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急性胰腺炎病程及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02:03:01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199-02

急性胰腺炎是我科的常见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且病死率高,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有20%的患者发展为病情危笃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PA),而且许多因素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资料表明,体重指数(BMI)在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人群中肥胖发生率逐年增加,针对肥胖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体重指数(BMI)是区别肥胖与否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中,有关患者体重指数相关指标的测量及计算未受到足够的重视。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亚洲成年人正常BMI范围为18.5―22.9,23―24.9为肥胖前期,≥25为肥胖期,分析肥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住院天数的相关性,旨在探讨BMI对急性胰腺炎病程及预后的作用,为治疗和护理提供预见性指导。

1 临床资料

2007年至2010年我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89例,男性57例,女性32例,年龄56.3岁,肥胖组(BMI≥25kg/m2)61例,非肥胖组(BMI<25kg/m2)2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在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3例轻型胰腺炎66例。重症胰腺炎组BMI为(25.4±3.6)kg/m2 轻型胰腺炎组BMI为(21.7±4.2)kg /m2,两组比较,重症组的BMI显著高于轻型组,肥胖组的61例患者中有44例发生重症胰腺炎,发生率为72.1%;而体重正常组的27患者中有5例发生重症胰腺炎,发生率为18.5%,两组比较说明肥胖组中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肥胖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3 讨论

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至关重要,准确的早期预测有利于对患者及时正确干预、改善预后。近年来,国外不断有文献报道肥胖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关系。

肥胖者重症胰腺炎发生率高的原因可能为肥胖患者胰周脂肪坏死、组织缺氧释放炎性因子,加重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结果显示重症胰腺炎组BMI显著高于轻型胰腺炎组,肥胖组重症胰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并且肥胖组具有更长的住院天数,提示肥胖与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该加强急性胰腺炎患者体重指数的测量及计算,并在病人护理评估记录单上增添体重指数的记录,对于肥胖病人要特别注意观察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体温等的变化,指导病人严格执行饮食开放原则,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

上一篇: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浅谈慢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