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但不简单

时间:2022-10-20 01:47:34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到第三自然段,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生:清朝政府修建铁路,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和嘲笑。

师:不错,说得简洁又准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题目是《詹天佑》,这两个自然段写的内容似乎和詹天佑没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师:问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评析上课伊始,教者在引导学生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趁势紧扣学生的质疑问难,生成一个颇具思维价值的问题,为课堂学习找寻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1.学习“接受任务”,理解困难是压力。

师: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你认为对詹天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我认为是困难。因为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时候,帝国主义者一直在阻挠、要挟和嘲笑他们,对中国工程师和工人的自信心多少会有影响。

师:有一定的道理。

生:我认为是压力。

师:为什么是压力?

生: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给詹天佑带来巨大的压力,修筑京张铁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困难,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难。

生:詹天佑有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把祖国装在了心中。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们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三自然段吗?

生:为了反映詹天佑的伟大。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没有退缩,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生:作者写詹天佑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任务,是为了衬托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2.学习“勘测线路”,理解困难是动力。

师: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一画相关句子,然后再读一读,想一想,把感受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生边读边画,边想边写)

师:谁能通过朗读告诉老师,你的理解是什么。

(指名朗读詹天佑所说的话)

……

师:詹天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谁能把描写詹天佑所做的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詹天佑对待工作十分认真,白天那么辛苦,晚上那么劳累,可以看出他对工作高度负责。

生:我看出他以身作则。

师:从哪儿看出他以身作则?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这些具体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工人去做,不需要詹天佑亲自去做,而他却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给工人做榜样,保证线路勘测的科学、合理。

师:你补充得太好了。詹天佑当时是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指挥指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亲临现场,身先士卒。詹天佑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你能不能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来谈谈?

生:是帝国主义者给逼出来的。帝国主义者在等着看笑话了,詹天佑为了不给他们看笑话,就必须严格要求工人,必须事事亲力亲为,保证线路的科学、合理。

师:非常有道理。掌声鼓励!还有谁补充?

生:我认为线路勘测好了才能保证京张铁路的质量,这样不仅能给中国人增强信心,而且能给帝国主义者以强有力的回击。

师:太好了!你的想法就是詹天佑的想法,就请你来读读描写詹天佑所想的句子。(生读)

师:如果说刚开始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在詹天佑的心中是压力的话,那现在变成了什么?

生:一种动力。

师:有道理。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三自然段了吗?

生:我知道了詹天佑一丝不苟地勘测线路的原因。

生:进一步衬托出詹天佑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3.学习“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理解困难是创造力。

师:在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线路的时候,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读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生默读勾画)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所画的句子,好吗?

生:开凿居庸关隧道,山势高,岩层厚。

生:八达岭隧道长1100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师:在设计“人”字线路的时候,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师:这些困难詹天佑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现在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示意图。

(生在黑板上画图,师生评价)

师:我们刚才是通过画图来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的。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再读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詹天佑采用的开凿方法好在哪儿?(生读)

生:这样可以缩短工期。因为同时有几个工作面在施工,工期就能缩短了。

师:詹天佑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脑中想一想“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生读)。

师:“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的,谁到黑板上来画画?

(一生在黑板上画出“人”字形线路,并作说明)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好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好,可以少花钱。“人”字形线路是顺着山势而建的,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师:是呀,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一共为清政府节省了28万两白银。学了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再联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詹天佑把帝国主义者制造的困难又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一种智慧。

生:一种创造力。

师:对,就是一种创造力。由此他发明了“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衬托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人。

生:是一个有杰出才能的人。

评析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时处处显示出执教者的匠心独运:一是围绕问题,紧扣环境,循循善诱,步步深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品读文本,叩问环境,体悟语言,感受形象,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深入理解和体验文本的内容。二是抓住“一条线”——环境和人物的关系,牵动“四个点”——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在质疑问难时所提出的问题。三是师生互动和谐,教与学相得益彰,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师:这篇课文写了很多困难,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困难?

生: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操,困难最能考验一个人。詹天佑不仅经受住了帝国主义者的考验,而且经受住了自然的考验。

生:我认为这些困难也能表现詹天佑的才能出众,困难是要靠智慧去解决的。詹天佑在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人的才能和杰出的智慧。

师:的确,困难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胆识与才能。作者把詹天佑放在困难中去表现,其实就是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描写。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社会环境,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一些自然环境。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如果把环境描写和人物结合起来,就更能体会到人物的特点。在写作文的时候,适当描写环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出示:有一天,我突然发高烧,母亲很是着急,急忙把我送到了医院)

师:这件事,如果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

生:我会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下着大雪,肯定很冷,而且是晚上,天很黑,这样更能表现母爱的伟大。

师:想得不错。还有吗?

生:我放在夏天的下午。妈妈刚下班,已经很累了,刚想休息,但是我又发烧,她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送我去医院。

……

评析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探秘,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这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在这里,执教者能够睿智地发现、把握文本中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的语言形式,并将其转化为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探寻文本表达的美妙,在“得意”的基础上“得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在此,执教者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环境描写,体现了学以致用、适时迁移的教学意识。

总评

这是一堂“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课,充分展现了“简约语文”的教学张力和魅力。教师紧扣学生的质疑,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做到了目标简明、内容简要、环节简化,构建了低碳高效的课堂。

1.独具匠心,开门见山,目标简明。“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语)语文课堂需要有少而精的教学目标作指引,这样就能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以使学生在触摸语言、钻研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在教学中,执教者紧扣第二、三自然段和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了一个很有思维价值又切合文本特色的问题,整堂课的教学就围绕此问题展开。如此教学,开门见山,直指文心,目标简明,体现出执教者独具匠心的教学智慧。

2.独辟蹊径,紧扣环境,内容简要。“其实,课文有什么可磨的呢?在课堂上老师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了。”(吕叔湘语)所谓的“挑几处”应该是每篇课文语言文字最精妙妥帖的那几处。在课堂上,执教者围绕问题,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挑选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感悟詹天佑伟大的形象。暗线:抓人物和环境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如此,抓明扣暗,精选内容,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可谓独辟蹊径,简约之中见新奇,简要之中显智慧。

3.独具慧眼,强化实践,环节简化。“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孔子语)其实,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简化。“简约”是对“冗繁”语文课堂的巧妙“瘦身”,是对“浮华”语文课堂的智慧回归。执教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巧妙地把握文本的个性和精髓,立足语言,强化实践,简化环节,让学生在亲历语言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意蕴,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又扎实,获得了语言的滋养、思想的浸润、智慧的启迪,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学院附属小学)

E-mail:

上一篇:读懂孩子的“异常”兴趣 下一篇:送教下乡要符合当地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