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类精神之源 保卫文化多样性

时间:2022-10-20 11:48:47

守护人类精神之源 保卫文化多样性

随着昆曲和古琴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国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已不再陌生。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通过并公布,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申报世界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然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保护,如何有效保护而不是借保护之名行破坏之实,本文将对此作简单介绍。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权威的定义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法律文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以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有效的语言文本拟定。中文文本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公约》所采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个术语,又可称为“无形(非实物)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可触摸的物质遗产而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其“文化遗产”概念的重要扩充。其所指主要内容,大体相当于我国通常所说的“民间文化”。

在《公约》的基础上,我国于2006年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采用了以下通俗易懂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

《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意见》增加了“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使这一内容更为全面明确。《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1)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意见》从表现形式和承载空间上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界定,是我们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依据。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我们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些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触目惊心,骇人听闻。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随之被拆迁的不仅是几栋传统民居,而且是依附于此的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整个社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性。不时听到人们感叹城市没有个性、文化趋同化。原因何在?从根本上说,在于全民没有文化自觉意识,没有保卫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良知,反而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文化破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在于人是其主体和传承者,以口传心授作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它的存在和传承依赖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而不是物,是活态的存在,因而会随着传承人和受众的消失而销声匿迹,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可以长期存放,甚至可以以物化的形式保存在博物馆中。比如古琴和昆曲,只要还有艺术家和观众(或听众),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传承下去,一旦人亡艺绝,就不可再生,不可复得,只会留下千古遗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使得这项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只有它能确保文化独特性和文化多样性。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从中国的现实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我们不能坐视宝贵的财富在我们手中毁掉,不能让这些珍贵的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消失。面对危在旦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任重而道远。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怎样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所谓确认、立档和研究,主要是学者的工作。保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摸清家底”, 就是说我们必须首先搞明白我们到底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需要学者眼光向下,走出书斋,走向民间,走向田野,进行拉网式普查。确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我们应根据其价值与濒危程度分门别类存档。研究主要是考察其起源与分布,探究其意义与价值,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保存和保护,就是指我们要采取有效手段,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文化空间能得以持续并传承。就具体的保护措施来讲,我们可以采取文化生态整体保护的办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发及传承空间将之进行就地保护,确保活态的文化后继有人,能够持续存在并传承下去。

宣传与弘扬,旨在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公众意识到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凡意义与价值。尤其要使创造、享有这一遗产的传承人意识到其价值和重要性。因而调动创造、享有这一遗产的传承人之主观能动性,依靠他们来对其享有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承传和振兴,指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振兴并承传。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关于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的几点建议》。《建议》要求国家拨专款抢救和保护昆曲,加强昆曲艺术的舆论宣传,加强昆曲院团与大学的联系和合作,培养昆曲艺术的后继人才和新一代的观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发自民众、依赖民众而又服务于民众的事业。因此,我们的保护方案,必须与遗产的享有者和传承者密切磋商以确保其全面参与。《公约》指出,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保养和承传这种遗产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不仅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未经有关社群或个人同意不得申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和遗产享有者对这一遗产的态度和建议。他们所享有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遗产,而且还是一种切身的生活方式。我们不能为了单纯的保护,无视他们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而要求他们继续留在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将他们视为与己无关的观赏对象的做法,是应该坚决予以反对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加入《公约》,我国成为加入此公约的第六个国家。此前,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和文化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皆已取得可喜成效。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提出要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要求申报项目提出切实可行的十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切实保护。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建档、保存、传承、传播、保护。国务院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518项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渐趋正规化。

毫不夸张地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人类精神之源,就是保卫文化多样性,就是守卫文化基因库,就是守候人类多姿多彩的明天。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加深对自己文化根底的认识,强化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让我们携手保护自己生活在其中的非物质文化,守护文化之源,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更牢固更深厚,使我们站得更稳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

上一篇:和谐班级的缺失与建构 下一篇:由“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