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1 04:01:04

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机电专业;学习兴趣;实践教学

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机电专业教学,走智能化的道路是机电技术发展的大趋势,而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得机电专业教学课时缩减,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机电专业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借助信息化技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真实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机电专业的课程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机电专业的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学生学习更加投入,信息化教学把文本、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机电技术专业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造电工电子技术高效课堂。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信息化技术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和声音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电流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展示微观电子的运动,使电流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学生一目了然,很快就能接受电流的概念。信息化技术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将抽象的概念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机电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机电技术知识和技能。机电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多,理论抽象,教学难度大。单单靠老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信息化利用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教学内容,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兴趣更浓,思维更加活跃。例如,“电磁感应”教学,学生看不到电场与磁场的变化过程,感到很抽象,教师采用微视频及相关动画技术,模拟展示电场与磁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学生很清楚地看到电场线、磁感线的分布及变化,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知识的直观性,将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表现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经过思考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学生能及时接受各方面的信息。学生通过进行形象记忆,化难为易,开阔了思维,提高了空间想象力。教师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强化教材内容的重点,使学生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机电技术知识结构,加深对机电技术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信息化技术,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必须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效果,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合理设置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操作过程,使得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理解掌握操作步骤,并按照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师要注重实际操作,着眼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依据专业理论设计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养成手脑结合的好习惯,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例如,车工实践教学中,学生不易近距离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用多媒体技术实时录像,实时放映,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教学中,因为实验器材不足导致学生实验越来越少,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演示大量实验,降低了实验难度,强化了实践教学,学生在计算机前安装实验电路,发展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提升了学生的素质。

总之,信息化技术集各种信息于一体,画面绚丽多彩,演示生动形象,化静为动,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得机电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更高效、方便、灵活。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听、说、想的欲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大庆.多媒体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及误区[J].科技资讯,2008.

[2]张国海,赵峰增.多媒体技术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

[3]丁才林.班主任在现代机电教育应用中的误区分析教学[J].考试周刊,2010.

上一篇:提高高二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要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