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水平

时间:2022-10-20 02:10:42

指导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水平

【摘 要】笔者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角度,探究了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可根据他们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语言规范、富有情感、情节曲折跌宕、文风幽默风趣等方面的文章(书)来读,也可以从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构思写作提纲、从整体上感悟文章、交流分享读书笔记、灵活引用读书笔记、仿写课外阅读中写得好的诗文等七个方面来与同仁探讨怎样提升语文水平。意在唤起广大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水平 选择文章(或书) 贴近学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087-02

21世纪,是知识和经济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提倡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通过笔者20多年的探究,我认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归根结底就是开启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所有的潜能,让他们学会自觉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实践,明辨是非。而这些目的的达到都离不开读书。阅读作为从文字教学中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向来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在知识和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单凭教材也远远包揽和适应不了知识和科技的发展之需要。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是以教材为纲,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教会他们学会自觉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实践、明辨是非的能力。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搜集与教材相关或比教材更前沿的知识技能的书籍,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增加知识技能,激发他们对相关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与理想相关的目标科目,有利于他们将来的成才。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肩负着振兴教育的重任。作为一线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对提升语文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语文课外阅读呢?

一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选择文章(书)

第一,选择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充满青春气息,励情、励志、励义,崇尚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的文章(书),才会使学生们产生想了解同龄人的生活故事的欲望,以便于对比自己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去寻找相关生活的文学作品来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重情重义、有远大理想、爱憎分明、有利于社会的人。

第二,选择情感型的文章,学生阅读时才易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挖掘出他们内心丰富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商。一个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充其量只是相当于一台电脑,这样的人生活是没有情趣的,当然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情感除了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民族情、家乡情、国情等以外,还包括爱情。也许有的教师会认为在学生面前不应当谈爱情,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确信应该谈,必须谈,因为这是一个永恒的人生主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话题,所以教师不但要谈,而且还要谈得深刻,谈得透彻,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因看了相关小说坠入情网而不能自拔。

第三,选择通俗易懂,语言规范,而又具有文采的文章(书)。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才不会对他们产生误导。同时,既没有畏难情绪又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通俗易懂是指用大众化的口语、书面语、语文学用语和专门用语来写的文章(书),并不包括现在市场上、网络上和广告语上的那些错别字、生造字和词等。

第四,选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离奇、悬念迭出等扣人心弦的文章(书)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诱使他们挤时间读完,同时对他们的写作也有帮助。

第五,选择幽默风趣、诙谐、滑稽、轻松等文风的文章(书),有助于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压力,也有助于影响他们养成良好的文风。

第六,选择知识性、科学性和哲理性的文章(书),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培养他们的思维辩证性。

二 指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对生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和多音字等要查字典,对生词和易理解错的词要查词典,对网络词要上网查找,直到理解。对写得好的字、词、句、段、篇要作摘抄,对名言、格言、警句、歇后语、谚语等要作摘抄。学生复习了当天的内容后,要利用早自习来阅读读书笔记。可对有想法(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句子(文章),要旗帜鲜明、有理有据地写出自己的看法。对于读书笔记,做得最好的莫过于《评二十四史》。当然不会做读书笔记的人,可以翻看一下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第六单元中对朱自清的散文《绿》所作的读书笔记示例和第四单元的三篇评论文章。作读书笔记用的圈点符号常用的有:生字、难字用・标在生字难字下面,一个字一个;总括句、重要句用──标在总括字、重要句下面;佳妙句用 标在佳妙句下面;段序用圈内写数字,标在段首;重要段落、重要语段用标在重要段落和语段的前面;段内层次用标在层次开头的左上角,有疑问处用?标在疑问处末尾;要注意处或发表感想处用标在要注意处或发表感相处下面,一个字一个,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创一套。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读的文章(书)属于自己的,可做在文章上或书上。反之,应做在笔记本上。

三 指导学生拟写作提纲

学生看到文章(书)题目,应先花2~5分钟构思一下,心中拟个写作提纲,构想如果自己写这个题目该怎样写。看完后,再对比别人写的和自己的构想有什么不同,看谁的构思好,好在哪里。这样一直坚持下去,有助于开启学生思维,扩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 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感悟并把握文章(书)的大概内容、立意、选材、组材、结构布局、写作手法、语言文字的运用、写作特色等

这样做,有利于督促学生认真阅读、独立思考、分析归纳大概内容,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一步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可见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老师都强调要多读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是在强调多读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写作运用能力。语文教育老前辈夏尊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语感犹如球感,只有经常训练读书、写作和说话,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感敏锐的人。我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叫学生多读课文外,还要求他们每天中午进阅览室看一小时的课外书,并要求他们作读书笔记,每周不能少于三页;每个寒暑假必须看3~5本书,并写出书的大概内容和读书笔记,开学后召开一次好书推荐会,让学生口头表达把好书推荐给大家,除了要介绍内容外,还要说出推荐理由;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月记、学期记、假期记和年记。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还不定时地举办辩论会、诵读会、演讲会、商品推销会、偶像推荐会等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课,促使学生自觉去阅读课外书,培养语感,提高综合语文水平。

五 学生交换阅读读书笔记

指导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作的读书笔记每周日晚自习用两个小时来和同学们交换阅读,共同分享。晚自习也可用于阅读自己订购的报刊杂志和班上主办的《新荷》等,扩大课外阅读范围,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六 指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

指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古诗词、格言、警句、谚语、歇后语等引进自己平时的说话中和自己的写作中,久而久之,就会自觉地灵活运用这些读书笔记了,当然,自己的语文水平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了。

七 指导学生学会仿写

鼓励并指导学生学会仿写课外阅读中阅读到的好文章,写的时间长了,自然会创作了。可以说绝大部分作家刚开始写作时都是从仿写开始的,只是后来“过河拆桥”,将拐棍抛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便成“家”了。

八 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创办一份班刊或一个网站,让学生在上面发表他们的得意之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能刺激其他同学的写作欲望。这何乐而不为呢?我就曾相继创办过《新荷》《渴望》《赤水河文艺》等杂志和报纸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综合分析语文水平高的学生都是得益于看了许多课外书的原因。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必须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如有人说的,语文教师的天职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教会学生怎样阅读。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中也多次强调了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治疗好学习困难学生的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老师们,赶快行动起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做好课外阅读吧!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小舞台 大活动 下一篇:我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