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现实困境及匡扶路径

时间:2022-10-21 03:12:26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现实困境及匡扶路径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催化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提出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螺旋模型,进而在探讨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匡扶路径。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 民族地区 三螺旋模型

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活动之间的融合日益紧密,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大力开展产学研,并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学研结合更多地是侧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而对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功能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某些学校的产学研工作有特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工作并不突出。实际上,这与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具有重要关系。因此,对于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而言,首先就要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才能够对这些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问题做出深入理解,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前身是合作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经过一个世纪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区别于传统理论教学的一种教育模式。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得较晚,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引入阶段,我国教育此时开始广泛与世界各地交流,吸引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1989年8月,樊恭休教授出席了在加拿大召开的第六次世界合作教育会议,这是我国第一次参加合作教育会议。第二阶段是以1991年4月在上海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成立为标志,产学合作教育进入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进行探索的阶段,会上将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教育意译为产学合作教育。为突出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1995年12月,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并将国际上的“合作教育”改译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第三阶段是1997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为标志,标志着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进入第三阶段,由民间有组织的试验,走上官方有组织有计划的试点。

目前,“产学研”结合已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高校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实现科研成果商业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有学者将其内涵概括为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取用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综合现有文献资料,本文认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将教育、生产制造、科学研究三者有机结合,采用课程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按照系统论观点,产学研合作教育实际是一个复杂系统,由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耦合而成,三方相互合作、相辅相成,在教育、生产制造、科学研究三个领域紧密合作。借鉴Loet Leydesdorff & Henry Etzkowitz(1997)和Mohammed Saad & Girma Zawdie(2005)等学者的三螺旋模型,本文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螺旋模型,如图1、图2所示。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复杂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不仅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是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一般经济发展落后,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实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实施产学研合作对于提高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为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为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我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为落后,教育和研究经费不足,且来源单一。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获得的企业教育和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结构,办学经费投入可以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在当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大有裨益。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校在与企业合作中,可以根据协议获得企业的资助,如通过技术协作、技术转让、培训人才、合办院(系)、专业等向企业提取合理报酬,以用于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购置、更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从而提升了办学实力。

其次,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为民族地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民族地区的企业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落后,高层次人才匮乏,需要更多的智力支撑。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高等学校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拟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出更强的岗位针对性和技术应用性,这就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开设哪些课程,何时到企业进行实践都要兼顾企业的需求,认真听取企业的建议,通过这些参与、研讨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主体作用。二是企业借助高等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将自己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学校一起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还能通过参与培养,得到一批懂得生产技术、了解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熟练劳动者,而不必再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进行收效甚微的岗前培训等。

第三,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育水平。在实践教育中,教材的内容与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经常更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而科研是获得新知识的最直接、有效、迅速的途径。教师在产学研合作中通过了解到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最新的技术成果,可以更多地接触生产实际,丰富实践经验,这样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科研成果中获取的新技术、新成果、新知识及时的引入到实践教育的课堂中去,从而增强实际教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通过科研不但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还能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经历和科学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丰富了实践教育的内容。高校通过产学研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现场、设备作为高校的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面向社会,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知识,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提高实践教育的质量。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将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视为一个基于知识活动的系统,高校主要是知识育人和知识生产的场所,并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科研院所主要是知识生产场所,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企业主要是知识应用的场所,不断接纳高校培养的人才,吸收科研院所生产的知识,并为新知识的产生提供应用平台。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如图3所示。

二、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实困境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非产学研合作教育相比,需要较高的教育经费和师资力量的投入,但目前的情况是资金严重短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本身不能拿出足够的资金支持师生搞科研,仅靠争取政府科研基金得到的科研经费,对众多学生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一些企业怕承担风险,宁愿着力于追踪仿制,也不愿在技术研发上有较多的投入。就政府而言,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虽然设立了一些专项资助资金,但都是用于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用于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产学研合作经费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还面临着很多其他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切实做好产学研结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亟待突破的困境。

(一)企业:对产学研结合欠缺“动力性”认识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企业是关键的主体之一,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求者,高等院校首要的目标是培养人才。比如,很多民族地区企业期望通过参与教育产学研合作获得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但同时,企业又必须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大多只能进入企业实习,不具备该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不能真正承担起这份职责,他们不规范的操作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这些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眼光,将其视为额外负担,直接导致了部分企业缺乏积极合作的意识,合作教育还是只停留在合同或协议上,无法真正地深入实施。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来协调校企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机制的不完善和政策的滞后造成了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非适应性”误区

很多民族地区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中,并未真正的按照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课程设置方面也不尽合理,教材内容陈旧,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能较快且系统地体现在教学中。而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高校正面临高级人才流失的危险,比较成功的高校教师或科研团队往往受到企业的高薪聘请,而我国高校的中青年教师绝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功底雄厚,但实践经验欠佳,客观上打击了高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积极性。

(三)政府:政策法规保障体系等“软制度”缺位

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单位合作,涉及教育、产业(企业)、科研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各方关系。1994年,由国家经贸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财政部等部门共同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及随后各地相继成立的产学研结合领导协调小组,在研究制定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协调产学研结合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很多民族地区先后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但是现有政策法规普遍是宏观政策提倡的比较多,具体政策倾斜较少,缺乏相应配套政策,并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发展需求。另外产学研合作教育也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唯一领导者和推动者,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地方政府调控缺位,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

(四)社会:缺乏有教育责任意识的“联动性”支持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产学研合作的各方主体面临各种利益机制的调整、经济利益成为产学研各方最根本的共同利益、在企业的日标市场、产品供给等出现新变化的前提下,科研院所产生了更重视具有现实转换功能的应用性研究的新诉求,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一般都位于边远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团体首先想到的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认为其没有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责任。如将科技与人才作为一种成本投入,亦未必能带来相应的收益,因此让他们花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参与合作教育,被认为是额外的负担。这样一来,切实关心和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社会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同时,很多民族地区高校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既欠缺与地方科研院所的合作,也缺乏服务社会的创新意识。

三、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匡扶路径

(一)强化主体认识,进一步凸显产学研合作教育基础

产学研合作教育首先是教育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而,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高校在合作育人过程中的主体身份,合作只是育人的一种手段,落脚点是通过教育培养人。当然,在确保高等学校主体身份的前提下,如何与企业、科研院所单位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合作机制,保持一种良好的合作状态,不仅需要企业等合作单位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而且也需要学校自身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最根本的还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应在社会资源交换中形成共同利益机制,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作为民族地区来说,关键在于尽量协调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利益的基础上,强化主体认识,找到各主体间合作的结合点、利益的诉求点,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优势,尽力消除相互合作中可能存在的种种障碍,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共同认识。

(二)注重加大政府主导的相应配套政策法规力度

国内外的实践充分证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构建强有力的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保障机制的关键。在市场体系本身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发挥的效用范围还较狭窄,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有限,市场本身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有利于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因此,政府在对提倡、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和引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常、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重要的职能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般而言,对于产学研合作均具有法规政策,但操作层面上相应法规体系及配套政策相对匮乏。因此,对民族地区来说,比如可以规定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权限和问责机制;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社会各方资金参与的多渠道的财政投入机制和分担机制,保障产学研合作教育专项经费;利用财政资助、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促进企事业单位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双方在合作教育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做详细的合作规定等等。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及补偿机制

由于民族地区产学研合作要素的制约,必须要考虑各方主体在合作中承担的各自责任与义务,形成相应的动力机制。高校往往具有技术龙头优势,在政府的法律、政策、环境下,通过其平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研发创新型的技术成果输送到企业;企业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科研成果转换成生产力,生产出创新产品,输送到社会。社会的中介机构在政府给予的政策范围内,有效地调动“人、财、科研成果”双向乃至多向流动的积极性,做到公平、公正,从而形成建立协调各方主体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补偿、共享的动力机制,同时也确保了各方主体的相应利益。

(四)大力营造社会各方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观念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等不同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其中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人才,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要形成一种社会的广泛共识,要促进社会各方都参与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的认识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产学研合作融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中,也才能真正构成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①王培根. 产学研合作教育[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②张炼.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J]. 职业技术教育,2002,(12)

③杨友文,叶敏.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44):81-84

④陈六一.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7-79

⑤Loet Leydesdorff , Henry Etzkowitz.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 The Futore Locaition of Research [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1997

⑥Mohammed Saad Girma Zawdie.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to the Emergence of a Triple Helix Culture: The Experience of Algeria i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Development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5, 17 (1)

⑦刘则渊,陈悦. 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J]. 管理学报,2007,4(3):346-353

⑧姚延芹. 有关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述评[J].江苏教育研究,2011,(9):52-54

⑨根据Loet Leydesdorff & Henry Etzkowitz(1997)和Mohammed Saad & Girma Zawdie(2005)资料改编

〔本文系广西软科学研究项目“广西企业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896003-15)阶段性成果〕

(韦宵燕,1963年生,广西河池人,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上一篇:兰草结 第5期 下一篇:《独刺》当谍战遇上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