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葛二蛋》演绎的人生红与黑

时间:2022-10-21 01:53:16

[摘要]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民兵葛二蛋》叙述了葛二蛋和麦子兄弟二人所选择的“红与黑”所导致的不同的悲喜人生。他们一同从葛家村走出,二蛋最终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麦子却被自己虚构出的野心推向了黑暗的深渊,最终送命。从兄弟为契机的人物关系上看,二蛋代表的红色人生和麦子代表的黑色人生,在彼此的反观中,红色更加鲜艳悦目,而黑色也更加充满悲剧意味。在兄弟二人的人生选择中,葛家村、小街镇和塔湾村成为几个关键的转机之地。

[关键词]抗战剧;兄弟;红与黑

电视剧《民兵葛二蛋》将抗日战争这一宏大叙事放在背景位置,凸显的是两个小人物的故事。在人物塑造方面,该剧突破了以往抗战题材剧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绝对对立、分别塑造的常规方式,而是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叙事。正反人物的叙事互为解释,使两方人物的性格具有立体感。全剧集中设置了一对本为发小的兄弟二人作为正反面人物关系的基础,即葛二蛋和麦子。

二蛋和麦子虽不是亲兄弟,但二蛋把麦子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二人在村子里一起长大,几乎形影不离,二蛋可以为麦子散尽钱财,哪怕是他爹准备给自己娶亲的钱;麦子也肯为二蛋挡刀。不同的是二蛋有个相依为命的爹,而麦子却是个孤儿。这一差别正像埋在土里的种子,最终结出了不同的人性之果。

当葛家村被屠村后,二蛋没有了亲人,麦子也没了家。兄弟为了报仇离开了变成废墟的葛家村。来到了从此改变人生的小街镇。二蛋在小街镇这个战场,为的是杀鬼子,为村子里乡亲报仇。然而麦子却把自己埋在了小街镇。

故事从兄弟之情开始,由兄弟之情结束而终结。该剧对正反人物的刻画始终都是平行叙事,但人物却一红一黑形成彼此映照的效果,主题一扬一抑也更显深刻。该剧虽不是对抗战宏大叙事的直接表现,但通过两个小人物的故事,弘扬了抗战中英雄不畏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历史上为民族解放奉献生命、坚定信仰的人生境界。批判了麦子这个人物为狭隘而可怜的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甚至杀人如麻,最终铸成黑暗心灵,葬送自己的人生选择。

葛二蛋和麦子在抗日战争中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方向。终究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

葛二蛋和麦子虽为正反对立的人物,但基于兄弟的特殊关系,二人的命运呈现为彼此映照和反观的状态。葛二蛋的成长和麦子沉沦不是被分开、隔绝的讲述,而是紧密联系的。他们之间不是简单的仇恨――他们之前是兄弟,后来成了敌我;他们曾经是亲人,最后成了对手。他们之间的复杂感情绝不是简单的爱恨,而是在正义和理想、人生价值和自我认可、民族大义和个人所得,光明与黑暗,孤独和宽容之间抉择而展现出的深刻人性内容。二人的人生成败在对方的比照下便更显蕴涵深刻。

在二人的人生变迁中,有三个重要的地点成为他们不断为人生重新抉择的转折点,即葛家村、小街镇和塔湾村。在这些地方,他们不断面对失去和获得,不同的是二蛋在失去亲人、战友、家园之后获得的是信仰和成长,而麦子却是因要掠取虚荣而失去兄弟、战友,直至灵魂。

一、葛家村:情感家园

葛二蛋和麦子的性格最终呈现出完全迥异的样子,二者的故事源头却同在葛家村。葛家村是他们的情感家园。在葛家村,二蛋有他惟一的至亲,他爹。而麦子是个孤儿,陪着他的只有他娘留给他的那个石头坠儿的绳链。他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把他养大的乡亲虽不是他血缘上的亲人,但却是他情感蒙发的人。

葛家村被日本人屠村,二蛋失去了一切,失去了惟一的亲人,失去了家园。麦子再一次成了没家的人。从此,随性好赌的二蛋下定决心要为葛家村的乡亲报仇,而麦子却想着带苗子去小街镇,在这一点上,葛家村的意义没有大过麦子要为自己找回的自信和自尊,已经初露端倪。正是这个情感家园的丧失作为第一次考验,兄弟二人展开了不同的人生路途。

葛家村是关于二蛋、麦子故事的起点,也是二人情感的起点。该剧叙事从“失去家园”展开,表面是将二人放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一切从新开始。但葛家村对二人的意义完全不同,正是这个元初的差异,埋下了二人最后走向殊途的伏笔。

他们带着各自目的走进小街镇。二蛋直率、真诚,疾恶如仇,视兄弟之情为重而不揣他人之心,随性而为。麦子貌似憨直,做事执拗,但也决绝。丧失情感家园的兄弟二人注定要踏上人生靠自己的新征程。二蛋执于兄弟必相依相亲,而麦子在小街镇被情势推赶,因见了他所谓的世面而渐渐拨开了心上蒙着的简单无知,露出了他因自小就一无所有而养成的可怜又虚妄的野心。

二、小街镇:善恶毕现之地

小街镇是二蛋和麦子命运的转折之地。在这里二蛋有了转向积极人生的契机,而麦子却萌动了黑暗的念头。二蛋这块“石头”将逐渐被打磨成玉,而麦子却将滑向堕落。在这里兄弟二人之间筑起了心墙,彼此开始生出隔阂。二蛋以为麦子还是能以心相待的兄弟。而麦子在二鬼子那学的第一件事就是隐瞒,从此,心里对二蛋就已经不再磊落。

人性中的善良和单纯被二蛋带去了塔湾村,人性中的冒险、贪婪、欺骗被麦子留在了小街镇。从此兄弟二人已是殊途,那份兄弟情谊,在二蛋是一如既往,而在麦子的内心却恍惚了。

小街镇,一个大过葛家村的地方。这是个充满利诱、危险、狠毒、欺瞒和压榨的地方。小街镇是被日本人霸占的地方,为了求生,麦子选择做了放弃灵魂的事情,将生命托于一些所谓的利益之争。麦子本就是孤儿,他的出身让他内心也成了孤寂的岛屿,无人能探访这座孤岛,他也不能理解别人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封闭的心灵最终只吸纳那些以冒险及冒险后获得的可以继续活着的机会,并把这当成给自己的奖赏和认可,他生存的信心就这样被虚妄的事情像泡沫一样支撑着。

小街镇是让麦子丢弃灵魂的地方,却是让二蛋坚定信念的地方。在小街镇,太多的人死于麦子空虚的野心之下。在小街镇也让二蛋经历了至亲、朋友、战友和兄弟的死去。小街镇是麦子、二蛋和苗子曾来报仇的地方,却因麦子的执于虚妄的自尊和能被人看得起而被血腥淹没。麦子在别人的流血和死亡中,得到的是他越来越虚荣和空荡荡的灵魂。

二蛋在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莽撞和自负让乡亲们送命时,他是在内心得到了警示,从此脱去简单和鲁莽,而想成为一名战士。当二蛋用智慧、胆识和勇气营救刘排长时,因为更重要的目标而眼睁睁看着刘排长叩响了在自己手中的枪,二蛋震惊了。他懂得了什么才是真的战斗和牺牲。乡亲们的送命,二蛋心里背负的是自责和后悔,而刘排长的牺牲让二蛋痛心和崇敬。

同样是他人的生命,于麦子是为了伪装他孤独、胆怯和自卑的内心而徒然被害;于二蛋却是一次一次,叩响他心灵的重击。那些牺牲了的生命让二蛋成长,也让二蛋更加懂得活着的意义。甚至与麦子决绝地不能容忍二蛋相比,当麦子被狙杀而轰然倒在二蛋的面前时,二蛋因无力挽救自己的兄弟而痛心不已。

但麦子毕竟是一个可怜的人。当他冷酷地杀害皇协军的多名士兵,或用枕头闷死,或用枪射杀,甚至枪杀秀玲爹,惯性自保的思维让他麻木。然而当他残忍地掐死苗子后,却疯似的抱住苗子,呼喊、痛哭,跪地悲泣。但这一闪念的良知还是没能唤醒他,却将他推向永无回头的绝地。最后面对二蛋时,他吐露了自己空虚、孤寂的内心,这一切的疯狂只是不想承认自己不如二蛋。就为获得被人看得起的资本,他背叛了一切。

当二蛋在红红的党旗下宣誓时,麦子的黑暗人生已经跟他的躯体一样,永远被埋在大地里。

三、塔湾村:二蛋的新家

二蛋离开了小街镇,去了塔湾村,他找到了新的归属。二蛋的几分鲁莽和狡黠让他在塔湾村立了些功,也受了些罪。一样是立功,在塔湾村二蛋理解了真正的立功的代价和意义。也一样是受罪,在塔湾村二蛋懂得为信念要经得起罪难。他善良、上进,有朴素的正义感。他真诚的内心使他能听进去赵队长的话,也让他心里对喜子充满爱恋。他坦承的面对塔湾村的人,当塔湾村的人讥他不及刘排长好看时,他有自知,但同时也会表现出不肯认输而耍赖。当屎蛋儿娘对他示好时,他当面把话说开,并设计为村长和屎蛋儿娘撮合。

塔湾村是二蛋的新家,在这个家里二蛋毫无保留地表现出他的秉性,但这些秉性不断被打磨,他慢慢地不再鲁莽,而是懂得顾全大局。

当麦子在小街镇变成一个不断把自己包裹起来与人隔绝时,二蛋已经在塔湾村不断被乡亲们接纳和认可。当二蛋越来越向一个真正战士成长时,麦子却滑向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二蛋靠运气、胡闹和嬉戏过的日子,在因为麦子的出卖而使乡亲们牺牲的偷袭战中结束。二蛋蜕变了,在这次乡亲们的牺牲后,二蛋不再意气用事,他冷静地反思自己,他自责和心痛。然而也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在赵队长的带领下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塔湾村这个新家给了二蛋收留和关心,也给了他新的生活动力。一样在成长中的麦子和二蛋在人生中向着不同的方向走散了,他们的心已不再能走到一起了。但二蛋顾念着兄弟之情,因而在张耀祖道出当时麦子出卖二蛋和乡亲们的实情时,二蛋在心里哭了。也因为与麦子的兄弟情深,所以在麦子被狙杀时,二蛋痛心不已。但兄弟之情与抗战大局之间,二蛋会按捺情感,以大局为重。二蛋为顾全抗日的全局,他忍受麦子的欺骗,当麦子枪杀秀玲爹时,二蛋因要完成任务而只能忍受这个现实而不能冲动。

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该剧的民间叙事立场塑造了兄弟二人从形影不离到鱼死网破。他们都是乡亲们的孩子,却一个成长为战士,走出一条红彤彤的大道。而另一个却丢了善良的本性,彻底堕入黑色深渊。

当二蛋在所有烈士的墓地近旁为麦子独自留一块墓地时,把麦子他娘留给他的石坠链子挂在了麦子的坟头,并如同兄弟一样跟麦子说着话,二蛋表现出了对麦子于兄弟情谊上的不舍。

当二蛋身着正式的军装在党旗下宣誓时,则标志他的红色人生选择将更加坚定不移。

四、结 语

《民兵葛二蛋》在小人物的叙事上做出了大文章,在微观叙事上写出了宏观叙事的主题。兄弟反目不是稀奇的故事,但或者被写成为钱财争斗,或为权力较量,但不管怎样,兄弟反目其结果是彻底决裂。一样的刀枪相见,一样的你死我活,本剧里的二蛋和麦子这对非亲兄弟在抗战的大背景下,因选择不同虽渐行渐远。但这种反目因二者红与黑的人生对比,呈现出更具人性丰富内涵的感人力量。若人生可比作戏剧,那在剧中个人能扮演的角色总是由自己选择。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保家卫国,还是苟且偷生;是舍生取义,还是背信弃义,这些深刻的主题全部蕴藏在剧中这对兄弟身上。

[参考文献]

[1] 杜伟,李文宁.电视剧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以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作品为例[J].当代电视,2012(06).

[2] 焦锐.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人性夸张的矫正[J].当代电视,2011(02).

[3] 杜芳,戴艳军,罗雯雯.主旋律影视片研究综述[J].文艺争鸣,2012(20).

[4] 赵海彦.英雄人物形象塑造得失谈[N].文艺报,2004-09-30.

上一篇:论影片《无极》的悲剧意蕴 下一篇:浅析音乐在电影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