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 文艺男养成术

时间:2022-10-20 02:19:46

秦昊 文艺男养成术

文艺片男主角秦昊在银幕外过着一种没车、没房,经常自己买菜、煮面的生活。

有人说,他是一个另类,但他享受这种生活,面对眼前流光溢彩的娱乐圈,

他说,他还不想进去。

戛纳印象

眼前的秦昊和银幕中的秦昊几乎没有分别,这张脸具备了不少文艺片导演所需要的疏离、冷峻、神秘抽烟时有点颓,笑起来有点邪。

作为章子怡、刘烨、秦海璐、袁泉等人的同班同学,秦昊出道十多年,拍过的戏不多,名气实在不够如日中天,粉丝也更加文艺和小众。但他却因王小帅的《青红》《日照重庆》,以及娄烨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三度走进戛纳,成了名符其实的戛纳的“无冕之王”。

还在中戏读书时,秦昊是老师和同学眼中最像明星的那个人,成绩出色,外表出众。那个年代男生流行冬天穿军大衣,女生们一致公认,只有秦昊能穿出那个“范儿”。刚毕业那会儿特别挑角色,曾有很多小角色找过秦昊,都被他拒了,心高气傲的秦昊希望能等到一个心目中的大导演。“刚一毕业章子怡她们就都火了,我就想我为什么不火啊,我在班里也不错啊。当时我想,我想拍的电影,是张艺谋陈凯歌才能拍出来的,可是他们不找我怎么办啊?那时候我就开始推戏,最多的时候一年推掉8部电视剧,第二年只有3部,到第三年就没人找我了。”

“每天待在家里,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做这行。”直到2004年,王小帅执导的《青红》找到了他,这部电影才让他真正找到做演员的感觉。从这部电影开始,他开始从每一个角色中寻找乐趣,心态上也成熟、踏实了很多。

也因为《青红》,他第一次去戛纳走红地毯,王小帅对他说,“昊子,你好好感受,这辈子你可能就来这么一次,全世界最牛的电影节。”《青红》获得了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在压抑的全片中,秦昊在地下舞厅跳舞的一场戏是《青红》每次放映时博得掌声最多的片段。法国媒体甚至将之与约翰·屈伏塔在《低俗小说》中的表演相提并论。人生第一次远赴戛纳,“我看到苏菲·玛索、朱丽叶·比诺什那些大明星,根本没有一大堆人跟着,她们和导演聊天,上街买冰淇淋吃,特别真诚自然,她们的表演能打动全世界人,她们也拥有真实的生活。”

“回到北京以后梦就做完了,该干吗干吗,都是浮云,还是该去市场买菜就买菜,该骂油价又涨了还是会骂。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可以特别快乐轻松地回到现实中。”第二次去时,戛纳的主席评委还记得他,对他说:“哎,你又来了?”秦昊惊了,“这么多年我都忘了他们,他们还能记得有这么个演员。我觉得戛纳电影节和别的电影节不一样,特别有人情味。我才发现,5年没来了,戛纳的唱片店的位置,完全没变,它所有的东西都没有变,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戛纳电影节可以举办63年。”

告别文艺

2009年在戛纳电影节露面后,秦昊整整一年只拍了一部电影,很多人担心他如何维持生活。他却笑着说很珍惜这种“苦哈哈”的生活,以前他根本不想做宣传,后来发现不行:“《春风沉醉的夜晚》那么好的片子,大家根本不知道是你演的。”和国内知名经纪人王京花签约后,他才开始明白这些道理。两人第一次见面,秦昊很直接地说自己不是个很能赚钱的演员。“花姐说:‘只要你坚持我就陪你坚持,你挺得住我就陪你挺,你哪天挺不住了,你说花姐,我想赚钱我想买房我想买车,你跟我说,咱们再走。’说完这话,我就决定要签了。”签约的时候,秦昊跟花姐只讲了一个条件:别的都可以商量,娄烨和王小帅,这两人找我拍电影,在他们的资金不能达到公司要求的标准时,不管角色多小,有没有钱,我都会去出演,因为我对他们两个都非常感激。

签公司之前一年一部电影,最多两部,签了公司后去年拍了6部。秦昊自己也承认,多多少少有一些妥协。他说,现在的他不再那么任性,已经不会坚持只拍文艺片了,他把这定义为从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的过程。“所以现在我只能保证一年能拿出来一部象样的作品,以前那样每一部作品都拿得出手的神话要被打碎了。”

考中戏的时候想当明星,今天的秦昊更倾向于踏踏实实做一个演员。“我只是在做我喜欢的工作。如果演员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拿出来和大家分享,那他百分之百就是一个明星了。我很吝啬,不愿意(把生活)拿出来分享,我就只能做个演员。比如发微博不是演员的事情,是明星的事情。演员跟观众的表达通过作品就足够了,没必要让观众知道我今天吃什么了,穿什么了,买什么了。挺没劲的,无非就是粉丝留留言说你多帅,这会让我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秦昊在北京至今没有车,从去年五月份参加摇号,摇到现在也没摇到。“衣食住行没有一件是让我觉得是舒服的。公交地铁挤不上去,打车都打不到,买车又没号,为什么要在这个城市生活呢?”秦昊不喜欢“堵成这样,一天出门只能办一件事”的北京。他喜欢像杭州、苏州、重庆这样悠闲、宜居的城市。而在他的概念中究竟什么才是生活,他的回答是:“在家发呆,跟父母出去逛逛超市,买个菜,回来吃饭,晚上相约去朋友家串门。这才是生活,但现在这样的时间很少,基本都在工作。”

提到娱乐圈,秦昊说:“我现在都不知道有什么圈,我只是这个剧组的导演、编剧、摄影师一起把事做成。这个圈我想我还没有进,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圈。”秦昊说他遇到过一个香港男演员,到剧组以后穿着短裤背心,搭别人的车。“我跟他聊得特别开心,特别想跟他见面吃饭什么的。反过来,如果一个明星穿着一身名牌开着名车,很有钱,我真的不愿意跟他聊。”

王京花曾经对秦昊说:“你就熬吧,你最好的时候应该从39岁开始。”好吧,那就熬吧,熬到真正破茧而出的一刻,即便是以告别文艺作为代价。

过了三十岁开始喜欢历史,包括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历史事件,并且有兴趣看古代和现代的人物传记。我喜欢明朝和宋朝,宋朝太文了,它很像某个阶段的法国;明朝是一个典型的汉民族文化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它的结局很悲情。作为一个看历史的年轻人,我经常自己幻想,如果李自成没有造反,清军没有入关,中国后来的经济文化会怎么样,总之,那是一个我特别向往的时期。

喜欢的音乐比较杂,多半和工作有关系,这一段听这个,那一段听那个,之前听了两个多月的死亡金属,一些流行歌也听。国内外的片子我都会看,喜欢《变形金刚》是因为小时候的情结,这个一定要去电影院看。还有一些片子我喜欢在家里面静静地看,比如说《一次别离》。

看足球是一种习惯,中国足球不看,只看欧洲杯,世界杯。我可能有种悲情情结,西班牙当年没拿世界冠军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现在拿了倒不觉得它最棒了,开始喜欢荷兰这种没拿过冠军,但是又正在靠近的球队,总是喜欢让弱者通过努力能够成功。就好像武侠小说我喜欢金庸不喜欢古龙,古龙里面的人物出来就很厉害,金庸里面的人物都是从开始不厉害做到厉害,这是我个人的一个情结。

上一篇:欧洲饭菜当街香 下一篇:苗炜 没人能把作家撮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