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口传谜语的文化释读

时间:2022-10-21 01:34:02

重庆市酉阳县口传谜语的文化释读

摘 要: 谜语根植于乡村社会,反映民间生存生活状态、社会伦理关系、社会组织结构、民俗与等。重庆市酉阳县口传谜语具有独特的“乡土性”,反映了该地区的生产生活,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多样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大量关于蔬菜的谜语几乎囊括了当地出产的各种蔬菜,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富的字谜谜面质朴无华,谜底简单,雅俗共赏,意趣盎然。酉阳谜语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而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酉阳口传谜语 事物谜 字谜 民俗文化

“谜语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主要由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1]P906。中华谜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特产。中国谜语历史悠久,历代叫法有异,先秦称“辞”、“隐”,汉代叫“隐喻”,汉魏六朝称“离合体”、“字谜”,宋代称“商谜”,元朝叫“独角虎”,明朝称为“灯谜”、“春灯谜”,清代称“春灯”、“春谜”、“灯虎”、“文虎”[2]P87,今天叫做“谜语”。谜语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酉阳人民尤其喜爱猜谜活动,几乎人人会制谜、猜谜。有一则谜语的谜面是:一个人讲我,十个人想我,我又不是黄花大闺女,我又不是美女嫦娥,为什么要讲我,又为什么要想我。谜底是:猜谜语。这是人们用幽默的语句呈现对谜语的理解。

当地独具特色的口传谜语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尤其以事物谜最突出,表现了酉阳多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事物谜中劳动工具谜、蔬菜谜、字谜最常见。

一、丰富多彩的劳动工具谜语

农耕文化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影响着人民的生存方式。劳动工具在农耕生活中非常重要,酉阳人民集思广益,创造出精彩的劳动工具谜语。在农耕生产中,牛是最重要的劳动工具,在与牛的长期合作中人们创造了与牛相关的牛车、犁等劳动工具。

“牛”与酉阳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被人们融入谜语创制中。谜面:四把凳子,一个秤子,一把扫扫,拿来扫蚊子。谜底:牛。酉阳山地、盆地居多,土地分散,机械设备不便进入山地劳作,于是牛成了耕作的重要工具。“四把凳子”是日常生活用品,把牛的四只脚比成凳子,贴近生活,形象生动。“秤”比方牛的背脊,而“秤”在劳动产品的交换中有重要作用。“扫扫”即扫帚,牛尾比做熟悉的扫帚,扫帚扫地和牛尾巴赶蚊子相似。这个谜语既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又巧妙运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制谜,凸显牛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

酉阳有大量关于农业劳动工具的谜语。如谜面:千是千丘田,丘丘都相连,白马跑不过,黄马跑上前。谜底:筛子。谜面:两个翅膀一个牙,不会走来只会爬,生来爱管不平事,口吐千层一朵花。谜底:刨子。谜面:远看像匹马,近看无尾巴,肚里有把扇,口里吐黄沙。谜底:风车。

在酉阳,一个寨子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劳动工具和劳动力可互借,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形成和谐的集体。在劳动互动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更密切,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

二、生活气息浓厚的蔬菜谜语

土家族人的生活与蔬菜紧密相连,基本是自己种植的,新鲜可口、绿色环保。酉阳地形复杂,适合种的蔬菜丰富多样,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大头菜、胡萝卜、茄子、葫芦、南瓜、丝瓜、苦瓜、冬瓜、莴笋、阳藿、芹菜、海椒、芋头、豌豆、木耳、竹笋等。久而久之,人们就为蔬菜编制了大量谜语。

如谜面:一尖尖,二打拳,三打伞,四团圆,五只绿茵茵,六只红荫荫,七生疮,八生毛,九啷啷,十双双。谜底分别是:竹笋、蕨台、菌子、南瓜、茄子、海椒、苦瓜、冬瓜、葫芦、豇豆。一个谜语囊括了十种蔬菜,谜面顺口,猜射符合逻辑。生活气息浓厚的蔬菜谜语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时令蔬菜过多,又因酉阳人喜欢吃酸,会把多余蔬菜制作成酸菜,如酸青菜、酸豇豆、酸白菜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个或十多个酸菜坛子,一年到头,餐餐不离酸”[3]P76。

蔬菜谜在酉阳很常见,人人都可脱口说出一串。再如一根树子高又高,满身吊的弯镰刀。一根树子矮又矮,满身吊的黑狗崽。谜底分别是:豇豆、茄子。前一句抓住豇豆的形状与镰刀相似出谜,后一句抓住茄子由紫而黑的颜色特点出谜。

酉阳多山,地气寒湿,人们喜食辛辣食品,以此暖脾胃、祛风湿,因而本为佐料的辣椒在酉阳成了重要蔬菜。谜面: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谜底:辣椒。“有人怕”指有的人怕吃辣,“有人爱”指有的人喜欢吃辣。辣椒除可直接作为蔬菜食用外,还可以加一些佐料制作成大众菜品,如酸海椒和糟海椒等。

三、文义谜――独具地方特色的字谜

字谜是谜语中一颗光华璀璨的珍珠,酉阳字谜质朴无华、雅俗共赏。字谜来自日常生活,通俗易懂,不失趣味性,发挥着传播文化知识、规诫人们行为的作用。

如谜面:夕上加夕,言身寸不离,大王头上加两点,酉字旁边点三点。谜底:“多”、“谢”、“美”、“酒”,连起来就是“多谢美酒”。

人们在地里劳作,到太阳落山才停止,伴着日落带锄而归,便看到“夕”,日复一日,便是“夕”上加“夕”。以小农经济为依托的酉阳,自然条件对农作物影响很大,人们对自然界观察很细致。“言”、“身”、“寸”都是比较简单的字,采用离合体得到“谢”字。“在每个个体的生活中,阶级影响可以表现为多个方向”[4]P185。“大”、“王”头上加两点,也是用离合体所得。要得到“酒”字更容易,酉阳人大多靠水而居,又善于拆字组合,于是“酉”字旁边点三点便成了“酒”字。土家族人好酒,红白喜事少不了酒。而且人们大碗喝酒,男女皆会,认为喝酒是能干的表现。酒的种类很多,有米酒、包谷酒、高粱酒、苦荞酒、红苕酒等。此类谜语主要把道德伦理融入其中,起到规训作用。“多谢美酒”是对别人表达自己的谢意,要人懂礼貌、讲规矩。

再如谜面:二人相好冲破天,一女难耕半边田,我岳头上有两点,千里连土土连田。谜底:夫妻义重。规劝夫妻相亲相爱、和和睦睦。这些字谜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人从母体降生的那一刻起,文化的洗礼就已经开始了。从这一天起,他会按着被人所希望的样子来塑造,直至生命的终结”[5]P141。丰富的酉阳谜语设定了一个时代延续的特定文化语境,每个人从孩提时期就进入其中接受传统教育。

四、“盘歌”――谜语独特的生活情趣

酉阳是歌舞之乡,谜语不仅可以说,还可以唱。这种谜语以唱的形式抛出谜面,答者也必须用唱的形式回答,一唱一答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体现人们热情活泼的性格,这种形式在酉阳被称为“盘歌”。

在酉阳,盘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向对方表达心愿、显示才能的一种古老的对歌方式。如“十八哥哥你聪明,我要东西你办不成?天上明月要一个,天上梭罗要一根;天上星星要七颗,天上乌云要九层;犀牛头上要只角,还要晚上五彩云”[6]P151。回答者必须一句一句对答上来。答:“十八姐姐你聪明,我俩事情办得成:你要明月买镜子,你要梭罗扯红绳;你要星星买戒指,你要乌云买手镯;头上给你配金钗,还要买那五彩裙。”[6]P151歌词质朴,曲调清新自然,具有泥土气息的山歌与谜语自然融合在一起。

酉阳县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风淳朴、民情浓郁,千百年来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酉阳谜语受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独具特色,以口传形式记录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折射出当地的社会状况、民风民俗和民众心理,是形式独特的具有“活化石”意义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酉阳口传谜语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今天“大众传媒提供了众多信息传播途径,新知识、新观念正在刷新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原生态方言已失去生存空间”[7]P85,以方言为载体的酉阳谜语也面临消失的危机。我们应该积极搜集、记载、传承这种珍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具有酉阳特色的谜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酉阳独特的民间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赵海燕.谜语中的修辞现象[J].山西科技,2008(2).

[3]丁世忠.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美]马克.D.雅各布斯、南希.韦斯.汉拉恩.文化社会学指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春林,武卉昕.文化的社会学论析[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6]苏远大.酉阳民歌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7]杨雅丽.大学生开展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的研究与设计[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6).

项目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上一篇:中西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化比较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