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要抓住机会!

时间:2022-10-20 11:26:09

实践,要抓住机会!

昨天接到医学院国际联络部的通知,下周瑞典的神经内科学教授Marcho要来学校做关于Alzheimer's病的研究报告。老师说教授的Email里提到了我,说我作为去年国际医学教育年会的Volunteer,表现很不错。所以我的老师希望我能在这次的翻译实践中再次锻炼一番。

想起Marcho教授,脑海里马上又浮现出了他的音容笑貌。除了严肃和睿智的学者风格,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有他那奇特的幽默以及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好奇。在那次的会议演讲上,他思维活跃、条理清楚的阐述更是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当拿到我递上的话筒时,还笑称是冰激凌蛋筒,是给他演讲的奖励,并装着要咬下去,样子尤其可爱;在后来的会餐交谈中,他拿出便条纸画下了三角形的粽子、黑黑的红枣、长长的西葫芦还有很多他说从没见过的菜肴,接着又一溜烟跑到厨房,好奇地看厨师师傅用这用那的瓶瓶罐罐倒来倒去,不管别人明白与否就比划着问问题,还一一记录下来,请我翻译成英语后放入口袋里,说带回瑞典后自己一定也能做出同样的美味;在游览夜景、欣赏浦江美景时还不忘向我摆出跆拳道的架势,吆喝两声:“嘿,嘿!”说是要让我看看刚在中国新买的皮鞋多么地结实就是一些点滴的回忆,让我想起了这位喜欢中国的瑞典人。

虽然很快拿到了Marcho为演讲做的slides,一想到这是第一次作全场讲座翻译,我还是紧张得很。感谢发达的网络时代,可以顺利地用Email和坐在地球另一边的教授沟通,迅速而且便捷。Email一来一去,除了专业本身的疑点得到了详细而清楚地解答外,在文字的交流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渐渐消除了我原先的恐惧和担心。时间一点点走过,6天后的一个下午,讲座要开始了。

当天,我提前到了会场。“Hello, my doctor, how are you today?” 刚进门,就看到Marcho先来了,微笑着朝我这边走来。不知怎的,我知道Marcho一定是想让我放松些,快点儿进入状态,但我却做不到。没有人能看出我会发抖,我坚信这点,因为我的朋友们一直认为我是那种始终泰然处之、沉稳冷静的人。事实上,我最清楚自己是一个遇事容易慌张的人。“好吧,尽力平静下来,不要多眨眼睛,稍稍笑一笑,笑一笑。”我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Great, and what do you expect of today's lecture?”我随意应和着,希望他不要察觉出我的不安。

多丢人啊,上次也不知道是看我哪里好了,怎么就这么和我的老师瞎吹呢?我竟然开始在心里埋怨他。怎么说,他上回第一次来中国,来我们学校,我只是做了些简单的生活翻译,或许volunteer中Marcho大约就只记得我的名字了。“Let me take your pulse.”Marcho嘴角往上一翘,狡猾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我没有听错吧,脉搏递给他,还是握手的意思?我犹豫着,未想他一步上前,拉起我的右手,把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按在我的脉搏上,闭上眼睛轻轻数着,“1、2、3”我想此时脉搏一定跳得更快,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脸竟然变红了。“上帝,我没有带听诊器,否则的话我一定要听听你的心脏,让她告诉我你的秘密。”Marcho边说边做了个听诊的动作,“知道吗,你的脉搏已经出卖你了,她说你真是很出色,很期待今天的演讲噢。”我的天,明明跳得那么快,紧张怎么就被说成是激动了呢?接着,容不得我再胡思乱想什么了,Marcho要试一下幻灯,和我讨论整个翻译的进程和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字一句,耐心又仔细,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年长的老朋友在与我轻松地聊天。方才的数脉搏,或许是不经意的举动,却把鼓励和信心悄悄传递给了我。

一小时的讲座很成功。我忘记了台下坐着的那些走在学科前沿的老师们,忘记了身边尊敬的教授,也忘记了自己还是初出茅庐,临床专业学习才刚开始起步我沉浸于演讲的内容,努力听清earphone里的每一个词,结合slides,迅速弄明白意思后沉稳地表达,好像我也扮演了一个演讲者的角色,忘我地投入了。神经内科不是我的专业,但是生动的内容、精彩的图片让我身临其境于这一次大脑研究的旅途跋涉之中。“最后我要向Dr.Yang表达我诚挚的谢意,也祝贺她迈出了很大一步。” 我听到了台下的掌声,这句话我没有翻,但我会一直记得。

“Yang,除了你,还有谁会想到你今天会那么出色?简直太棒了!”Marcho很喜欢表扬学生,让我也听得很兴奋,很有努力前进的动力。我想这大概是中外学者明显的不同吧。我记得从小父母和老师动不动就使劲叮嘱我这样做不对,那样是不允许的,今天怎么这么差劲又比某某落后一截等等。而从电视里,或者我们身边的外国朋友,听到更多的是“你一定行的,做得再好不过,没有人比你更棒了”之类的甚至有些夸张的溢美之词,鼓舞人心得很。我的紧张和顾虑,除了因为是第一次尝试没有十分把握就去做的这种心情外,我想这与我一直接受的批评式教育不能完全没有一点儿干系。认真、谦虚、谨慎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信、勇于尝试和积极接受挑战也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感谢Marcho教授,给我上了这堂课,也给了我真枪实弹的锻炼机会。

作者简介:

GiGi

1999/9-2006/6就读于国内某著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临床硕士学位。2004-2006在大学附属医院各科实习并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多次在校内和医院担任国际会议翻译接待等工作。自毕业起一直担任附属医院的住院医生。

上一篇:《丈夫》 等 下一篇:迪斯尼舞台剧《小熊维尼》的中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