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影响舆论生态

时间:2022-10-21 09:22:53

“人肉搜索”影响舆论生态

人肉搜索”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内容多以舆论监督、道德审判为主流。“人肉搜索”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围观的力量,在网络调查和信息的检索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体现出网民追求社会公正和道德的正义力量。在诸多舆情事件中,“人肉搜索”对事件的走向和最终演化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也对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权保护形成极大的冲击。

“人肉搜索”的传播形态

多元传播。“人肉搜索”过程中,网友采取的传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事件的刺激性再加上事件传递出的敏感信息,就会产生双倍的传播效果。从受众心理看,一个信息越是真实、形象,就越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传播效果也越明显。

融合传播。“人肉搜索”是基于网络的传播活动,它打破了单一传播方式的束缚,在“人肉搜索”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实现了融合,使分散的社会力量因为某件共同关心的事情而重新聚集起来,这就大大增强了“人肉搜索”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当前社会舆论对于个别破格选任官员常存质疑,很容易通过“人肉搜索”不断炒作,形成持续关注。随着参与人肉搜索的网民逐渐增多,网民意见逐渐趋同,这时候“人肉搜索”就会出现群体传播夹杂人际传播的融合现象。

匿名传播。“人肉搜索”匿名性传播的特点,使它具有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隐蔽性带给参与者在传播话语权上的平等性和“屏幕的安全性”。比如,网民对“郭美美事件”展开挖地三尺的“人肉搜索”,时至今日仍在发酵。这是因为网络匿名使人们无须担心“惩戒性权力”的出现,参与者可以放弃心理戒备、卸下现实身份自由言说。

先导传播。在“人肉搜索”事件中,一部分媒介最先报道某事件后,其他媒介也会跟进报道,通过“先导效果”的领头羊作用,议程可以从网络媒介流向传统媒介。在这样实时互动的过程中,“人肉搜索”事件很容易成为公众和媒介共同关注的“大事”,关注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社会的公共议题。

网民为何展开“人肉搜索”?

追问真相心理。“人肉搜索”本质依然是对真相的渴求。搜索主体为了同样的搜索目的展开搜索行为,共同聚合微内容,形成有价值的链条,从而揭示了事件真相。广大网民在获取信息、信息、表达意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一方面推动了事件更接近原本的真实,另一方面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参与其中,这也使人肉搜索活动更具凝聚力和向心力。

质疑事实心理。“人肉搜索”是网民群体在共同的“不信”心理作用下,所采取的是一种较为极端的表达诉求的方式,也是社会转型期网民情绪化表达的一种特殊形式。“屏幕安全感”让网民得以从自身的角度展现事物和表达生活,对事件本身形成多视角、多维度的呈现,经由所有搜索主体对获取信息进行多维的分析、甄别和纠偏,最终探寻事件真相或事实本质。“人肉搜索”充分集合广大网民的搜索力量,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表达和强大的话语力量。

从众参与心理。从众随大流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意识,是对想象和体验的支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我们思考“人肉搜索”参与者的心理动机,有必要考虑这种互动行为的启发意义,正因为自我的不确定性使参与搜索的网民在与他人的频繁互动中,不断修正对自我的认知,这里具体表现为参与的网民越多,网民的从众参与意识越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群体认同心理。网络世界海量的信息,容易使孤立的个体陷入认知的局限中,个体与他人的积极交流互动能够给个体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在搜索活动中,网民与他人有持续的互动行为,这种互动一方面为搜索事件提供所需信息,另一方面网民在信息的提取和奉献中获得他人认知、评价和情感上的认同感。认同感给个体网民以归属感,网民获得的认同感越高,就表明他人对自己的互动行为和互动价值越肯定。

宣泄起哄心理。网络环境中的虚拟自由,导致了搜索主体的自我解禁、自我创造和自我疏导。在“人肉搜索”过程中,网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自己现有的观念、意趣得到认同与强化。网民享受到一种虚拟共生的乐趣,摆脱了自我所在的物理环境和既定的社会角色,对搜索事件的真实意见和情感在宣泄起哄中自由表达,所有这些都带给网民愉悦、快乐,从而形成内心幸福、开心的爽快体验。

“人肉搜索”对舆论生态的影响

撩拨网民负面情绪。搜索者的主观意图和行为表现决定了搜索的社会影响。在搜索活动中,网民谴责社会不规范现象,不仅对自己的信息渠道、社会关系、技术水平等资源进行整合,还带有较浓的感彩参与“人肉搜索”。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搜索主体为社会责任的缺失而谴责,为生命逝去而悲伤,为行为道德的失范而愤怒……人们普遍认可惩恶扬善、追求平等,而这些需求被“人肉搜索”具象出来。

激化网络语言暴力。网络匿名性使得“人肉搜索”言论自由度加强,这使网络个体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在“人肉搜索”中,不真实或不对称的网络信息容易导致网民产生偏见进而滥用话语权,在进行自我表达时,往往与其在现实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人肉搜索”往往因偏见而走向极端,“情绪宣泄”、“语言暴力”等现象屡屡出现,演变成为“网络暴力”在所难免。

改变信息途径。“人肉搜索”集合了网民的力量,信息收集和更新速度快,涉及内容广泛且有效性强。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人肉搜索”的传播渠道体现出更大的便利性,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以及网民力量的最大化利用使搜索过程更为便利、迅速且高效。针对具体事件或某一方面信息发起的搜索,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回复,信息内容收集之全面、更新速度之快都体现“人肉搜索”的极大威力。

催生线下互动交流。在“人肉搜索”活动中,网民依靠的工具除了机器引擎外,便是彼此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搜索主体的互动行为贯穿搜索活动的始终。当这种交流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破某个阈值,或者事件本身具备相当大的感染力时,就会引发深层的对话,发展为线下互动,原本价值微小的微内容此时被连接放大到了更广阔的现实领域,“人肉搜索”赋予这些微内容以更多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

如何应对“人肉搜索”类舆情?

创新社会治理思维。“人肉搜索”是群体心理的产物,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人肉搜索”是一把双刃剑,网民展开人肉搜索的事件通常是非常有预期影响力的事件,及时发现“人肉搜索”的走向,并采取合理的方式引导它的发展,才能使民众强大的关注力量得到合理的疏导。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有必要对网民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大力倡导尊重虚拟空间的个人隐私,尽量减少破坏性“人肉搜索”的发生几率。可以定期设置网络议题,邀请专业人士和相关网民进行相关话题讨论,这种渗透式教育必须耐心,由此逐渐衰减“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

加强相关立法监管。对于网络中的侵权和暴力表现,可以借鉴与隐私权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只有社会监管处置机制让民众有高度信任感,民间对“人肉搜索”的热度才会下降。同时,应具体化相关裁决,具体化和有针对性地追究和落实责任,避免法不责众的局面。

上一篇:人物 11期 下一篇:微博市场的“四大门派”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