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实践的民生感悟

时间:2022-10-20 10:47:01

驻村实践的民生感悟

日喀则市白朗县东喜乡多巴村地处偏僻,海拔高度4700多米,生活环境非常的艰苦,在为期一年的驻村实践中,驻村队员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在深入走访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该村建设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深感民生工作困难重重地同时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是多么的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多巴村的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在驻村期间我们受到村民们热情的接待,淳朴的民风让我们感受到村民对于发展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脱贫脱困成为了该村发展的面临的最大问题。在驻村实践中,我们和村民吃住生活在一起,真正的和农牧民打成一片,尽快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事无巨细的感受和参与到农牧民的劳作和生活。

授之以渔――带领村民学习生产技术

在日常劳动中我们用心去为农民传授更多的经验和技术,带领村民一起学习农具的使用,我们自掏腰包组织有序的组织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去所在地区农用器具公司学习基本的农用器具维修工作。

通过经常性的与村里的干部及村民交谈,我们了解到该村发展存在的困难。该村是农牧业是主要的生活来源,所以我们自筹资金组织农民们进行学习,邀请专业的农牧业专家现场教学指导,帮助村民们更好的进行劳动生产。调动村民们学习生产的积极性,组织村民向邻近发展较好的村落取经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村民们认识到学习技术经验的重要性,生产实践的热情也大大的提升了,村民们对于该村的未来发展都充满信心。

每周星期天晚上6:30-7:30组织村民学习有助于农牧业发展的科普知识,讲解新对比,让农牧民时刻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来自于党的好政策,让他们知党恩,感党恩。让村民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交流,大家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在党的政策方针的引导下,积极地开展农村建设,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

惠民利民――深入走访送物资

多巴村地理位置特殊,生活环境恶劣,很多村民的生活条件异常的艰苦。我们和当地牧民一起前往了距离存在10多公里,海拔5000以上的放牧区看望看守牛羊圈的特困村民,送去常用药品、生活用品,把从家里拿的被子,毛毯,衣服送到困难牧民的手中。

由于该地区的气候环境恶劣,一年四季天气都非常的冷,牧民们更是经常的在艰苦的环境下守牛羊圈。针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本人积极与白朗县财政部门沟通,争取到资金8万余元用于在多巴村第三处牛羊圈看手点盖上了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子,对此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保障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我又积极的争取资金3万余元,组织本村劳动力对操场进行维护,围铁丝网围栏,有效的减少了对草场的破坏。

教育推广――进行医疗法制教育

关注民生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在驻村期间我观察到由于地处偏僻、卫生知识和医疗条件长期匮乏,村民对个人卫生和健康都不是特别讲究,尤其是妇女更是完全没有注意个人卫生的概念。针对这一情况,本人每天定时不定时的挨家挨户进行走访,通过举一反三、语重心长的引导和教育,督促她们改善个人卫生,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注重医疗保健知识宣传,教会村民一些日常的医疗保健小常识,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走访宣传教育,我们还组织该村的妇女进行健康讲座,每天6点至7点之间组织村里的妇女,用日喀则本地的方言给她们讲个人卫生对妇女健康的重要性,不仅仅在生活环境上努力帮助村民,更是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帮助村民们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

由于该村教育实践环境的缺乏,村民们没有接受到基本的法律知识教育,普法教育情况不是非常乐观,村民们对于自身享有哪些权益,自身利益的维护都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我们在驻村期间大力的普及和宣传法律知识,为村民们解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列举大量的现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专业的法律知识,让村民们能够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

感悟及展望――心存感恩勇往直前

驻村实践条件艰苦,与外界沟通唯一的方式就是仅有的一台卫星电话,一年只能回家两趟,和家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少,对于这样的工作情况,家人的支持是我强大的精神支柱,非常感谢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非常感谢驻村期间村民的热情招待和给予的充分的信任。

在驻村实践工作中,我通过积极的争取为村民生活的改善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收获了很多感悟,得到了很多的锻炼。我深切的认识到民生工作的艰巨性,驻村工作让我看到了村民们的发展期盼,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我会持续的关注多巴村的发展,以高昂的斗志和激情为村民们做更多的实事,为农民们带来更多的福利。我坚信,在党的政策方针的引导下,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基层民生工作会取得更大的成果,民生工作会做到更好。(作者单位:消防总队驻日喀则市白朗县东喜乡多巴村第二批工作队,日喀则市亚东县消防大队技术13级)

上一篇:政务微博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论财政预算的完善对扶贫项目经费管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