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时间:2022-10-21 05:40:31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摘 要: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理念,不断探索建设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大学生和谐人格 内涵和表现 培养和塑造

和谐人格,是指构成人格整体的各要素之间处于相互协调、平衡和统一的发展状态,它不但包括人自身的协调一致、知行统一,而且包括外在关系上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目前,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的问题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已愈发明显,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和表现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在这三个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产物。造就和谐社会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人有健全和谐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接纳自身、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大学生作为人类的特殊群体,同样具有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特殊属性。和谐人格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格的完整性、协调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涵在基于和谐人格特征的同时又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自身人格的协调一致。

具有和谐人格的大学生,其个人的需要和动机、理想和信念、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格倾向都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内心协调一致、知行统一,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自己,愿意接受一切属于自己的东西,正视自己的优缺点,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懂得自我鼓励,激发潜能,促进自身各个要素的和谐发展。能全面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完善。

(2)具备积极、乐观、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具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向,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求真务实,对学习、生活和工作抱有兴趣,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追求理想的生活。

(3)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心情,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能够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当遇到挫折,产生消极情绪时,能够及时调整,通过合理的途径排遣和宣泄。

(4)具备健康的审美情趣。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懂得崇尚美、追求美、创造美,自觉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努力实现个人人格的完善和提高。

2.与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

与外界关系的和谐统一指的是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平时乐于与他人交往,懂得尊重、信任、理解、宽容他人,平等待人,乐于助人,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主动与社会和谐共融。人格和谐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观察、了解各类社会现象,适应社会发展,逐渐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社会的发展相统一,对新的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力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格和谐的大学生能够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愿,注重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协调发展。

二、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方法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培育大学生健全的情感和心理。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人格的和谐。指导学生全方面发展需要在教育、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人格是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把服务意识和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过程教育来帮助学生不断健全心理和完善情感。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做到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和换位思考,让学生感到老师并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批评,而是真正想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和期待感。当代大学生个性奔放,具备一定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学校要给学生提供发展个性、施展能力、表现才华的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勤奋踏实、团结协作、积极交流、相互关爱等优良品行。

2.不断优化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人格形成。

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长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优良的社会环境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格。要塑造学生的和谐人格就需要不断改善和优化育人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家庭、学校氛围,以保障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家庭环境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家长与子女之间有着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更为细致和深刻,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尤为重要。家长需要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方式,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他们自强、自信、自爱的优秀品格。对于大学生来说,和谐人格的形成和其所处的学校环境紧密相连。

3.切实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修养,而且需要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引发较多的心理冲突,心理健康问题的引发直接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是保持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够有效化解心理矛盾,解决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保障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学校应建立一支既有学生工作经验又有心理卫生知识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抓好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加强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制度,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从而推动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涛.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及培育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

[2]唐国忠.大学生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研究.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9,(4).

[3]朱浩,黄志斌.关于“和谐人格”的理论探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4).

[4]宋润霞,曾伦武.学生和谐人格建构路径探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5]李松林.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3).

上一篇:论《原诗》中的“志”与“胸襟” 下一篇:女性内心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