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时间:2022-10-20 05:27:13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预防 控制

(一)预防与控制策略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采取以管理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内传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特别是在sars流行的情况下,要采取措施,确保“四早”措施落实到位。强调就地隔离、就地治疗,避免远距离传播。

1.建立各级政府多部门的工作机制 发生sars疫情后,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建立多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制度,协调解决sars防治中的有关问题,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核实、调查、消毒和上报疫情等工作。建立双向的、覆盖医疗和疾控系统的、敏感、迅速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建立包括各级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军队、科研院所合作的联合科技攻关机制。

2.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院内sars的预防与控制 根据sars的传播特点,与sars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应特别做好这类人群的防护工作,预防与控制sars在医院内的扩散和传播。从事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全面掌握sars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防护措施和治疗原则,特别是要警惕病人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传染源的扩散和传播;所有医院要设置发热专科门诊,收治医院应独立设置隔离留观区、收治病人隔离区;应严格规定各区探视制度,专人负责隔离病区出人口的检查工作,坚决拒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入病区;坚持首诊负责制,负责初诊病人的登记、观察、跟踪。对确诊病人,应用专用运输车辆将其转至指定收治医院;做好医院内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各种措施的落实,有专门人员检查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情况;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出现过度劳累的状况,应特别注意医务人员的体温、呼吸等健康状况;参加病人救治工作和流调的医疗卫生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个人防护的操作程序,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医疗废弃物处理由环卫部门统一集中处理。

(2)社区内sars的预防与控制社区医生对社区内发热病人进行初筛,指导就诊;街道、社区和居委会对社区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随访和管理;对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的生活垃圾,用密闭的容器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痊愈和排除病例由社区医生继续随访14天;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人员密集、卫生环境不良和通风条件差的居住环境的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和定期消毒,如集体宿舍、外来人口租住或聚集地等。

(3)社会的sars的预防与控制 开展多种形式的sars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深入社区、街道和学校进行防治宣传,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新闻媒体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台、电台和互联网等,广泛、深入、正确地官传sars防治知识;停止各种形式的集会活动、关闭人口流动大、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公共场所;餐饮、旅店、商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勤开门窗,经常消毒,其从业人员或工作人员中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应立即采取停止或关闭等措施。

3.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在对sars的传播机制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完全的情况,只要严格、确实地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完全可以达到有效地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sars传播的目的。

(二)各项具体防治措施

1.传染源管理

(1)对患者进行管理

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接诊医生应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务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肺炎患者的一线人员发生肺炎;聚集性发生2例及以上的肺炎(指某一群体中14天内发生2例以上肺炎,或接触过肺炎患者后2周内发生肺炎,以及14天内医疗机构局部出现2例以上获得性肺炎病例等);与野生动物有职业接触的人发生肺炎以及出现死亡病例等。出现上述情况,均应立即严格隔离观察,同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②早隔离、早治疗:sars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均应立即住院隔离治疗,但应收治在不同区域,其中临床诊断和疑似患者均应住单人病房,避免交叉感染。应就地治疗,尽量避免远距离转送患者。

(2)密切接触者管理:对每例sars患者、疑似患者都应在最短时间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其发病前是否接触过同类患者,以及发病前3天和症状期的密切接触者。

(3)动物传染源(宿主)的管理:应加强对动物宿主的监测研究,一旦发现可疑动物宿主,应立即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或减少与其接触机会。

2.切断传播途径

(1)加强院内感染控制:选择符合条件的医院和病房收治sars患者是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前提。

(2)做好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或面罩、鞋套等。其中以防护口罩与手套最为重要,一般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应戴12层以上纱布的口罩,有条件的或在sars感染区则应佩戴n95口罩。在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插管、口腔护理等近距离接触的情况下,医护人员还应佩戴护目镜或面罩。

(3)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树立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规范操作。呼吸内科门诊和急诊室值班医生平时应佩戴口罩,当有发热、呼吸困难、类似肺炎表现的患者就诊时,更应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4)医务人员尤其是诊治sars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监测工作。

3.疫源地消毒与处理

疫点或疫区的处理应遵循“早、准、严、实”的原则,措施要早,针对性要准,措施要严格,落到实处。对疫点应严格进行消毒,通常情况下,不必开展针对sars的外环境消毒工作。疫区的处理要在疫点处理原则基础上,突出疫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防止疫情的传人、传出。

4.检疫和公共场所管理如果出现sars暴发或流行,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时,可以实施国境卫生检疫、国内交通检疫,还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采取紧急措施,如限制或者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等。

5.多部门协作,共同做好sars防治工作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社会联动、大众传媒体系是尽早发现和控制sars疫情的重要保障。必须由政府牵头,卫生、教育、工商、交通等部门联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加强督查。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社会宣传与服务等专业队伍,负责各项具体防治措施的科学论证和落实。做好与军队、厂矿企业、医疗卫生机构的联动,准备好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医疗卫生及后勤保障队伍,储备必要的物资和药品。

6.加强健康教育、社会关爱和心理干预 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sars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群众提高自我防范意识,配合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并注意针对疫情的变化调整宣传教育重点。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以宣传防治知识为主,明确群防群治的措施和公众的义务与责任,要真实报道疫情,并要减少有可能引起群众恐慌的报道。

参 考 文 献

[1]许锐恒主编.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与控制.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春梅,钟晓祝,杨金城. 教学医院轮训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控制对策. 重庆医学, 2004 33(6) .

[3]杨华明,李锡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和控制中正确实施消毒措施.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论文 2000年度.

[4]王芳,易滨,刘军. 10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3年 第7期.

上一篇:肠胃清对多药耐药人口腔表皮癌细胞KB-A-1移植... 下一篇:循证护理模式在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