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时间:2022-10-20 05:05:14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的“四块糖果”》讲的是陶行知先生看到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男生,就立即喝止并对他进行教育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别出心裁地奖给王友四块糖果。这一不同寻常的奖赏,让我们看到一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教育智慧。

陶行知先生第一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意外的惊喜,这是让学生受教的前提。本来被叫到办公室,王友心里已经准备挨批了,却被告知自己因守时受奖糖果一块。这一手很出乎意料,真是高明!想想一下,现在的好多学生,他们在进办公室之前,已经想好了应对教师的妙招了。如果不来个出其不意,以奇制胜,把学生在心里嘀咕的招数给化解,把学生埋在心里的疙瘩给理顺,这一“仗”下来,做教师的,怎能不叹息呢。因此,要教育学生,首先就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里,让学生的心软下来,让学生的气顺下来。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进正轨。

陶行知的第二块糖果的奖赏,是巩固受教育者“尊师重教”的思想,这是让学生受教的保障。尊重教师,听教师的话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可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淡得多了。尤其是问题学生,哄着能配合已经不错了。特别是他们在“大打出手”时,很多教师的话已经跟耳边风差不多了。这个时候教师“出手”制止得了就该庆幸了。“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陶行知先生的这块糖果,是奖励“听教师的话”的。听教师话就受奖励,这既是鼓励,又是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如三千年前要孝,三千年后的今天也要孝一样。从前尊师重教,现在及今后也要尊师重教!作为学生,就一定要听教师的话,接受教师的教导。这是不能变的,变了,就乱了。当前,“尊师重教”越来越变成“顺生而教”了。老师要顺着学生的喜恶,学生爱怎么学,老师你就怎么教。学生说你好,你就是好,学生说你坏,你就好不了。这已经成了不少学校评价教师好坏的一个标准了。陶行知先生这一招,我认为意义是深远的。

陶行知先生的第三块糖果的奖赏,是培植受教育者的正气。作为教师,只有奖罚分明,扬善惩恶才能扶正压邪,弘扬正气。因此,我们在教学管理上,一定要培植正气,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只有正气树立起来,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这块糖,是甜蜜的,对于王友来说,还真没想到自己也有闪光点!可以想象,这种奖励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会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这比起“虽然你正直善良,敢于跟坏人作斗争,是对的,但你用泥块砸同学就是你的不对了”的区别该有多大啊。所以,同样的一件事,同样是为了教育学生,但教育起来的效果就是不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境界的问题。这块糖果奖赏的意义,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第四块糖果的奖赏,是让受教育者反思自己的行为,开展自我批评,懂得知错能改,改了就好的道理。人心是肉做的,是柔软的。当一次又一次的感动震撼着王友的心灵时,王友的自我检讨自然水到渠成。正因如此,陶行知先生才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全集》卷二,第134页)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在教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时时刻刻都要抓住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去自我检讨,纠正过错。能够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教育,才是有水准的教育。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感触颇深。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苦于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有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令我们不知所措,有的又让我们骑虎难下。虽然我们知道“冷处理”是个法子,但毕竟不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个教师,对于学生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最佳的效果就是让学生能够深刻自省,心服口服地听从教师的教诲!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给予,让王友感动得不得不虚心受教。这个事例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上一篇:本期话题:多地高职招生遭遇“零投档” 预示着... 下一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应用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