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时间:2022-10-20 09:04:03

论高年级小学生“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

摘 要:小学五六年级是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对之前学习的基础数学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且能进行灵活的运用,还需要通过学习完成基本的数学框架的构建。因此,为了使得学生数学知识的积累能够更加扎实,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情境;数学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是较为广泛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是因为通过情境教学和提出问题,可以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之前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为学生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进行教学非常有必要。然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方法的使用中,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该方法的使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教师仍旧需要对这一方法的使用进行改革与优化,因而本文对小学五六年级“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展开讨论非常有必要。

一、利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对课程内容进行铺垫

在课前知识导入过程中,“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方法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正式教学之前,如果老师能够通过课堂相关设备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数学情境,就可以使得学生对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更大的包容性,而如果教师在课前导入过程中对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就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正式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地接受并吸收相关知识。

比如说,在小学五年级《小数乘整数》的课前导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小修理工,并提出问题“自己身边的桌子、椅子是不是需要修理?”“自己可以怎样修理?”“如果要对这些物品的某一部分进行更换,那么需要多长、多宽的材料?”等等,而通过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利用手边的测量工具去看一看自己身边需要修理的物品的长度与宽度。而这个情境的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还能让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数学产生好奇:“为什么要测量这些东西呢?”“测量之后自己能够利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再做些什么?”在不停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课前导入的目的就能够很好地实现,而当课前导入的目的实现之后,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小数乘整数。

二、利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

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最令老师头疼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目前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同样可以使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等手段的支持,给学生播放有趣的小视频或是动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师所营造的数学情境中。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哈哈一笑”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内容进行思考。

如在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某教师将学生“带入”了神秘的非洲大草原并给学生讲了一个“非洲野狗与鸵鸟”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两个小动物因为谁跑得快而起了争执,从而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随后,教师提出问题:自己想不想和故事里的小主角一样闹出笑话呢?学生一致回答:不想。然后教师做神秘状悄悄告诉学生:小数乘法具有魔法,如果可以灵活运用,那么肯定就不会闹出笑话了。此时,教师的举动与问题已经很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兴趣,从而在教小数乘法的数学知识时,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利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已学数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利用“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还能让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同样应该考虑数学场景与问题的内涵与趣味性,使得学生能通过这个方法有更多的收获。

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使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状况,对“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使用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吴嘉燕.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教学实践:“回收废品”教学案例[J].考试周刊,2015(54):79-80.

[2]唐晓兰.重视情境之意拓展学习之域:“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研究中情境创设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149.

上一篇:五味子酯甲抑制肝窦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新生的... 下一篇:小学英语Fun time板块教学的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