另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提出适度的问题,果断的把握学生思维的流向和流程,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燃烧、扩展。

三、继承知识教学,但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说到新课程,有的教师觉得再进行知识教学显得太落后了,事实上,知识的传授什么时候也离不了,但要注意的是要树立大语文观念,把语文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知识教学,而新课程主张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人文,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

语文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选修课的拓展性,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基本训练。如:书法、作文、诵读、文学鉴赏、人物评传、文化常识等,或侧重于情感熏陶,或侧重于健康人格的培养,或侧重于审美情趣的引导。要利用活动课程实践性原则,可组织读书会、诵读会、演讲会、辩论会、文学社团,通过国学讲座、读书、讨论、参观、访问、考察等方式积极开展活动,以此为根基,引导学生兼收并蓄了解和学习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我们的人文教育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上一篇:巧妙“置疑”,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笑声中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