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

时间:2022-10-21 01:27:45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的教学方法的确促进了音乐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有的教学方法则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反作用。在此音乐教学现状下,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注重课堂教学的反思,从反思中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11-01

新课改后,在新理念指导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也有的教学环节还需继续完善,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反思,找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待改变和完善的地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以求今后的完美教学。

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准确定位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兼陶冶学生情操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聆听音,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这也是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愉悦性,并把其放在首要位置,而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质性。比如在进行《伏尔加船夫曲》的欣赏课教学时,有的音乐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跟此曲有关的教学道具。之后,教师为了避免课堂过于沉闷,反而采取了让学生分组用所准备的道具来表演纤夫拖着沉重货船时的情景,结果,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课堂教学效果却没了。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体现音乐性,削弱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也就失去了音乐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二、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合理确定音乐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避免只重共性,忽视个性的教学偏差

事实上,各科知识都不是孤立于存在的,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知识的综合性,这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音乐教学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教育组成部分,更要反映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教师没有把握好知识综合的度,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介绍了本该起辅助作用的其他相关知识,而给音乐教学本身却留了相对少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在学习歌曲《四渡赤水出骑兵》时,由于这首歌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于是,教师就设定了以下几个问题:红军长征的起因与起讫时间是什么?经过怎样?途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一节课过去了大半时间,学生才在课堂上等候到已久的《四渡赤水出骑兵》的歌声。结果,因为时间不够用,作品又较长,教师无法将该讲的内容讲完,学生也没办法详细真切地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认真解读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准确定位音乐教学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定位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科学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教学,有直观、快捷的优势,能最大化的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受,能充分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具体表现在从网上下载花哨的动感教学课件,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起了学生观看的兴趣,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实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课件的动画效应上,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学习和感受。因此,音乐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合理配搭,适时展示。

四、遵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安排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音乐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目标,要体现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即要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此认识,部分教师完全摒弃了以往重视知识学习的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只强调审美教育和音乐情感的培养。这种错误的认识,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基本放弃了音乐知识的学习,连最基本识谱等内容也不教了,这完全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实质,也误读了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内涵。因此,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理安排音乐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五、结语

中学音乐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虽然不是中考的内容,但也不可忽视其在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上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课堂反思,来循序渐进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君.对中小学音乐课堂“引入”教学技能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15,(7):147-148.

上一篇:幼师学校学生唱歌课教学方法探析 下一篇:谈流行演唱的声音色彩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