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笔墨抢救革命史 用行动彰显爱国情

时间:2022-10-20 11:02:04

她出身军人世家,却将笔杆子舞得风生水起;她是经济学学者,却在文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她是党校里的“红色”教授,却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众打成一片;她从未学过导演,却将电视剧《方振武》搬上了荧屏;她并不懂得“望闻问切”,却为贫困山区输送了2000多名医学人才。温文尔雅、爽朗幽默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她就是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廖光凤。

廖光凤出身“黄埔世家”,父亲廖运升系黄埔四期毕业,1949年4月任第八十五军一一师师长,5月4日在浙江义乌率部起义,1981年8 月21日在南京病逝。大叔廖运周(黄埔五期毕业)是一位在军队里从事地下工作达20年之久的共产党员,在淮海战役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毅然率领军一一师在双堆集附近举行战场起义,对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廖运升与堂弟廖运泽(黄埔一期毕业)、廖运周并称为“淮上廖氏三兄弟”,是在江淮大地乃至全国很有声望的爱国将领。

父亲起义时,廖光凤才15岁,当时的情形,她至今仍记忆犹新。她说:“父亲站在师直属队驻扎的浙江义乌县城黄宅广场的高台上宣布起义,有人带头高呼口号‘跟着师长走’,有人当即将的帽徽摘下来摔在地上。”正是因为从小跟随父辈们一起北上南下、东征西讨,耳濡目染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廖光凤心中对黄埔军校以及跟黄埔军校有关的那段历史一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廖光凤虽长期从事经济学教学工作,但为了记录历史的真相,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涉足淮上军、辛亥革命、黄埔将领等题材的创作,先后编撰相关专著、论文、文献200多万字。主要著作有《淮上廖氏三兄弟》、《孙一中传记》、《黄埔军校与东征》、《南昌起义中的安徽黄埔人》、《抗战中的保八团》等,其写作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她也曾因此被聘为安徽省政协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四处奔波抢救淮上军史料

上世纪80年代,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为抢救辛亥革命及淮上军史料,开展淮上军专题研究。廖光凤是淮上军后代,在学界又是有名的“笔杆子”,省政协便请她来参与这项工作。

采写往事比采写新事要困难得多,因为它需要穿透时间这堵“屏风”。廖光凤在完成省委党校的日常教学任务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大量的采访及资料搜集工作。北京、南京等地的档案馆里,经常会出现她伏案翻阅资料的身影。在南京,她一呆就是40天。当时,“”刚刚结束不久,档案馆里的很多资料都未经整理,只是散乱地堆在一起。工作人员指着堆得像座小山似的资料对廖光凤说:“这些都是,你慢慢看吧。”那时工作条件简陋,没有复印机、扫描仪等设备,若想带回这些材料,除手工抄录外别无他法。于是廖光凤便日以继夜地翻阅、查找、抄录、整理,抄录不完的就用卡片做成目录,以便日后调用。每次从档案馆里出来,廖光凤的眼镜上、鼻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灰尘。除档案馆外,凡是淮上军活动过的地方,淮南、蚌埠、六安、寿县、凤阳、蒙城等地,她都去实地调研,从当地党史办、方志办搜集相关史料,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力求查对清楚、核对准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奔波调查,廖光凤手上关于淮上军的材料终于比较详实了。她将这些材料编撰成《淮上起义军专辑》,赵朴初为专辑题写书名后,安徽省政协将其作为文史资料出版发行,在社会各界产生强烈反响,甚至引起安徽省方志办、安徽省党史办等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纷纷要求将其存档。

在搜集淮上军史料的过程中,廖光凤将研究领域延伸到黄埔同学。当年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很多人投奔到黄埔军校,仅她老家那个村子就先后去了二十几人。这些老人中有的亲历过辛亥革命,有的参加过南昌起义,有的曾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杀敌,有的在解放战争中率部弃暗投明,他们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化石,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当时历史画卷的原貌。当时,老人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如再不及时将他们的经历记录下来,真相将随老人的离去而彻底湮没。廖光凤翻开当年受访者名单说:“这些人现在都已去世了,要是等到今天,一个也采访不到了。”她以廖氏三兄弟的历史为主线,先后采访三兄弟的部下、同事、后代30几人,同时与方振武、柏文蔚、孙一中,以及安徽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联系上,写下《淮上廖氏三兄弟》一书及数篇有关黄埔军校、南昌起义的文章。民革中央原主席朱学范为《淮上廖氏三兄弟》题写了书名,可以说,这本书反映的不仅仅是一部家族史,更是一部对安徽、对中国产生过影响的现代史。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廖光凤始终认为,“对待历史要坚持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的态度”。关于廖氏三兄弟率领两个一一师起义的事件很多人都写过,但是张冠李戴的情况非常多,这既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会误导广大读者。廖光凤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来正本清源,让大家认识比较真实的历史。她的《黎明前行动》、《两个110师起义始末》等作品先后被安徽省党史办、江苏省党史办收藏、存档。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党史刊物、地方志刊物也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文化报》、《江淮时报》、《合肥晚报》等媒体也对她进行过多次专访。

拍摄《方振武》剧获邓朴方助力

1995年,在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方振武被害半个多世纪后,作为他家乡的人民,没有忘记他。在安徽,方将军的家乡,一部以反映方振武在民族危亡之际毁家纾难,高举义旗,“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英雄气节的电视连续剧,在紧锣密鼓地拍摄录制……表面上看,一部电视剧的诞生是导演、演员等辛勤忙碌的结果,可《方振武》一剧却让廖光凤为剧本的创作、制片资金的筹集、电影制片厂的寻找等事付出了诸多艰辛。

当时,冯玉祥、吉鸿昌的战斗经历都被拍摄成电视剧,广为人知,而同是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主要将领之一的方振武,却没有任何影视方面的宣传。于是,廖光凤以《纪念方振武将军》一书为基础,与安徽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辑和文化报的一位记者合作,完成剧本创作。但光有剧本,没有钱是不行的,廖光凤便找到了时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的邓朴方,向他求助。因为邓朴方与方心让(方振武次子,香港医学界泰斗、国际著名的康复医学专家、国际康复联合会原主席)都热心残疾人事业,私交甚好。廖光凤希望方心让为剧组赞助些资金,邓朴方听后当即拿起电话打给方心让。后在邓朴方和中央电视台的关怀下,解决了部分资金的困难。

廖光凤一边募集资金,一边积极推动影片开工摄制。剧本最终由安徽电影制片厂在方振武的家乡寿县拍摄完成,全剧共7集,在安徽电视台、江苏电视台陆续播放。《方振武》的成功拍摄及播放,有助于进一步发扬光大方振武将军的爱国精神,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方振武孙女)来安徽参加该剧首映礼,促成了合肥香港商业步行街的修建,使之成为合肥市继淮河路步行街之后的第二条商业步行街。

热心祖国统一及社会事业

1998年到2003年,廖光凤旅居在美国女儿家中。她酷爱种菜,便从国内带了菜种过去,她笑道:“我种出来的黄瓜有1斤重、莴笋有2斤重。”每到周末,她便邀请大陆和台湾的留学生以及美国朋友去她那里,用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包饺子招待客人,在欢声笑语中向他们宣传中国的风俗人情。她将国内的杂志、影碟及自己翻录的春节晚会录像带给年轻大学生传看,加深他们的爱国情感。国内有人赴美,也经常去她那里介绍国内的最新情况,所以她家被笑称为“中美联络站”,廖光凤便是当然的“站长”了。廖光凤说:“我在美国坚持两点,一是不能丢中国人的脸;二是尽量宣传祖国的政策,至少是解释。”当时,分子活动猖獗,经常上街游行,组织反华签名活动,迷惑了很多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美国民众和台湾同胞。廖光凤一方面义正言辞地拒绝这些签名要求,一方面耐心地向美国民众和台湾朋友作解释工作,揭穿分子的骗人伎俩。她还经常到当地的妇女会、常青藤等社会团体中去,向他们宣传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

廖光凤曾在美国认识一位台湾老兵,是1948年从大陆赴台的,一直想回老家看看,但顾虑自己曾为台湾当局从事过谍报工作,害怕上了大陆的“黑名单”。廖光凤便解释,大陆没有所谓的“黑名单”,并出资邀请他2005年来大陆参观。这位老兵看到大陆飞速发展的景象后很受震撼,回美后逢人便说,“大陆的现在与解放前有八个不一样――穿衣服一套一套的,住房子一幢一幢的……”廖光凤从美国回来后,为肥西县老年大学及部队干休所作“访美归来”的报告各一次,参加报告会的听众约400多人。

安徽省很多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匮乏。1985年,廖光凤与安徽省民革、安徽医科大学合作创办了中山医科学校,主要面向农村招生,学费按照最低额度收取。学校一直办到1996年,平均每年培养200多名毕业生,十年间共为安徽乡村输送了2000多名医学人才,为解决农村地区医生少、看病难的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

从安徽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建会开始,廖光凤便积极参加会里的各项活动,她说:“黄埔同学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的,很多人还是我父叔们的部下、同事,为黄埔同学做事情,我义不容辞。”她先后为陶秉哲、孙一中等20余位黄埔老人写过传记,整理过口述史料。作为黄埔后代,廖光凤还为黄埔后代亲属联谊做过大量工作,召开联谊会、组织演出、捐资办实体……每项活动都少不了她的参与。而每当谈起这些贡献时,她却总是谦虚地说:“都是我应该做的,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好”。

如今,退休在家的廖光凤仍然笔耕不辍。最近,她正忙着整理自立军大通起义、河南南召事件和黄埔军校的有关史料。她说,很多事件全国尚未有人写过,希望能尽快成稿。她还积极参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安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召开成立大会时,她欣然受聘,担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为了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不畏路远,继续上下求索。

上一篇:艺术创新研究的几点浅见 下一篇:关于《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