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生活“微”日记 融通写作“大”问题

时间:2022-10-21 03:50:48

运用生活“微”日记 融通写作“大”问题

【摘要】“微日记”,其抓手为微素材、微视角和微策略,立足点是“生活”,着眼点是“写作”,它为学生架设一座具体可感、方便快捷的桥梁。素材细“看”,释放童心,历练捕捉能力;感悟深“思”,强化体悟,深化领悟意识;实践促“写”,追溯方法,积累写作技巧。如此基于生活,从“微”起步,多措并举,可以化解难题,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释放童心;强化体悟;追溯方法;微日记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32-02

【作者简介】陈伟伟,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江苏滨海,224500),一级教师,盐城市品德学科带头人。

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习作时咬着笔端冥思苦想,十之八九是他们不知写什么好。“写什么”一直困扰着学生,也是习作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怎么写”。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也知道,生活中并不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如何让生活素材成为学生的“习作之源”。笔者尝试着让学生从三年级起将一天中最值得品味、记忆的事情以及自身的观察、感悟、情感等付诸笔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需要语言的过分修饰,也不用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只是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常态化地展现出来,以“微日记”的形式留存在自己的记忆深处。

一、素材细“看”,释放童心,在微型日记中历练捕捉能力

1.聚焦定格画面,心无旁骛地“观”。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从不教孩子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孩子每天要读一些书,要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也不加任何限制,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的自然状况,不同的生命都会从中探寻、开掘出其他人无法洞察的感受,铸就与众不同的精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释放童心,以自己的视角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尝试着从定格的画面来观察,改善观察的方法,提升观察的能力。

学校少年宫门前的花圃里种植了一棵海棠,到了春天,海棠粉红色的花就缀满了枝头。针对生活中这一写作资源,教师可引领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进行观察,尝试着以眼观、鼻闻、手摸等不同的方式来全面感知。在观察的基础上,倡导学生一天一记,将花朵的生长过程展现出来,尤其关注细微的变化,让习作充满生机。

每天的记录对于学生而言,虽然只是一篇篇幅较短的“微日记”,但对学生持续性观察能力的历练却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2.设计动态场景,取舍得当地“察”。

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不仅仅依靠其对静态定格画面的把握,更为高级的观察品质的养成还在于教师能够从动态、多维的画面中,准确捕捉自己需要的内容,然后借助“微日记”的形式引领学生进行细致而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促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苏教版五下《习作2》要求学生对习作进行富有针对性的修改。教材所列举的是一篇以“拔河”为题的作文,其修改的重点就是要再现拔河过程中“点面结合”塑造的典型个体,从而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驾驭素材。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点面结合”这一表达策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呢?此时,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学校“冬季活动周”中拍摄的拔河视频,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人物中依照自己的习惯选择最为典型的人物。播放过程中,有的学生聚焦在身材魁梧的大胖墩,有的学生着眼于体态瘦弱的小个子,有的学生被排头那位咬牙切齿的表情所吸引,有的学生则将关注点放在殿后的伙伴身上……

不论选择了怎样的人物,教师都要让学生将自己对这个人物的单独观察以“微日记”的形式及时反馈。这种基于“微日记”之上的细致观察,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艺术性的观察方式,而且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感悟深“思”,强化体悟,在微型日记中深化领悟意识

1.从生活现象中生成内在的情思。

社会生活包罗万象,每一个现象,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画面,都包裹着丰富的人文情愫和价值取向。但遗憾的是,由于大多数习作教学没有对学生个体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入有效的关注,以致他们对于生活现象的捕捉与感思能力也就自然处在了相对薄弱的尴尬地位,这些蕴含着丰富情愫的资源就这样与学生擦肩而过。因此,在推进“微日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思维,将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炖煮、烘焙,以独到而创新的思维关注事件、聚焦现象,开掘出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笔者曾经布置过一篇以“餐桌”为主题的微日记,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捕捉家庭成员在餐桌上值得描写的对话、事件或者场景氛围。这样的练习并没有要求学生从整篇习作的视角构建框架,表达内容,抒发真情。因此不少学生在写作之后纷纷感叹,这些每天稀松平常的琐事,留心记载之后发现原来还蕴藏这么多值得开掘与体悟的地方。

2.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深刻的感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并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而是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正所谓“我手写我心”。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中进行体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思。这样的表达不在于学生表达内容的丰富、细腻,而在于其真实的想法与感受。

在刚刚结束的校第43届运动会上,我班一名选手在百米赛跑冲刺的关键时刻,见到旁边赛道上的对手摔倒,便停下来搀扶摔倒的同学,最终与奖牌无缘。这一举动在得到一片赞誉之声的同时,也让不少学生感到费解。我则紧扣这一实际生活中的资源,引领全班学生进行讨论,先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争辩,再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微日记”的形式加以展现。

学生撰写“微日记”的过程,就是他们弹拨自己情感之弦的过程,这使得原本看似简单的生活,在“微日记”的提炼与开发下,奏出了最为真实与动听的旋律。

三、实践促“写”,追溯方法,在微型日记中积累写作技巧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其实,真正经典的文本,不仅仅是精彩词句的堆砌,也不仅仅是创作写法的罗列,更多的是作者内心情感奔涌之际,自然而然的生发。在文本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教材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引领学生在体悟辨析、品鉴开掘中感受文本语言的内在情感,使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文本情感保持相同节奏与韵律,与文本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在学生情感激荡之际,为他们开掘出有效的情感缺口,为学生的顺势表达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下第22课《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当被逼无奈而决定枪杀自己的坐骑后,他“背过脸去”“缓缓地摘下军帽……”在看似平淡无声的氛围中,的内心却涌动着别样的情怀。在反复、多样的深情诵读中,学生内在的情感波涛开始激荡。但教师的教学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为学生播放了大黑骡子与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图片,并配置了合适的音乐进行渲染,学生的情感瞬间达到了高潮。此时,教师顺势要求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感受付诸文字。学生纷纷动笔,文字随着学生的情感自然流淌,他们写出来的心理活动内容细腻,情感真挚。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习作的技巧融入课堂教学的环节中,而是充分点燃了学生的认知,在学生情感亢奋之际,开拓了言语表达的渠道,将“微日记”的撰写练习落在了实处。

总而言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拥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情怀,将“微日记”的教学方法逐步落实在教学流程中,让学生在一练一得中拓展认知需求,从而有效引领学生在写作能力提升的轨道上渐渐前行。

上一篇:让“练”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路径 下一篇:学生差异: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