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画家刘·穆诗:跨越形象与空间的“光绘画”

时间:2022-10-20 10:33:27

荷兰画家刘·穆诗:跨越形象与空间的“光绘画”

刘・穆诗Leo Musch的“光绘画

荷兰的天空总是阴郁的,也许因为这样的缘故,在荷兰不断产生对光有特别追求的艺术家,先是伦勃朗,他将金子一般璀璨的光晕凝聚在他的画面中主人翁的头盔,面颊或衣裙之上。继之是凡・高,无论画什么,麦田风车、向日葵,鸢尾花,甚至夜幕下的酒吧,他总是将它们置于眩目的光照之下。刘・穆诗(Leo Musch)与伦勃朗和梵高同样表现出对光的崇尚与迷恋,只是他与他们不同,他不是描绘光,而是借用二十世纪以来的光电子技术,移花接木,直接用光制造幻觉,创造了新的视觉印象,在开辟了新的视觉图示形式的同时,也为光对于艺术的意义做出了新的诠释。

光对于一切有生命的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有记忆的历史中,光总是与美与善联系在一起,光的华美、玄秘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随的对象,没有人怀疑光的存在对人们生存的意义,光的存在是人们千万年里不断被赋予最多情感注入的主题,艺术中光的价值是始终如一的,从来没有动摇过。但我们仍要承认,刘・穆诗(LeoMusch)创造了独特的光的艺术,他为光在艺术中的呈现提供了新的示范,在他之前没有人做过同样的示范。

刘・穆诗(LeoMusch)的艺术是不能用言语亦或文字描述的,你需要观看,需要身临其境,体验光从有到无,从弱到强,复又消失的情景,从而在光的变化中体会画面图式的效应,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因此而形成你情绪的震荡和游移,这些都是你在刘・穆诗(Leo Musch)以外的绘画中难以体验到的。观看刘・穆诗(Leo Musch)的艺术,你不再以为绘画是空间艺术,因为光的变化是由时间完成的,因此观看的过程很富有戏剧性,你会由一种情景进入另一种情景。刘穆诗(Leo Musch)为实现这一结果,采用了新的绘画材料,新的陈列方式,并使它们形成新的系统,前所未有的系统。

我有幸在200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展览上,与刘・穆诗(Leo Musch)邂逅,他也许已经忘记了这些,那一次他参展的作品是另一种形式,虽然也是光效应的结果,但似乎更加独特,当你转换角度时+就会看到不同颜色的不同图像。很显然,刘・穆诗(Leo Musch)仍在探索,尽管他做出的努力已经令人震撼。

刘・穆诗(Leo Musch)1943年10月3019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毕业于阿姆斯福德艺术学院,因为对阳光的眷恋,他长期在法国南部从事艺术创作,1992年他出版了《跨越影响与空间的界限》一书,系统介绍其“光绘画”的理念与方法,他曾先后在布鲁塞尔、巴黎,纽约,阿姆斯特丹,曼谷等地举办了他的“光绘画”艺术展,广获好评。刘・穆诗(Leo Musch)特别敬佩那些“懂得如何最大限度自由创作的人”,其实,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刘・穆诗(Leo Musch)的“光绘画”似乎仍只是一个开始。

平面立体竟交辉

在绘画与雕塑互为区别的艺术世界里,知名现代艺术家刘・穆诗(Leo Musch)的作品,无疑是+分独特的。绘画是平面的,雕塑是立体的,把平面和立体融汇起来,可以说是所有艺术家一直都在追求的梦想。艺术家所使用的方法无非是两个在绘画中把立体的物象再现到平面上。强调视觉变形,强调光对物象的变彩,从平面到平面,中国画主要是前者,也有以光为手段的,盛行于南北朝(公元5世纪)的凹凸法就是表现光,但不是主流。西方绘画主要是后者,至今仍是再现物象的主要手段。另一个方法是用立体去再现立体,用木、泥,石,金属堆积成物象。纵观整个艺术发展的历程,平面与立体始终是分道演进的,至多是安排在同一空间的配合。

Leo的作品是全新的,艺术家把平面与立体的界线彻底击溃了。读他的作品会有鲜明的感觉:是雕塑(特别像浮雕),是绘画(把光表现得淋漓致尽)。平面艺术家称这样的作品为“光绘画”,雕塑家称这些作品为“光雕塑”,它为雕塑创作提供出无限的启迪。或许可以预言,作品已经为平面和立体艺术带来冲击,必将为艺术的再拓展产生不小的影响。以前西方的艺术家也有过类似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曾在多年前见过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画面的卡片。中国艺术家也有这类创造,早在唐代(公元8世纪)有过记载,真正的实物清代(公元18世纪)保存至今的也不在少数。那时的艺术家在平面的墙面(或木板)上斜嵌着木条,在木条的三面(一边已嵌入平面的墙中)画出9或写成三个内容的字)三幅不同的画。观者在正面,左面,右面可以看到三幅不同的作品,这在当时是很震撼的大事,观者擦肩接踵,惊奇称绝。制作这样的作品,关键是安装木条的角度,制造术条的宽度、厚度,但其基本思考仍然是从平面到平面的绘画作品。前边提到的变图卡片与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一件作品三个画面,都未能如Leo的作品这样,是平面与立体(二维与三维)的有机结合,依旧是在平面上完成了比以往更加有立体感的平面作品。不难看出,在平面与立体有机结合中,科技因素的加入是举足轻重的。

Leo在艺术创造中对形,色,光有着一致的思考形的表现把握着“度”,承认复制物象为不可能,也承认不再现物象也不可能,提取必要的特征成为符号,才是对形的充分把握。色的再现中,把色视为光的伙伴,让它依光而变化,不随类施彩,复制物象。对光的把握是艺术家的强项,随着对灯光投射的巧妙应用,他把作品的表现力提高到了极致。

艺术家Leo,出生在艺术之国的荷兰,接受过严格的艺术学院教育,成名后长期在法国(又一个艺术之国)居住,从事艺术创作和写作,把教学,展览,交流融为一体,是艺术的实践家,又是艺术的理论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艺术家智慧地把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在结合中完成造型。观者评为形象深刻,是因为在作品中看到了传统的符号,认知其中有人或物,男和女,老与少,以及人物的动态,表情。评价为色彩鲜明,是用色(用透明颜料在透明的画布上作画)、用光(光射向透明的水彩画上,观者欣赏的是挂在水彩画后的素描,这素描就是经过光投影洗礼的作品),使具象绘画呈现抽象的韵致,抽象中又有具象的幻影,引起记忆,唤醒观者共鸣的符号,让形、色,光在它们的分合交差、往返重复,水乳相溶中一起完成自己的作品。平面常出现单一(平面),光会制造层层叠叠(立体),光之于平面,会出现立体的影,具象的平面在影的参合中产生另种形态,让观者感知艺术的深邃,也许是艺术家对人的意识在作寻求真理的探求,在灯光变化下,视觉感知作品的变异,增添作品的神秘,或可在不知中得到知,对作品的解读,由作者和观者一同完成。艺术家Leo的独特创造,引起观者的共鸣,这就是艺术作品之为艺术作品的主要原因。

艺术家Leo推崇真正的艺术是能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正是这个艺术理念。促成他完成二维到三维的汇合,创

上一篇:古玉飞天佩的饰用方式初探 下一篇:马头琴的结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