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之后怎样生活

时间:2022-10-20 04:31:42

奥运之后怎样生活

我们为奥运忙碌7年,修整自己、升级城市,让老外能认同中国的国际化。但奥运之后用什么方式继续生活,决定了我们身上能否留下奥运的印记。

去年8月12日,为了迎接奥运,北京市开始“训练市民排队”。BBc把这当成重大新闻放在了网站头条,看到这条新闻的中国人肯定感到无奈和不快,但又找不反驳的底气,因为连郭德纲也在相声里凑热闹:“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号称礼仪之邦。连‘你好,对不起,谢谢’这样最基本的礼貌用语都要写下来贴在墙上提醒大家。”

奥运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造运动,全中国都蹲在起跑线上随时候命,把自己装扮得更光彩照人。辛苦了7年,我们为奥运所改变的一切应该在奥运会后留下来。

把运动精神留下来

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的刘建宏主持节目时喜欢用这样的开场白:请问在座的有哪个在近一个星期每天都坚持半小时的运动?举手人的每次照例屈指可数。

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数超过俄罗斯,让很多俄罗斯人不爽,他们质疑,中国金牌数量是前苏联计划体制的胜利。这句话和“训练市民排队”有相同的效果,也令人无奈和不快,但同样找不到反驳的底气,因为全民健身健了许多年,中国的群众体育基础却并不强。

3月底,离奥运会开幕还有130多天,佛山人肖兵飞到北京,“打仗似的”联系各个武术协会和志愿者协会,希望招募2008个志愿者,协助他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各大街小巷和公园空地教太极拳。“还有几个月,我现在还抱有希望。”

同是佛山人,肖兵并不擅长黄飞鸿的无影脚,这名佛山武术协会副主席练的是一身太极功夫,他对“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尤为反感,也不喜欢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对竞技体育的过分追求,已经导致运动员吃药成为一种常态。竞技体育在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跨栏的成了一个机器人,打羽毛球的右手比左手粗,跳水的视网膜都不会好。现在高科技都用在把人物化之上了,我们应该反思。”他的愿望是,能让体育运动真正走入民间,变成人们生活的一个常态,并在奥运后能够继续。

其实,在举国体育体制的大本营――中国体育总局,群众性体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了。如果“更快、更高、更强”代表的是体育总局的竞体司,那它的另一面就是群体司。

3月15日,体育总局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约2/3的省份。体育总局下属的全资互联网公司华奥星空也在推动群体运动。3月27日,华奥星空一个运动主题的互联网社区上线,推出同一小区组建足球队和同城约战等功能,希望通过社区互联网的方式把人们再带到运动场上来。大家开始关心,怎样才能让奥运精神在普通人当中找到受众,让御宅族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

奥运火炬传递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肖兵问朋友:“你去看火炬,跟着火炬跑的目的是什么?”他认为,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才是奥运会的受益者,能在奥运之后发现新的生活乐趣和方式,否则,你只是一个被奥运挟持的人。

把自由的心态留下来

奥运会之前还有一次大赛事等着中国人,四年一度的欧洲足球锦标赛一如既往地抢在奥运之前的6月开幕。我们对待欧洲杯的心态会松弛很多,当看客远比做东道主要来得轻松,那只是在两个北欧小国发生的一场足球游戏,给我们又一次不眠不休熬夜看球的机会。其实,老外对待体育盛会都抱着游戏心态,除了1996年的英格兰,他们打着“让足球回家”的名号力图证明自己是现代足球的始祖,但神经紧绷的他们在四强赛中被淘汰出局。

每逢体育大赛,世界就会一片和平景象,战争会暂时性终止,不是因为它神圣,只是因为它让所有人感到愉快,觉得自由。有部不丹电影叫《小喇嘛看世界杯》,它是不丹生产的第一部电影,画质粗糙,布景简单,但故事却平易近人。一个生长在寺院的小喇嘛喜欢看足球,他背着方丈借来了电视机,自己学习架设天线,发动全院上下跟他一起看世界杯。片中,方丈问他:“足球比赛色情吗?”回答是“不”。“暴力吗?”“稍稍有一点。”方丈又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足球?”小喇嘛说:“它让我感到高兴,觉得在草坪上跑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事。”这可能是最单纯,也最接近奥运精神本质的答案。体育原本就是释放身体和心灵的动作,不负载任何附加的宏大意义,运动员有名次之分,运动本身却没有,它吸引人参加,只因为能够激发人性中自由的那一面。

发生在家门口的奥运理所当然是举国盛会,我们为此忙碌7年,忙着修整自己、升级城市,让老外能认同中国的国际化。但把自己的心态放开和世界同步,可能是最后需要跨出去的那一步。

还能留下什么

奥运期间,运动员将破天荒在奥运村内买到《花花公子》和《太阳报》,用来充当精神粮食,调节荷尔蒙,但奥运一结束,它们将回到从前的命运当中,重新被禁止。那么,除了鸟巢和水立方之外,能够留下来的还有什么?

中国对奥运的热望可以追溯到1896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拒绝了参加希腊雅典第一届现代国际奥运会的邀请。1932年,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但1958年退出。直到1980年,中国才再派出运动员。从这个角度而言,奥运是国家整体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反映。

自从1993年首次申奥以来,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从发展中国家当中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届时,8月的奥运或许更像一个陈列橱窗,展示中国在过去30年光速般的经济变革期间变成了什么模样。

在奥运的预热阶段,一些持续不断的运动都在进行当中:提醒市民不要随地吐痰、要排队、要礼貌待人。这些经验会留下持久的影响。有人说,这是中国改掉所有坏习惯的机会。除去一系列社会操守,我们改掉的还有很多:中式英语的标识牌已经在诸多城市遭到清算;公共交通加大了建设力度,以求能够迎合人们的使用需求;256个蓝天不是终点,还需要继续;据传北京旅游景点的门票并不会因为奥运而涨价,这同样值得称赞。毕竟18年前的亚运会之后,所有到北京一游的中国人都为飞涨的门票买过单,怨声载道。

目前最火热的话题是奥运之后,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那是大多数人关心,却无力做主的事。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宏大的问题交给政府操劳,在微观的层面改变自己,让奥运能在身上留下印记。

上一篇:老外,您酒吧请! 下一篇:广州有个风神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