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面温度100℃时心墙施工实践

时间:2022-10-20 03:44:37

结合面温度100℃时心墙施工实践

摘要:着重阐述碾压式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100℃时,施工过程温度变化,全面介绍了结合面温度时检测数据对比,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

关键词:碾压式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阿拉沟水库总库容4450万m3,兴利库容3050万m3,死库容850万m3。水库正常蓄水位944.5m,对应库容3900万m3,防洪高水位944.5m,设计洪水位944.6m,校核洪水位947.8m。水库枢纽由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所在地年最高温度42.8℃,最低温度-23.5℃,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高温季节施工沥青混合料温度直接影响心墙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由于阿拉沟水库气候典型,夏季特别热,对沥青心墙在施工规范中的结合面温度90℃,在高温季节时沥青混凝土降温特别慢,为实现了阿拉沟碾压式沥青心墙施工进度,还要质量完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工艺试验:

验证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在100℃时摊铺上层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参数及方法;

检验沥青混凝土结合面温度在100℃时施工的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等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工艺试验过程

检查结合面并在结合面下5cm处埋设数显温度计,摊铺结束后专人记录温度至温度恒定。

在混合料温度为120~130℃时进行碾压;采用现在心墙正在施工的碾压参数:碾压遍数为2(静碾)+6(振动碾压)+2(静碾),対试验区碾压并及时记录碾压温度、开始碾压时间,碾压完成后记录碾压结束时间;并及时揭掉帆布检查沥青心墙表面泛油情况,在碾压区域并埋设装有沥青混合料的帆布袋,在碾压结束后取出检测密度、孔隙率,待沥青心墙冷却至可以钻取芯样温度时进行钻取芯样检测密度、孔隙率、马歇尔流值、稳定度以及渗透系数等指标。并在芯样取出后检查结合面结合情况。

3、沥青混凝土工艺试验结果分析

3.1温度检测

在试验区埋设两支温度计,在摊铺前下层侧面下5cm处以及中心温度、入仓温度、入仓后温度、碾压温度和碾压后温度,详见表1

表1 结合面温度100℃时心墙施工生产性试验温度记录

从上表数据分析,环境温度在30℃左右,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40~160℃之间,仓面中心结合面温度在90~100℃,摊铺完成后温度变化基本为7.5℃/h。中心温度较侧面温度高,新摊铺沥青混凝土对下层温度影响不大。

3.2现场碾压成果

在沥青心墙在摊铺时进行摊铺测量,对虚铺厚度和压实厚度进行计算,在沥青心墙试验段分别埋设3块沥青混合料试件,碾压完成取出进行,在试验段并进行无损检测和取芯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2、3、4、5

表2结合面温度100℃时心墙施工生产性试验测量记录

表3 结合面温度100℃时无损检测记录

表5芯样马歇尔试验成果统计表

3.3委托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计划批复,对现场芯样委托新疆农业大学兴农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对沥青混凝土芯样进行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试验、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进行检测。

表6沥青混凝土试验成果表

4、试验结果评价及结论

4.1沥青混凝土工艺试验结果评价

经碾压试验验证,结合面温度100℃时心墙施工生产性试验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现场检测满足设计指标密度≥2.36 g/cm3,孔隙率满足

4.2沥青混凝土工艺过程评价和结论

结合面温度100℃时按照正常工艺进行摊铺,摊铺后130℃进行碾压,采用现在心墙正在施工的碾压参数:碾压遍数为2(静碾)+6(振动碾压)+2(静碾),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试验结果表明结合面温度对沥青心墙质量影响特别小,但还是要对过渡料和坝壳料碾压质量尽可能提高来减小沥青心墙的变形对质量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降低成本必须根据大气温度动态调整入仓温度、碾压温度等。

结论

这只是对结合面温度100℃的试验,应该随之温度的升高更有利于沥青心墙质量,但在施工时还要不断解决由于下层温度高沥青心墙浇筑完较软,影响碾压效果时采取增加碾压遍数来保证碾压质量。

上一篇:传统农业县如何发展区域经济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露天煤矿基于南方Cass软件土方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