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

时间:2022-10-20 12:47:49

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对我国政府采购的影响

摘 要 2012年底,欧盟针对我国政府采购的“报复性立法”草案已经完成并得到了欧盟议会的支持。一旦这份草案最终通过,我国企业将丧失在欧盟内承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于2012年11月29日向世贸组织(WTO)提交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第四份出价。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政府采购制度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关键词 政府采购 开放市场 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96.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加入GPA和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背景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履行入世承诺,就加入GPA(GovernmentProcurementAgreement)即政府采购协议和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一直做着坚持不懈的努力。2001年我国入世时所提交的《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中明确承诺将就加入GPA的问题启动谈判。而后我国先后四次向WTO提交政府采购市场开放清单。

从表面上看,GPA是一个诸边协议,对我国入世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约束力。但是从我国最新的出价清单不难看出,迫于国际压力,我国正在逐步扩大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由于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数额巨大且前景广阔的政府采购市场,而目前加入GPA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少,这导致GPA的成员方迫切希望我国尽快加入且尽可能大地开放国内政府采购市场。在2012年底我国提交的第四份出价清单中,增加了货物附件,增列了福建、山东、广东等3个省,扩大了地方实体开放范围,并且降低了工程项目门槛价。针对这份出价,GPA成员方认为我国还应当扩大工程项目,增加地方政府,并且将具有公共职能的国有企业加入其中。特别是欧盟针对中国的"报复性立法"草案明确规定,如果中国政府不开放更大范围的国内政府采购市场,中国企业将丧失在欧盟成员国内承揽包括铁路、水务在内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机会。

对于我国而言,加入GPA是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GPA各成员方都希望世界贸易能更大程度地实现自由化和扩大化,从而改善世界贸易的框架。政府采购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伴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历史的主流。面对欧美的施压,我国应尽早熟悉国际规则,改进国内政府采购制度,在既符合国际规则又保证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

上一篇: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立法现状与建议 下一篇: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