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时间:2022-10-21 12:57:43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

摘 要 经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令人担忧,而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各学校流于形式或基本没有开展,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心理健

康工作。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全面开展。(三)全社会

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这一现象在学生身上亦非常严重,尤其是中学生。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身体形态和机能处于一生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同时也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黄金期”,其智能、性格等各种心理因素均发生一系列质的飞跃,并对其今后的大半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更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急速的发展往往产生心理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国内外同行的经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调查研究,当前很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传统的思维决定了主要还是以学科成绩分数论成败,学习的任务主要还是学生考上大学、重点学校,而唯独很少去关心一下教育的主体——广大学生,他们内心的感受如何,很少去关心一下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令人担忧。因此,学校领导只有态度鲜明、大张旗鼓地宣传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极大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而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花瓶,搞务虚工作。

(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全面开展

首先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把心理教育纳入正式活动课程,每学年安排一定的学时,真正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正确开展人际交往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性、情绪和行为的发展指导、健全的人格、青春期教育、毕业生就业辅导、预防心理疾病等。其内容要在总体把握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主线,突出心理知识、心理训练的系统性,有目的、有步骤、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自尊、自信、自我控制、学习适应、记忆力、思维力、科学应试、人际交往、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培养。当然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解决不同的心理问题;教育方式以诱导为主,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不断启发学生自我感知和领悟,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选材要讲究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其次是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首先建立心理辅导室,选择合适的地点,最好这个地点不能太热闹也不宜太偏僻,可以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附近。对心理辅导室进行宣传,由校领导、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等对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行介绍,说明其工作的“尊重、理解、同感、保密”的八字原则、以及与“思想教育”、“精神病治疗”的区别,尽量消除学生的疑惑和神秘感,激发学生好奇和盼望的心理。在心理辅导室里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标准,主要是使用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作出正确的诊断,以便于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发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转介到专门的心理治疗机构进行治疗。

第三、全方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特别是学生管理者和各科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学生管理者在管理学生时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动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经常开展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比如,历史课中英雄人物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文中人物心理的描写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第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计划地推行新生入学基本情况调查和心理测试制度。对新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品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以学年为周期,对学生进行气质、性格、意志力、人际关系、学习心理等几个方面的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存人电脑并进行分析,同时把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咨询、训练进行记录存档。

第五、刊印校园心理小报。配合心理课的进行,创办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刊物,栏目可以包括“专家文萃”、“知识窗”、“心语赠言”、“心理调试”、“个案分析”、“同学心语”等,定期出刊,发放到学校各处室、各年级、各班,向学生和老师传授心理知识,从而使大家重视心理健康,追求健康心理。

第六、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和诊断工作,掌握第一手的材料,为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心理辅导、心理活动课等方面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对学生主要存在的躯体化、强迫、敌对性、焦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所造成的压力、自我意识方面出现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此外还可以开展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培养、择业指导等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三)全社会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光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和所有家庭都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人从出生起就紧密地和社会融合在一起,社会是只大染缸,既可以使人奋发向上,也可以使人产生问题。家庭是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态度观念、言行举止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社会的不良影响和父母教育的不良方式,常常导致青少年的心理不适应。所以作为学校要把对家长的教育和对社会的宣传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对家长进行辅导,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四)改革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使未来的中学教师承担起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现代师范教育应有足够的关于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塑造人格健全的跨世纪新型教师。毕业后承担维护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使其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化的主要力量。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它,使它步入科学化、个性化、普及化和未来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参考资料:

[1]沃建中主编.走向心理健康:学校篇[M].华文出版社,2002.

[2]沃建中主编.走向心理健康:教学篇[M].华文出版社,2002.

上一篇: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下一篇:高中政治情感教学也需“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