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师讲评试卷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21 07:07:54

谈数学教师讲评试卷的几点认识

摘要:考试是完整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评试卷是考试的延续,同样是完整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考试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因此,讲评试卷在教学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有必要将这一工作好。本文就对此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试卷讲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113

讲评试卷是一种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讲评试卷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试卷分析的质量,笔者曾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参与了这种课型的研讨,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讲评试卷的过程应成为教师进一步学习《课标》、研究《课标》的过程

《课标》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评价考试的依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试题的分析看《课标》中相关内容的要求是否得到了落实;看试题的内容、难度是否与《课标》的要求一致。看试题的内容、题型能否承载对相关内容的考查;看重点内容是否得到了重点考查;看相关知识领域的试题所占整张试卷的分值与该领域知识所占课时的比值是否一致。这一过程就是教师研究《课标》和学习《课标》的过程,教师以此可以对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有些教师用买来的试卷对学生进行检测,不是不可以,但有些题目的内容、难度都明显超过《课标》要求,教师对此不做任何处理,“全部拿来”不加选择。有教师认为,只要是试卷上出现的、各类教辅资料上有的题目一定是学生要掌握的,对某些超过《课标》要求的题目大讲特讲,这是不足取的。现在各类资料、试卷“满天飞”,有些试卷、练习册的质量很低,错误百出。教师必须进行甄别、选择,如果不加选择,就会降低考试检测的效果,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教师对“满天飞”的试卷和各类练习册,心中一定要有一杆秤,那就是《课标》,因为《课标》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评价试卷的依据。对试卷做出科学的评价也是教师的一种能力。

二、讲评试卷的过程应成为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考试绝不是给学生一个分数,给学生一个名次,给家长一个交代,完成一项工作。不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终结性考试都有明确的目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因此,教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认真分析,首先要弄清楚试卷中存在问题,学生试卷上的突出问题、普遍问题、个别问题是什么?个别问题又出现在哪些学生身上?是概念、公式、法则、定理没掌握,还是计算技能薄弱,更或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等。其次要认真分析引起错误的原因。对引起错误原因的分析既要从教师教的方面分析又要从学生学的方面来分析。就教的方面来看是理解教材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方面的问题,或是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等;就学生方面来说,是学生智力因素引起的还是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是基本技能不扎实,更或是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只有问题找出来了,原因搞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讲试卷”,才能达到讲评试卷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以考促教。

三、讲评试卷的过程应成为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过程

教师讲评试卷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教师给学生“对答案”,答案是要对的,但关键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形成答案的过程,也就是形成解题思路的过程。在分析试题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拿到题目急于帮助学生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讲评试卷课:有一道题目是关于等腰梯形的,教师首先对这道题目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反馈,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关于等腰梯形大家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一一做了回答,之后教师帮助学生把等腰梯形的所有知识进行了梳理,最后教师讲了这道题的解法。笔者以为学生拿到题目不是先分析这个题目涉及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而是想知道从哪入手?如何有思路?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进行解答?笔者认为教师这样做不妥。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也就是拿到题后,如何寻找思路,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并规范地书写。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解答题目的方法和思路,而不是相关知识的大回炉。

四、讲评试卷的过程应与具体题型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题型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常规的题型,如数学学科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不同题型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不同的题型对学生解题格式的要求不一样,教师要通过题目的讲解使学生对各种题型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如填空题的要求是只要最后结果,不关注过程;选择题也是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但仅仅认识这些还不够,教师要通过题目的讲解渗透方法的培养,如直接计算法、特殊值法、数形结合法、筛选法等,一定要通过题目的讲解使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而对于解答题要通过讲解,使学生明确这类题目的主要步骤,哪些步骤卷面上必须有,哪些可以没有。如解分式方程应用题的步骤:设、由题意列出的方程(方程组)、化简后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答,这些都是必须的步骤。学生只有对题型有了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完成正确的解答过程。从学生的解题过程中就能看出学生解题思路的清晰程度。教师不能就题讲题,要通过一个题的讲解让学生认识一类题,解决一类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讲评试卷的过程应成为学生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

教师大讲特讲,一言堂是试卷讲评课上常见的现象,这是不可取的。《课标》上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切忌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应针对不同题目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如分析、思考、交流等。教师应重视问题的设计,多一些“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解法”?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关注不同思维方法。就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应给这些学生以解释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找到问题的症结,教师就可以对症下药;对于能从不同角度解决的问题更应给学生展示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深刻性的最佳时机。无论是哪种都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所有学生的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六、讲评试卷应有轻有重,教师要进行梳理归纳,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当下试卷讲评课的“常见做法”是教师按顺序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依次讲解,面面俱到,这是不足取的。教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一定要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哪些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哪些问题是个别学生存在的?哪些题目需要思维方法上的点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晰知识点?哪些问题需要课上解决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讲评试卷之前一定要统筹安排,精心选择要讲的内容。重点问题重点分析,个别问题个别指导。要有轻重缓急,要说详略得当,要目的明确。只有这样,试卷讲评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针对性强。把没有多少问题的题目、个别学生的问题拿到全班讲,浪费大多数学生的时间。明明是知识点没掌握,却大讲解题思路等等。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最期待的题目教师还没来得及讲就已经疲惫不堪的状况,关键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影响了试卷讲评的效果。

七、讲评试卷的过程应成为教师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过程

考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我们经常所说的以考促教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学生卷面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深入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如果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从自身找原因,看是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知识、概念没有给学生讲明白造成的;或者是缺少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要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考试评价的最终目的。

分析讲评试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型,分析在前,分析是关键,讲评在后,分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讲评效果的好坏。教师只有把讲评试卷的过程当成教师自身进一步学习《课标》、研究《课标》的过程;当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成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过程,才能对试卷高屋建瓴地进行理性的分析,也才能真正实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研的目的,也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教研室 750100)

上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静滴糖皮质激素时血糖控制的临床... 下一篇:索拉非尼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