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20 06:16:16

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探讨

摘要:“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理念自提出以来备受关注,在丰富语文教学理论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获得了很多成功的体验,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达到的。本文就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语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内容要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这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的原则。实际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必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辅助工具,在提高课堂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一个深入的认识。

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信息传递,当这一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后,课堂内容将更加丰富、生动,师生之间交流更加频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必然会发生改进,而“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必然会有所提高。

一、“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概述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是指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空间的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就提问的结果,教师并不予以明确的批示,也不给出“标准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里,教师对问题的解读与引导,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意见,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学识,见解要有独到之处,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非指示性”阅读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营造特殊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必须是满足大语文教育理念下的阅读要求,并且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或者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成果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最终目的。基于大量的、性质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网络环境下,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营造一个既于主题相关,又能够使人身临其境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在与现实情况相符,或者相类似的情况下完成。

2.学生自主研读文本,表述对文本的最初体验。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是教师无法取代的,这必须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如果在学生没有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就开始讲解,那么就违背了“非指示性”阅读的初衷。学生完成文本阅读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在教师管理创设的BBS中表述自己对文本的最初体验,另外字数要有一定限制,比如80-100字之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日常记录自己所感所悟的好习惯。

3.教师确定主题,学生再次深读文本。教师在确定主题之后,组织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读,同时在学校网页的BBS上开设“学习主题”这个区,学生之间互相查看,分享阅读的快乐,同时也能够找到看问题角度一致的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于同一篇文本的不同想法,对于那些思想较为偏激,或者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4.教师与学生分享对文本的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并且要求学生对有创新意识,给人的思想带来很大冲击或者发人深省的“研读心得”帖子,要予以“好评”,教师把获得“好评”最多的帖子放入 “精华帖”这一版块中,并在网上组织全班范围内的讨论。教师还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研读的结果,或者比较权威,甚至是另类的研究成果,讲解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启发他们的思维。

5.教师与学生互相探讨,共同研究文本。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整个“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每位同学经过上述几个环节之后,对文本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人提出三个以下问题,并且在BBS里“问题”的版块之中,教师让学生之间互相来解答对方的问题,或者鼓励他们独立探究自己的问题,对那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建立一个群,让学生加入该群,自由讨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这个群的消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情况,做出补充性的提问,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

6.教师与学生就文本讨论的结果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结束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要对这次讨论进行反思、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与其他同学、教师、专家之间的差距,肯定自己的同时,也要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社会的发展已经无法脱离计算机这一强大工具。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在网络环境下展开“非指示性”阅读教学,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改变教育过于封闭而使学生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郝晓霞.关于“非指示性教学”的动态性思考[J]

[2]郑逸农.从“非指示性”教育的角度谈以人为本[J]

上一篇:“有效地”指导学生写日记 下一篇:为学生搭起阅读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