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试者的情绪因素对实际命题的指导意义

时间:2022-10-20 08:11:34

受试者的情绪因素对实际命题的指导意义

摘要: 测试是对受试者知识水平的考察。受试者作为对象主体,迫使命题人员在命题过程中要考虑影响受试者情感的因素,从而在试题中促进或增加有利于受试者发挥知识水平的积极因素而限制或消除不利于受试者发挥知识水平的消极因素,确保测试的结果真实和可靠。

Abstract: A test is held aiming at the testees' available knowledge. The fact that testees are focused at the course oblidges the test designers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estees' emotions in the test design.Two facets appear at the same time:one is to maximize the positive factors and the other is to minimize or restrain the negative factors.

关键词: 受试者;测试;情绪

Key words: testee;test;emotion

中图分类号:B842.6;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20-02

0 引言

要设计一份好的语言测试试卷应在保证效度(validity)的前提下实现信度(reliability)的最大化。信度是指测试的结果分数对受试者(testers)的表现而言的可靠性,反映了测试分数是否公正和客观地体现试题的做答以及试题是否给受试群(test population)提供公正而客观的答题机会。要实现信度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达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在命题过程中,命题人员除了应避免偏颇性(bias)试题以外,还需充分考虑到以下多种影响受试者情绪的因素合理地促使受试者最大能力水平的发挥。

1 影响受试者情绪的因素

1.1 真实性 (authenticity) 真实性指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运用特点和测试任务(test tasks)特点的一致性(Bachman,Palmer 1996),即受试者在测试中遇到的内容、任务与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目的语的内容、任务一致。这点在阅读理解、听力以及写作中表现明显,特别是听力对真实性的要求更高,因为听力与情景(context)的结合才能保证意义的明确。听力测试材料要有情景真实性,就是要求听力材料的内容必须现实生活中“听”的内容而不是刻录的“读”的内容。听力的材料和阅读的材料本质上有根本区别,听、说连为一体,自然化、口语化、简单化是基本特点。读的书面材料是经过加工的、正式的、高雅的表达方式。其次,真实性还要求情景对特定的受试群而言是否真正的情景(李筱菊,1996)。

1.2 互动性(interaction) 互动性指受试者的个人特点在完成测试过程中的融入程度以及方式,个人特点包括语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话题知识(topic knowledge)和情感构思图式(affective schemata)(Bachman,Palmer,1996)。测试决不仅仅是命题者设计命题、受试者被动地做反应的简单的过程。语言测试的四项技能听、说、读、写都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听表面上是一方发出信息、另一方得到信息的行为,但是获取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过程。说的对象不论是演讲的观众还是日常交流的对象,说都是交流双方积极地、互动地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读的互动性则是读者通过文字积极地、主动地获取作者思想,进行思想沟通。写的文字是让读者看、体会作者本身思想,显然具有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性性质。命题人员在设计试题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这种互动。

1.3 情感构思图式(affective schema) 情感构思图式指话题知识感情或情绪上的相关性使语言运用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过去在相似的情景下的情绪经历来评估语言运用任务(language use tasks)的特点以及情景(Bachman,Palmer,1996)。情感构思图式可以直接影响受试者能力水平的发挥,命题人员在命题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选择中性试题,避免出现易引起民族情绪或者让受试着产生冒犯情绪(emotionally charged)的命题。

1.4 话题知识(topic knowledge) 话题知识是受试者把测试和生活中的语言结合起来的信息库(information base),测试为话题知识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份好的语言测试试题应该避免在某个特定领域专业性极强的内容。命题人员在命题过程中,应该避免出受试群普遍缺乏话题知识以及受试群无话可谈或不可置否的题目。测试应该是对大家所掌握的知识合理的考查,而不是对大家无知的、想象能力的考查,命题人员应牢记这一点。

1.5 恰当描述受试者的语言能力水平(level of language ability) 作为测试对象的受试者会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任务执行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语言能力水平。一份好的命题既能很好的体现、调动受试者的语言能力水平,又使受试者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合理地、实际地进行难度稍高的知识的挑战运用。受试者一旦成了测试任务的信息源,就会对测试产生积极的情感构思图式,同时,测试的结果也会对受试者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反拔作用。

1.6 测试背景(test setting) 测试背景指命题人员要充分考虑受试对象目的语运用环境,在测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创造类似环境,以至受试者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受试者对测试背景的了解也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对测试任务的情感反应。

上一篇:我国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研究 下一篇:浅谈低碳服装趋势下的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