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手术 血糖管理关乎成败

时间:2022-10-20 10:15:40

糖友手术 血糖管理关乎成败

生活实例1

王女士今年58岁,患糖尿病6年,一直口服降糖药,未规律监测血糖。最近,她体检时被发现患有子宫肌瘤,经医生建议欲行子宫肌瘤摘除术。入院后检查发现,王女士空腹血糖12.8毫摩/升,外科医生建议暂停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王女士固执地认为,只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便需终身使用,故坚决拒绝改变降糖方案。她自行将口服药加量,并开始控制饮食,血糖虽有所下降,但仍未达标。手术成功进行后,王女士仍用口服药降糖治疗,但术后血糖甚高,外科医生遂启用静脉胰岛素泵降糖治疗。由于血糖降低过快,王女士感到头晕、乏力,一度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医生只好减少胰岛素剂量,导致血糖一直控制欠佳,由此造成伤口愈合缓慢,一度出现脓性渗液。王女士及家人只有焦急地等待术后缓慢恢复。

生活实例2

刘先生今年61岁,患糖尿病10余年,也一直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与王女士不同的是,刘先生非常关注自己的病情,平时注意控制饮食、规律监测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最近,刘先生不幸被诊断为肺癌,幸好发现并不算晚,医生给刘先生制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准备手术治疗。由于精神紧张,入院后刘先生血糖波动较大,内分泌医生会诊后建议进行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治疗后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升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升左右。手术成功进行后,刘先生继续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起初血糖有波动,但经过医生精细的调节和饮食指导,血糖逐渐稳定。目前,刘先生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等征象。

为什么同样是接受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刘先生手术规模更大,但却恢复得更好?除了自身情况不同外,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不同也是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决定手术治疗开始,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特殊时期。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极为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条:

手术创伤、麻醉、应激及禁食等,可加重患者糖代谢紊乱,使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发生风险增加。

糖尿病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增加围手术期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外周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率。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有免疫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术后感染风险增加;糖代谢紊乱也可造成蛋白质代谢异常,导致胶原沉积减少,术后切口不易愈合。

有研究表明,合并有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是影响手术成败及预后的关键因素,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需要多方配合

围手术期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也与一般的血糖控制不同,要平稳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需要外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及麻醉师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协作,也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术前全面评估 术前,医生首先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术前评估,评价手术风险,并根据病情制定围手术期降糖方案,实现个体化血糖管理。

严密监测血糖 除了全面的术前评估,严密的血糖监测也极为重要。由于围手术期饮食情况可能发生巨大改变,患者常须禁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等,血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严密的血糖监测不但可以指导降糖药物的使用,还可以指导患者饮食及营养摄入,有利于术后恢复。

患者积极参与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除了需要各科医生沟通协作,更需要患者参与其中。患者应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配合医生一面补充足量营养,一面积极控制血糖。围手术期饮食内容、饮食量及进食方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一时贪嘴而多吃,也不要因为担心血糖升高而过分限制饮食。

上一篇: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发展性教育,以评价助推... 下一篇:具有天津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