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对自己丧失信心!

时间:2022-10-20 12:22:19

2006年世界杯后走出阴影

青联刊(以下简称青):2008年8月12日,当你在国家体育馆获得奥运会冠军时你好像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兴奋?为什么?

杨威(以下简称杨): 对,是这样的,夺冠以后当时我心里仍然很冷静。我想可能是因为经历了这么多次大赛以后技术、经验、心态什么的都更成熟了吧,所以也就不像第一次获得奥运会金牌时那么兴奋了,就有一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感觉。

青:2008年奥运会时,你有夺得冠军的把握吗?有没有想到过失败?

杨:当然会想呀,每一届奥运会都会去想。谁也不可能说有夺冠的绝对把握,因为体操这个项目呀,不是你付出那么多,每天去练,像游泳那样,就有绝对的实力摆在那儿。真正到了比赛场上,就算我有夺冠的绝对实力,我可以领先别人很多分,但我有一项失败就一下子跌下去了。

青:2008年奥运会比赛之前接受过媒体采访吗?当时说话是不是会特别的小心谨慎?

杨:那时每一个队员接受采访都要经过体育总局的备战办批准。当时说话也没有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只是在谈到场上动作的安排、人员的排兵布阵时会小心谨慎一些,因为毕竟是要比赛嘛!

青:你的家人对你的比赛关注很多吗?

杨:都会去关注呀,只要有转播。其实我觉得看比赛对每一个冠军的家庭也是一种成长,突然你成了冠军的父母了,他们也会被人围着。你的孩子没有拿到成绩他们也很难面对,其实我觉得每个冠军的家庭都是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青:你的家人对你的态度是是什么样的?

杨:他们从来没有说让我去拿什么金牌呀。每次打电话都是说,要吃好、睡好、注意安全,别受伤了什么的。

青:2008年8月14号,当时你的父母就在奥运会的现场,之前你知道吗?会紧张吗?

杨:我知道一点儿,当时想着他们可能会跟着湖北的奥运助威团一起过来,不过之前他们没有告诉我。我倒不会因此而紧张,现场越多人给我加油越好,我就会越集中、越兴奋。

青:还记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你掉杠的那一刹那,在想什么吗?

杨:当时倒没想什么,等到比赛结束我就觉得自己太窝囊了!我知道我的父亲也在看中央电视台的直播,虽然远隔万里,但我可以感受到父亲当时的尴尬。

青:2004年也是你运动生涯的一个低谷期,当时是怎么扛过来的呢?

杨: 2004年,本来我的状态非常好,去雅典之前我也是信心满满,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金牌)。所以,回来了以后,自己的情绪就很低落。当时整个队里的气氛也不行,没有什么庆功宴也没有什么其他活动,就好像参加了一次普普通通的比赛那样。但黄导还是觉得蛮有信心的,他觉得2008年在北京参加比赛嘛,有很大的优势,就开始筹划四年以后的事情。他还陪我散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可以说就是黄导把我踹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的。

青:你认为黄导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杨:给我指明方向。

青:会怕教练吗?

杨:不会,从小到大,我没怕过任何教练,可能也是因为我比较听话吧(笑)!

青:当时杨云是不是也是你的精神支柱?

杨:这就更不用说了,她能跟我在一起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青:到参加2008年奥运会时你还有2004年掉杠的阴影吗?

杨:其实我们从2006年就开始逐渐地恢复自信。2004年从雅典回来后不久,黄导就接受总局的安排不再带我们训练了。所以2005年那一年我们就一直处于一个不太稳定的阶段,算是一个过渡期吧。到了2006年的5、6月份,他(黄导)才又回来重新带我们训练。练了三个月之后就去丹麦参加体操世界杯,结果拿了冠军,这才把信心重新建立起来。其实我觉得那次比赛对我、对体操队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更看重经历

青:对有些媒体送给你的“千年老二”的外号,你有什么看法?

杨:我个人当然是很难接受啦,但没有拿到成绩,你有什么好说的?总不能打他、骂他吧!只有更加努力地训练,拿到好的成绩再说吧!所以,“千年老二”的外号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动力。

青:2004年从雅典回来以后你曾经想到过要退役,当时是对自己以后夺冠丧失信心了吗?

杨:我的性格不是属于特别争强好胜的那种。当时就是有点儿钻牛角尖,有点儿想不通。实际上我的体力依然很好,我从来也没有对自己夺冠丧失过信心。

青:你一直在国家队待了12年,两次获得奥运会冠军呢,你的体力怎么保存得这么好?

杨:其实我觉得体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经历。我进入国家队刚刚两年就开始出去比赛,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一步一个脚印,我觉得这种大赛的经历本身就很扎实。有可能我的每一个机会都抓的比较好,所以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拿了冠军以后,人也不会觉得很浮躁。

然后到了2004年,经历了失败以后又有那么好的教练,国家投入的也更多。教练还有我也都开始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毕竟2008年需要你付出的更多!因为你老是想着到时候奥运赛场上会出现什么状况,越想就越觉得自己要多练一些,在国家队这么多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经历,从运动员到优秀的运动员再到你成为金牌运动员。

青:现在你会上网看那些网友们或一些媒体对你的评价吗?

杨:我在2000年和2004年的时候会去看。那时我还很年轻,就想看看大家怎么评价我的表现。但2008年以后就看的少了,去年我夺冠的时候,网上闹得很厉害,我都没有去看。

青:这些评价会对你产生一些影响吗?

杨:他们怎么说基本上对我都没什么影响。可能是因为已经过了那个年龄,人也更加成熟了吧!以前我就觉得很在意别人是怎么评论我的,但等我经历了很多东西以后就觉得原来身边的人,自己的家人朋友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青:还记得你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失利后国内一些媒体的评论吗?

杨:他们有一些抱怨我的意外掉杠,有的就直接批评体操队是“梦游队”,很尖锐。在距离北京奥运会1000天的时候,我们开始全面备战,当时总局的领导在我们体操馆的走廊里办了个墙报,在上面贴满这些批评报道,来激励我们努力训练。我在训练不下去的时候就会先到墙报前看看,然后告诉自己,2008年是本土作战,只有多练一点、练好一点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

青:其实你在2004年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获得冠军的实力,平时多练一些会对你的比赛成绩有直接的影响吗?

杨:我想平时多出一点血,到比赛的时候就会少流一点汗。我是那种一次找到信心就可以的人,但这次我要求三次、四次才可以。体操这个项目,尤其是全能,越稳定越好,所以我就多练一些。

青:你参加过三次奥运会,拿过两届奥运冠军,其间又经历过几年的大起大落,你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怎么看?

杨:我觉得还是应该以一种平常心来看待它。我在跟我的朋友们聊起我的运动轨迹时画的不是一条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我觉得于我,他们都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甚至比我们获奖还要重要。

上一篇:杨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下一篇:对话第“中国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