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20 11:26:44

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分析

[摘要]从传统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和颗粒饮片3种剂型的应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等几方面论述中药饮片传统与现代应用的合理性;对有关3种剂型评价的不同观点加以论证;对传统中药饮片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阐明传统中药饮片不能被取代,而必须坚守应用的观点和理由;展望中药饮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希望。

[关键词]中药饮片应用;对比分析;合理性;问题;对策

衡量药物的包装、工艺、剂型等方面在应用中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三小”、“三效”、“五方便”的基本原则。“三小”指用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指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包括使用、携带、贮藏、生产、运输。传统中药饮片、现代小包装饮片及颗粒饮片的应用,与上述原则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三者的利与弊,来探讨其应用的合理性。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本院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应用数据,从本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传统饮片与小包装饮片使用信息,运用Excel软件对各类中药饮片进行数据排序与统计分析。

2 结果

传统中药饮片与小包装饮片使用数据统计,本院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使用品种共计526种。小包装饮片使用品种和规格数据见表1,传统饮片与小包装饮片差错率统计见表2,传统饮片与小包装饮片使用数据对比见表3。

3 分析

以上数据说明,传统中药饮片使用品种为526种,所占调剂货位也是526个,原有周转库房可以满足使用;使用小包装饮片,每个品种至少需要3~5个规格,以不同规格累计计算为1 198种,在原有面积不变情况下,所占调剂货位至少是1 198个,货位增加了672个,原有的周转库房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调剂台从4套减少到1套,调剂和复核人员人数增加50%,调剂时同一货位相互干扰性明显增大,劳动强度加大,内部差错与外部差错更是明显增加。传统中药饮片、小包装饮片利弊分析见表4。

中药颗粒饮片是根据中药制剂理论,选择适当的溶媒,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的饮片颗粒,为中药剂型改革和中药应用现代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在应用中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利弊分析见表5。

针对小包装饮片,有关部门曾相应文件推广应用。个别医院也相继使用,经过应用实践,均出现上述问题。本院门诊中药房自2004年初,将传统饮片调剂模式全部切换成小包装饮片模式,历经4年多时间的应用,争议不断。医院和药学部门在面临各种压力和矛盾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做了更改和调整,因此到2008年9月又全部切换回来,继续使用传统饮片调剂模式,损失可见非同一般。天坛医院目前全部使用小包装饮片,仅差错方面问题已难以应付,医患矛盾严重,因中药处方量与人员配备尚可承受,所以目前还在使用。西苑医院中药所占比例较大,原有使用传统饮片调剂模式不变,增加一套小包装饮片使用模式,但以使用传统饮片为主,小包装饮片为辅。

对于传统饮片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一些文献不断刊登有关专家的观点,认为传统饮片使用的突出问题是称量不准、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卫生差等,而小包装饮片不存在此问题。笔者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看法:

剂量问题:传统饮片称量不准、分剂不匀是人为造成的,如果调剂人员严格按照调剂规程操作,都能够符合规定标准,此问题不难解决。

效率问题:传统饮片的配方速度不低于小包装饮片。以使用小包装饮片的某试点医院计算的结果为例:传统饮片每张处方调配用时20 min,小包装饮片每张处方调配用时5.28 min。实际上,传统饮片配方用时已包括分药时间,而小包装饮片的分药时间已转嫁到复核程序中,因小包装饮片需要核对每个包装上的名称与包装内药物是否一致,并要对药物质量进行检查,所以1张处方调配完成全过程所用的时间,小包装饮片要高于传统饮片。

复核问题:传统饮片调配后每味药物应按顺序排列,“单摆浮搁”一目了然,非常便于复核和质量检查,不存在复核难的问题。

养护与保存:传统饮片的养护与保存对环境要求低,只要保证干燥通风并掌握一定的温、湿度标准,完全能够确保药物质量。如果保存方法得当,夏季不用低温设备也同样能够保证药物质量,这已被过去没有低温设备的时代所证实;而小包装饮片由于大、中、小3层包装通透性差,对于环境及码放要求较高,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卫生问题:传统饮片与小包装饮片的前期洁净、干燥、灭菌等过程完全相同,卫生标准两者没有差别,而小包装饮片的分装过程是容易被污染的环节。长期以来已被人们证实,饮片的煎煮过程同样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所以正常情况下的卫生问题根本不必担忧。

关于传统饮片与颗粒饮片有关专家的观点:颗粒饮片有效成分提取充分可使含量增加、颗粒饮片功效比传统饮片功效增强[1]。有大量研究者对颗粒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对比测定,结果基本无明显差异。如杨安平等[2]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黄颗粒饮片和大黄传统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含量,结果发现颗粒饮片与传统饮片中所含有效成分差异不大;同时又分别用超声波和挥发油提取器测定薄荷、荆芥、砂仁在颗粒饮片和传统饮片中挥发油的含量;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颗粒饮片及薄荷饮片中薄荷脑的含量,结果含量接近,均无明显差异[3]。又如高吾文等[4]对黄芪、山楂、苦杏仁3种中药饮片和颗粒饮片的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除黄芪颗粒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接近传统饮片外,其他2种则低于传统饮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颗粒饮片的有效成分含量没有增加。

大量研究表明,传统饮片比中药颗粒饮片的功效强。胡义飞等[5]认为复方汤剂和煎时有些成分之间可能会起化学反应,起到改变药液pH的作用,并且具有一定增溶、增效、降毒的效果。有学者用当归补血汤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雌激素受体磷酸化进行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触发了S118和S167的雌激素受体的磷酸化,而黄芪和当归单独的提取物或2种提取物的混合物没有相应的作用[6]。

4 结论与讨论

4.1 坚守保留传统中药饮片的使用地位 传统中药饮片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是我国独特的宝贵财富。传统饮片经过无数次临床实践,在正确辩证、处方、药物、剂量、调配、服法的前提下,其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传统饮片符合中医处方的配方、用量、煎法、服法理论,占中医用药的主导地位。笔者认为传统中药饮片的使用地位坚不可摧。

4.2 小包装饮片不可取代传统饮片 综合分析说明,现阶段推广应用小包装饮片弊大于利,小包装饮片只适用于特殊用法的药物。

临床用药的原则,首要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因此,保证药品质量是关键,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企业没有建立建全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大部分饮片没有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会出现为谋取高利润,产品以次充好、甚至劣质药物混入的问题;由于小包装饮片剂量小,机械设备包装,需将部分饮片打碎,因此药物鉴别特征不明显,不易于外观鉴别,与现行的标准不符。使用单位有效地监督药品质量,存在一定难度,由此会导致质次或劣药进入使用单位,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和良好的治疗效果。包装材料不环保严重污染环境,有安全隐患,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小包装饮片经过多道工序包装后,煎药时还需逐一拆掉每1个小包,最终仍同传统饮片一样将群药混合一起煎煮,等于增加了中间的无用环节。笔者认为收到效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小包装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应用指南》中,明确从规格、加工、保存、质量控制、包装、生产成本、场地等方面指出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问题。

4.3 中药颗粒饮片不能起到取代传统饮片的作用 中药颗粒饮片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改进后,方能被人们接受和得到全面推广。

单味独特的生产工艺,与传统煎药理论不一致。传统中药多药味混和煎煮,存在着中药复方组合效应问题,即指药味化学成分之间的物理效应和化学效应。物理效应指药物成分的电子之间相互影响,使药物化学分子的极性和磁性发生变化,甚至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诱导各种化学反应产生。化学效应则主要指药物化学成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物质。中药颗粒饮片是单味中药分别提取有效成分,不会产生煎煮过程中的复方组合效应,同时会丢失部分成分,药效作用是有一定差别的。

含量与剂量换算缺乏科学性,临床使用颗粒饮片剂量是按生药剂量换算而成,从而会出现实际服用剂量高于传统煎药的剂量,产生临床使用剂量偏高的问题。大量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临床用药剂量因病因人而异,并非大剂量就一定有好的疗效;相反,可能发生毒副反应和疗效降低的问题。质量标准不统一、包装不规范、企业使用药材的各项指标、溶媒的选择、有效成分提取的种类均难以控制和监督,临床使用安全性差。

4.4 解决传统中药饮片面临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疾病种类的复杂化,以及中药治病与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等多方面原因,使得中药饮片的使用人群也在不断增加,需求量猛增,造成了中药资源匮乏,地道药材减少甚至灭绝,中药质量下降,调剂强度加大,调剂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人们对传统中药饮片堪忧。因而,一些中药企业实施了对中药饮片应用的改进和研发,相继出现了改进剂型,如小包装饮片、颗粒饮片、破壁饮片微粉等,一部分人建议以此取代传统饮片,对此争议不断。但鉴于人们对中药治病疗效的信赖,仍保持现状。解决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多轨式”并存应用策略:中药生产技术、新辅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对提高我国中药制药水平、促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中药剂型在保持传统的丸散膏丹基础上,发展到40多种现代剂型,无疑减轻了传统饮片应用的压力。另外,应加快对中药小包装饮片、颗粒饮片、高微粒饮片等剂型的研究进程,使之趋于完善后,有各自的用武之地,依据不同的适用特点,使其各自发挥相应的作用(如慢性病、机体调理等可用颗粒饮片等),从而更能大大减轻传统饮片使用的压力,对提高传统饮片应用质量是很有效的办法。

加快研究发展中药复方颗粒和复方浸膏浓缩颗粒:在中药单方颗粒制剂的基础上,应选用我国经典古方、成方、验方或基本汤头处方,以生药加工成复方免煎颗粒或复方浸膏浓缩颗粒,调配处方时可用单方颗粒做补充。复方中药颗粒制剂既保留了传统饮片的制剂特点,临床组方与加减应用也能基本上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和配伍原则,同时又能体现中药饮片现代应用的优势。总之,要本着保留和发展传统精制饮片的宗旨,在做好传统饮片质量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对颗粒饮片临床配伍规律及其药效学、毒理学的研究,在充分实践和比较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其适用范围,阐明其作用机制。

4.5 中药饮片未来发展方向 促进中药现代化、标准化应从源头抓起,未来中药生产企业将改变现行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仍限于外观、性状鉴别的传统方式,通过科技进步,将加快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同时加快中药饮片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研究。并遵守严格的规范标准,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质量可控、服用方便,并具有现代化剂型的新一代中药。尽快实现中药饮片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向临床提供无污染、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的中药饮片。早日实现中药理论、质量标准和规范、生产技术、文化传播的现代化,形成多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体系。展望中药现代化研究前景,我国通过制定和实施GMP,GAP,指纹图谱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中药现代化以逐渐走入正轨。特别是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推广得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中药现代化应用必将有更快更高地突破。

[参考文献]

[1] 贾芸. 中药配方颗粒剂与传统煎剂[J]. 中医学报,2012,27(11): 76.

[2] 杨安平,韩英光,温期麟,等.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对比研究[J].中药材,2006, 29(4):394.

[3] 杨安平, 温期麟, 韩英光, 等.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挥发油含量对比研究[J]. 中药材, 2006, 29(4): 394.

[4] 高吾名,陈建华,陆婷,等. 颗粒型与传统型中药饮片的质量比较研究[J]. 药学实践杂志,2000, 18(5):301.

[5] 胡义飞,刘根凡,舒朝晖,等. 超微粉碎设备及其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04, 26(1): 314.

[6] Cao Q T, Choi R C, Cheung A W, et al. Danggui Buxue Tang——a Chinese herbal decoction activates the phosphprylations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and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in cultured MCF-7 cells[J]. FEBS Lett, 2007, 581(2): 233.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lication of prepared

decoction pieces of herbal medicine

HE Xiu-min*, CHEN Chao, MA Bing-zhi, WANG Shu-xia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ina-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described the ra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pplication of prepared decoction pieces of herbal medicine on basis of application,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ree forms of drug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ieces prepared for decoction, prepared decoction pieces in small packing and granules; and illustrated different opinions correlative to the three forms of drugs;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ieces for decoction; the paper stated clearly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pieces for decoction should not be replaced, instead, the viewpoint and the reasons on its application must be holding on;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Chinese herbal pieces for decoction were predicted as well.

[Key words] application of Chinese herbal pieces for decoction; analysis in term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rationalit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doi:10.4268/cjcmm20131440

上一篇:中国恒河猴SIVmac239艾滋病模型亚急性期的实验... 下一篇:止痛凝胶膏剂的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