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研究

时间:2022-10-21 06:43:00

南京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研究

摘要: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南京市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监测数据基础上,从水源地基本情况、水质现状分析、环境监管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估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环境状况 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南京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到2014年底,常住人口已超过800万。南京市本地水资源不够丰富,而长江过境水资源量则十分丰富,占全市过境水量的99%以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带来很大压力,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等相关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基本情况

1.1水源地基础信息

南京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夹江水源地、燕子矶水源地和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水源地类型均为河流型,属于长江南京段。

夹江水源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和鼓楼区,水源地服务南京市主城区大部分地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7.0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1.4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5.6平方公里。2013年夹江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40732万吨/年,供水人口约280万人。水源地内有北河口和城南两个水厂的取水口,服务年限分别为81年和31年。

图1-1 夹江水源地基本信息图

燕子矶水源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水源地服务栖霞区和原下关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4平方公里。2013年燕子矶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13781万吨/年,供水人口约65万人。该水源地内有一个取水口,供城北和上元门两个水厂取水,服务年限分别为14年和34年。

图1-2燕子矶水源地基本信息图

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水源地服务六合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2平方公里。2013年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9000万吨/年,供水服务人口约为35万。水源地内有远古水厂取水口,服务年限为15年。

图1-3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信息图

表1-1 饮用水源地水厂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水源地名称 水厂名称 设计供水量

(吨/天) 实际供水量

(吨/天) 类型 监测频次

1 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夹江水源地 城南水厂 300000 220000 河流型 旬测

月测

2 北河口水厂 1200000 700000

3 江宁区水厂 450000 300000

4 燕子矶水源地 城北水厂 500000 220000

5 上元门水厂 400000 150000

6 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 远古水厂 450000 250000

1.2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概况

南京市环保局对三个饮用水源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62项,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表1-24项、表2-5项、表3的33项;三个饮用水源每年六月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监测项目109项。夹江水源地保护区和燕子矶水源地保护区标牌建设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于2009年设立,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于2010年树立标牌。

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南京市环保局于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的通知》,确定在全市7个区县的夹江等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行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同时配套饮用水水源地巡查负责人制度、巡查报告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并正逐步实施水源地巡查巡更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1.3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目前,南京市已建立了较全面的应急保障机制。在夹江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质自动站,实现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远程自动监控。市、区县环保部门和供水企业还分别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巡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对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控。2010年编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宁政办发[2010] 86号),建立了沿江化工行业危险污染源档案库,沿江化工等重点企业全部编制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市环保局2012还印发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环保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操作流程及部门职责。

2 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分析

2.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情况

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1)全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南京市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2)28项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1―12月,南京市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COD、河流型总氮不纳入评价)。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3)33项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1―12月,南京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特定项目33项的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3 主要环境问题及隐患

(1)南京市产业结构偏重,沿江石油化工类企业多而杂,使用、生产、运输、装卸的危化品种类多、数量大。长江南京段共有危险品码头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长江四桥南岸附近,主要危险源为油类和化学品。

(2)由于南京市大多数地区排水方式是雨污合流,沿江存在着不少市政及农用泵站,尤其在暴雨期间,大量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极易通过沿江泵站排入长江。一方面极大的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难度,短期内也对长江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3)南京市目前暂无与长江相独立的、与主城区居民用水需求相匹配的备用饮用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主城区及部分郊区县将面临无水可喝的境地。

4 对策和建议

(1)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泵站改造工程,对市区河道实施截污、生态引水等工程,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型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工艺,推动采用深度处理技术,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2)做好水源关联的固定污染源与流动源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内陆地、水上风险源调查,建立档案与应对措施。加大投入,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各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硬件和软件建设。

(3)长江供水人口占全市供水人口的80%以上,必须完善主要饮用水源地预警监测、水质预警机制。根据不同水源地所存在的风险源情况,建立相适应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同时,大力推进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工作,加快备用饮用水水源地研究方案论证与工程实施。

(4)建立长江水源省际联席会商机制。为保障南京市饮水安全,防患于未然,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系统工程建设,一是要加强和提升本市各部门应急联动水平;二是与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之间建立联席会商制度。

参考文献:

[1]周克梅,陈卫,单国平,等 南京长江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7,33(9):13-16

[2]陆燕宁. 加强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卫华,陈辉. 长江南京段水功能区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136-138

[4]刘继莉.吉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殷振华,夏健伟,夏豪刚.长江苏州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风险及防控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56-58

一定保留:

作者简介:陈元刚(1973- ),男,高级工程师,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环境工程设计和环评方向工作。

上一篇:对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分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