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自然老化痕迹物证司法鉴定体系的构建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10-20 01:55:49

文物艺术品自然老化痕迹物证司法鉴定体系的构建及发展前景

在现代知识领域中,由于传统的文物艺术品鉴定理论和技术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屡遭人们质疑。文物艺术品鉴定要适应社会需要,唯有突破现有模式,把高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作为文物艺术品识别的战略中心课题,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为文物艺术品鉴定纳入物证司法鉴定体制提供了技术支撑,才是文物艺术品鉴定的正确出路。本文就目前文物艺术品现状以及自然老化显微痕迹技术在文物艺术品物证鉴定体系中的应用等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与探索。提出了构建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体系的重要课题。

现代科学诞生的五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实践随着科学技术向纵深发展,宏观领域已超过太阳系、银河系,达到上百亿以上光年的宇宙领域。微观世界己深入到原子核内部,10-12厘米以内尺度对象的深度,由此引起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纵观当今科技发展以及文物艺术品鉴定高科技应用趋势,痕迹物证技术在文物艺术品鉴定知识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其勃勃生机在当代科学之林中崛起。根据笔者近几十年的文物艺术品工作鉴定的实践,拟就目前文物艺术品鉴定技术理论研究和鉴定实践的局面,提出几点或许不一定成熟的意见,权作对这一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关心。

一、目前我国文物艺术品传统鉴定的现状

早在1950年,我国就开展了保护珍稀文物的研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而大规模、全方位地开展文物艺术品鉴定理论研究和技术实践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事情。三十年来,我国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于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基础理论和体系建设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无论是技术资料的挖掘与整理,或是新的研究领域的探索与开拓,还是对一些重大研究课题的考证与辨析,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由于传统鉴定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存在着根本性缺陷,在现代知识领域中已失去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而近年来出现的热释光测年法、元素测定法、碳14测定法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现代科技含量,但因为检测鉴定方法和基础理论的先天不足,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诸种:

1.“目视+手感+经验=判断”真伪的传统鉴定的方法有失科学性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收集中国文物及艺术品在西方蔚然成风。寻宝者的大量购买以及德国、荷兰、法国和英国等列强对中国皇家藏品的疯狂掠夺,将大批中国文物带到西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和爱国的收藏家为了保护祖国文物,研究文物的历史演变,领略祖先的艺术成就,以改善传统文化七零八落的断层现象,对流失在海外和散落在民间的重要文物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回购。同时,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及国家的财富积累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催生了文物的收藏和市场繁荣。由于利益驱使,一些人便制假贩假。因为文物作伪本小利大,只要有一件伪文物在市场和拍卖场成功出手,获利则是作伪成本的数万倍。利之所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涌现,作伪者的工艺技术亦随之提高,他们往往用真器物做蓝本,生产出形神和物质成分俱似的伪品,通过特殊的渠道投放社会,使一些藏家屡屡上当,经验丰富的专家也未能幸免,对文物使用传统鉴定真伪的方法提出了尖锐挑战。使凭“眼力”、“望气”和“手感”等传统鉴定方法变得不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近期曝光的“金缕玉衣”事件,“长沙窑壶王”以及“汉代高古玉凳”的鉴定争议等,都不禁让全社会产生疑惑:传统文物艺术品鉴定的专家意见还能信吗?

2.把文物艺术品的单件的认知作为鉴定标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

由于文物艺术品收藏热的高涨和文物市场的繁荣,从而也引发了大量的民事案件和倒卖文物、盗掘古墓葬、走私文物、盗窃、抢劫、抢夺、侵占文物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和法院在侦查和审理这类案件时,因没有文物艺术品鉴定科技手段,只能聘请文博领域内的专家对涉案文物进行鉴定。但是,同一件物品专家们竟给出不同的判断性结论,使公安机关办案失去证据支持;使法院无法得到科学的证据而不能审理判案。为什么同一件文物不同的机构或鉴定专家会得出不同的鉴定结果呢?浅层次的原因是双方所依据的鉴定标准不一样。那么,传统的鉴定标准是什么呢?专家个人的经验与实践就是他的标准,文博馆的器物就是标准。事实上,科学的认知唯有成系列或系统的遗存才能找出规律、制定标准。把文物以单件的个人认知作标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众所周知,清宫旧藏历经太监偷盗;“建福宫”的皇家藏宝被焚烧;又遭八国联军的抢劫、掠夺;溥仪的携宝逃亡;清东陵的悉数被盗;劫后余存又有90%的文物精品被运到台湾之后;把故宫中的劫后余存作为中华五千年文物的绝对标准化是远远不够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传统文物鉴定的方法和技术是不科学的。

3.传统鉴定权威言论缺乏基本常识

文物艺术品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研究历史和审美价值的特殊商品,并且可保值增值,深受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好者和收藏者队伍中来。无论古今中外,文物收藏,首先是一种文化、艺术的消费和享受,其次是长期投资。当下社会上,媒体中的各种“寻宝”、评估、鉴宝热闹有余,权威言论却缺乏基本常识。因为传统鉴定专家不需负法律责任,常以“专家”之名在公共媒体上以一家之言随意砸毁。而鉴定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询问器物是不是市场买来的,花了多少钱等与本质无关的问题,然后用“眼”一看、用手“敲一敲”“掂一掂”、再用鼻子“闻一闻”,鉴定就算完成了。其鉴定语言都是一些非规范的、不科学的感性用词,结论几乎都只有两个字,“真的”、“假的”、“仿的”。作为鉴定者有责任说明,为什么是真,为什么是假。简单地用真假二字判断五千年文化遗存是极为不负责任的。

我国地下文物众多,随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大量文物相继出土。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80年至2000年间,国土开发面积是1950年至1980年的25万倍。文物出土速度已远远快于文物保护资金和文物保护人员编制的增长速度。仅西气东输的江苏段,就发现280多座汉墓,近几年国家又在江西、安徽、内蒙古出土了几个元青花窖藏。一些非盗文物流落民间已是不可争的事实。新显的历史遗存之多,是超出人们意想的。试想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6239件,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代窖藏文物1000多件,其中金银器就有270多件。2001年出土的大明梁庄王墓有文物5300多件,其中金银器就有3400多件,还有民间发现未报道的。所以不要随便发表缺乏基本常识的“权威性”言论,没有人有资格以一眼便断言新显器物的“真假”。如何保护这些文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但保护的前提是识别。依靠传统方法因无以往经验比较而无法识别,把未见过的仅凭经验就轻率出言否定,这不仅会造成文物的流失或损毁,而且会给国家和民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调查显示,中国是45个文物重点国家里面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高达1000万件以上。目前,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中国各类文物约达1800万件。近10年走私出去的各类文物是八国联军抢走文物的30倍。另有相当一部分各类文物是被打上“高仿工艺品”的标签“正大光明”出去的。有关数据显示,世界各国文物走私金额仅次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军火走私,这应该引起我国相关部门的关切。如何摆脱传统鉴定识别模式,研究开发先进的科学方法对文物进行准确的鉴定和识别,建设健康的流通市场,保护好文物遗存资源,保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历史、灵魂和遗产,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4.传统文物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其缺陷是无法弥补的

传统文物艺术品鉴定的基础理论首先是建立在视觉记忆的基础上,其次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历史知识有了综合的了解后依赖于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历练出来的“眼力”,即从把握各朝文物的典型风格和基本特征入手,对之作规律性的认知和归纳,从而作出感性的判断。其鉴定的基本要点是四个方面,即造型、纹饰、胎釉和款式。

毋庸讳言,传统文物鉴定凭的就是经验。大家知道,无论什么经验都来源于实践,传统的文物鉴定方法就是众多鉴定前辈们实践的总结。在历史上,鉴定前辈们认知文物的实践,全都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他们在刻苦钻研、认真实践中,融会贯通。面对被鉴定物品,各自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手去感觉它,待形成对器物的初步认识后,通过分析,又进一步找出器物各方面的特征和规律,然后进行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用口头或文字将其特征、规律表述出来,这就形成了经验。这样形成的经验为直接经验,正是众多个人的直接经验构成了广义上的传统经验。但传统经验并非全是直接经验,还有部分是传经人借用现成的他人经验自己作表述的,这样的经验对于借用者来说因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应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有的因传抄、转述有误,是不准确的。但这些不准确的间接经验夹杂在传统经验中,这些直接与间接经验,甚至包括主观臆断的一些观点及结论都以传统经验的面目世代相传。在相传过程中,这些经验不断被后人修正、补充,一些新的经验又不断产生,从而形成现代人们使用的传统经验。从传统经验形成的过程不难看出:

(1)传统经验实质多是个人经验,而一个人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所能见到的实物更是有限的。因此,个人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经验。

(2)因每个人在实践中见到的实物不尽相同,加以受教育水平、感官技能及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表述方面的差异,其形成的经验亦会各不相同。

(3)传统经验中的间接经验、主观臆断的一些观点、结论有的是正确的,有的不一定正确,还有待于实践检验。

(4)传统经验的总量的多少,受参加实践的人数及实践中所见到的实物数量的制约。人数越多,见到的实物越多,产生的经验则越多,否则相反。至此,我们引申出一个问题:传统文物鉴定的专家掌握的传统经验的总和是否已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出历史上所有文物及赝品的特征及规律性呢?答案是否定的。

5.在热释光断代鉴定的科技方法面前,高科技伪品能蒙混过关

由于科技鉴定不会渗入人为的错误因素,故近年来科技的测试方法已被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定上。其中热释光技术更是被普遍承认,而且是唯一能够提供断代鉴定的相对科学的方法。海内外各大著名拍卖行都采用热释光测试数据作为分辨真伪的论据。

作伪者了解到所作伪器很可能要经受热释光测试,于是在高科技层面上进行破解。近年来这方面的案例不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对所作伪品加X光辐照,用以冒充自然辐射的反应。(2)在伪品原料中加入添加剂,以加强瓷土对自然辐射的反应。不少这类新高科技伪古瓷器已流入市场。据统计,其中有相当部分伪品竟成功通过某些实验室的热释光测试,形成真伪难分的局面。客观地说,热释光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分辨出器物是否受过外来辐射(如X光),或者是器物瓷土中是否有添加剂(有异常的辐射反应)。热释光技术的决定性因素是精确地量度瓷土中的辐射活性,但是瓷土中的辐射活性非常微弱,精确地去度量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费时。因此,有些实验室并没有进行实际量度,而用一个假定的活性数据,结果是使热释光测试结果有很大误差(五百年至一千年),从而令高科技伪品能蒙骗过关,导致投资者及考古研究上的重大损失。另外,使用这种检测方法,必须对被测物品进行损伤性取样,这对珍贵文物来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6.元素定性定量测定法存在缺陷

物质是由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在古代各窑口多是依托当地资源进行生产,原材料的化学组成互不相同,工艺也都各具特征,各古窑生产的陶瓷器化学元素的组成有较大差别,所以利用微量元素测定古陶瓷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被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但这种检测方法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一是作伪者使用的原料及烧成工艺与古代窑口一样,且当地环境未被污染,那么其仿品的微量化学元素就会与这一古窑真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元素测定方法就会真伪难辨;二是元素测定法是一种比较鉴定的方法,既然是比较,就必须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参照系。中国的古窑址众多,每个窑址在不同的时间内生产的古瓷的化学元素都是有差异的,把这些古瓷一一找齐,然后再逐个分析每种瓷器各种元素的组成,这不仅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要找全标本几乎是不可能的。

(未完待续)

(梁亚力北京明正司法鉴定中心)

(张江王金凤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上一篇:常罡先生著《海外拾珍记》读后琐议 下一篇:画坛又一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