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运动行为科学理论概况

时间:2022-10-20 01:09:12

身体运动行为科学理论概况

作者:司琦

1前言

虽然身体活动(外”阎趾石访ty)在促进健康方面的效益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证实,但大部分普通人群仍没有参与到其中去。是这些人没有认识到身体活动的效益?认识不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G记111等人(1984)对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群和非参与人群对身体活动健康效益的认识及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非锻炼人群和锻炼人群在对身体活动效益的认识和掌握知识的程度上并不存在区别。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应该如何解决“知而不行”问题,即如何促使人们真正参与到身体活动中去。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科学—特别是集中研究身体活动的心理科学理论。20世纪60~80年代,身体活动作为增进健康、改善外表、减少焦虑状态等现象的途径,被西方社会广为推崇而直接导致了锻炼心理学的兴起。由于锻炼心理学与心理学、护理/医学/保健学、体育教育等多学科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方面存在的广泛交叉,致使应用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理论均来自于上述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身体活动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通过这些理论,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身体活动行为;二是这些理论可以为构建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2有关身体活动的行为科学理论

中国古代有一个“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众人皆知。每一个盲人都只摸到了象的一部分,却强调自己“看到”的72就是象的全部,以此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做出全面判断。客观地讲,如果盲人不以偏概全,从他们个人的立场来看,每个人对象的局部描述都是正确的。由于身体活动受到生物、心理、行为和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理论模型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和说明人们为什么不参与或实施身体活动。每一个理论或模型都从一个侧面,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解释、说明或预测着人类的身体活动,但没有一个是全面完美的。有学者主张,将目前运用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模型分为4类:一是信念一态度型理论和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包括自我效能理论,三是控制基础型理论,包括自我决意理论四是决策型理论,这些理论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在一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之下,理解个体从身体活动发生到坚持全过程的心理特征。本文从上述诸多理论中抽取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行为、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阶段变化模型进行评述。所综述的理论模型不但自身的特点,从构建之初一直被延用至今,对本领域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理论框架及测试工具相对完善。对于众多没有涉及到的理论,又如:个人投资理论主观努力模型等等,并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相对于下述内容,它们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关注。

2.1健康信念模型

健康信念模型是经修改,最早运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的行为理论之一。今天,它仍旧是健康行为领域最广为人知的理论框架。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为美国公共卫生组织(U.5.Publi。H阅th压州ce)工作的社会心理学家(派1-freyH以如加um,3ephi幻K电els和卜雨nF劝sens仅犯k最早介绍了该理论。最初,它关注于解释人们极低的预防性健康检查问题。F汤Senstock等人假设:除非个体拥有健康相关知识和动机;主观认为他们具有受到潜在的、被病毒威胁的可能性;觉得病情严重;确认预防是有效的,才有可能接受预防性检查.基于该理论的第一个研究尝试是由Hoch-场帅在1952年完成的。他利用该理论假设,试图确认影响人们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过程中接受胸部X光检查的因素。随后,它被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及控制饮食和调节身体活动方面。健康信念模型是一个解释和预测人们实施各种预防性健康行为的主要理论框架川。

2.1.1健康信念模型的构成该模型最初是由以下4个基本成份构成,即:主观觉察易感性、主观觉察严重性(P巴~沈i喇妇S脚erity)、主观觉察收益(Pe比eived3组efits)和主观觉察障碍,它们主要用于说明人们做好采取行动的准备程度。这4个成份还受到社会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学因素和“行动暗示”(Cuesto户‘tion)的调节(年龄、性别、个性、大众传媒、亲近朋友的发病、他人的相关建议等等)(图1)阁。1988年沂劝~枕℃k等人又尝试将自我效能)因素加人了该模型,用以补充说明由吸烟、缺乏运动和过量饮食等不健康行为向健康行为转变时所引起的挑战。

2.1.2相关研究现状3er山er等人(1984)利用1刃田讥对124名慢跑者和96名不锻炼者的行为进行了预测。研究者发现,慢跑者和不进行任何锻炼的人在健康问题严重性的主观觉察、慢跑的障碍、慢跑的益处和引起慢跑的线索方面均存在着差异[’]。正像该模型所建议的:与不锻炼者相比,慢跑者对不进行此项运动将引起的健康问题的严重性有更高认识。并且认为,慢跑很有益,引起此项运动的线索很多,障碍很少。而主观觉察易感性则对慢跑行为不具预测性。有一点是值得强调的,主观觉察的行为障碍是区分慢跑者和不锻炼者的最重要因素。不锻炼者将他们的坐久不动归结为没有时间,家庭和工作责任,恶劣的天气和缺乏兴趣、动机等,而这些因素不但是可能改变的,同时也完全可能由个人所控制。其他一些研究也相继发现,主观觉察障碍是影响身体活动的强有力因素(S拍们祀玲等,1995;肠朋art等,还有研究者发现,HBM的组成成份对不同健康行为的预测能力有所不同。O,Colulell等人1985年应用健康信念模型,对69名肥胖青少年和100名非肥胖青少年的节食和锻炼行为进行了预测[s]。研究结果发现,节食的收益是对肥胖青少年节食行为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而对可能引起肥胖的主观觉察易感性则最好地解释了非肥胖青少年目前的节食行为。研究结果还表明,没有一个健康信念模型的构成成份有效地预测了非肥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研究者认为,针对肥胖青少年的体重控制计划,应当着重强调鼓励他们参与有氧锻炼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可以综合内部和外部,以扩大影响效果。同时,研究者还指出,健康信念模型对锻炼行为的解释能力是有限的。1990年,以面电e和3州吧就1亚彻对心脏病康复患者锻炼顺从行为(ExerCise助呷l~)和退出率(Dro因ut几te)的预测性进行了研究困。研究者对120名男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主观觉察易感性、主观觉察严重性、主观觉察收益、障碍和行动暗示等5个因素进行了评价。被试参与了一个持续6个月的锻炼计划,每两周接受一次持续gonun的锻炼指导。研究者同时还建议,被试一周至少进行3次户内锻炼。锻炼计划结束后,研究者将被试分成锻炼顺从组和退出组,退出组又被进一步分为不可避免退出组和可避免退出组。不可避免退出的原因包括心脏问题、死亡、搬家;而可避免的退出原因则包括失去动机和兴趣、不舒服、疲劳。研究结果发现,有62名(52%)被试中途退出了实验。就他们退出的原因,有34名被认为是可避免退出,28名为不可避免退出。依据H日协,在锻炼顺从者和退出者之间,仅有主观觉察易感性存在着差异,而这差异还是与研究假设背道而驰的,即锻炼顺从者的主观觉察易感性较退出者低。研究结果发现,1亚M的对锻炼行为的预测能力有限。Janz和B戈ker(1984)指出,有超过40个研究对1佃M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和肯定,但H田云son,Mull。和G~(1992)分析的结果则发现,该模型的效果量(EffectSze)虽然显著,但效果量很小且变化范围极大,前睹性研究的效果量比回溯性研究的效果量明显小图。圣正M被主要应用于疾病及其预防行为,以避免疾病为出发点,将其不加修改地直接应用于锻炼和身体活动领域存在问题,因为人们参与锻炼的动机并不仅仅是为了减少患病的风险。另外,一些有限的将其应用于锻炼领域的研究结果发现,主观觉察易感性与静止有关,而非积极的健康行为。从整体而言,健康信念模型在预测身体活动的参与及坚持行为时是不成功的,其对非锻炼行为的参与性则有众多的支持例证[7]。从1980年至今,国内体育领域仅有李京诚、熊明生等人发表的4篇有关健康信念模型的综述文章,目前,没有任何有关健康信念模型的实证性研究结果发表〔叭1]。同国外研究趋势相一致,国内医学界对该理论的运用极其广泛,截止今年共发表综述性文章4篇,开发相关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16项,间卷调查研究4项(1980一2006年,以“健康信念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和维普全文期刊上的检索结果)。

2.1.3测t方法H日功缺乏一个一致性的测量工具。虽然有人主张多样性的侧量工具可以增加模型的效度,但它也直接导致了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性,并且增加了相关研究间进行比较的74难度。最近虽然开发出了有关锻炼的信念、收益和障碍的问卷,但这也无法代替对H日协的直接评定。虽然健康信念模型对锻炼和身体活动的预侧极为有限,但作为最早运用于解决健康问题的行为理论之一,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今天它仍在预防医学、护理学、物理康复医学及相关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合理行为理论假设,意图是直接影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意图又受到态度和主观(或社会)准则(黝均民石ve卜七皿)的约束。计划行为理论则是合理行为理论的一个拓展,其中加人了一个新概念—主观行为控制(B即沈Ived压灿访。司肠ntroD。个体对实施一个特殊行为的期望及其斌予这个行为的价值,构成了这两个理论模型的概念基础。而这个结合价值的期望(即意图)为我们理解个体的态度及其潜在的信念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两个理论都关注态度—行为的关系,并且假设个体能够就其行为及后果做出预想和理性判。

2.2.1理论构成1很A设计之初是用来解释意志行动的。该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个体在综合适当的信息和考虑其行为的潜在含义后,是可能采取明智和理性的行动的。TRA包括3个被认为对行为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意图、态度和主观准则。意图是决定个体是否参与身体活动的关键。它反应个体的意愿和他/她计划投人实施行动的努力程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意图也可能变弱。意图支持行动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因为不可预测事件的发生而影响其强度。在TRA中,态度指的是个体对实施身体活动的积极或消极评价及赋予该活动本身的价值[lj。依据TRA,一旦个体积极评价一项活动(态度),并相信重要的他人都认为他/她应当实施这项行动时(主观准则),他/她就有意图去实施行动了.当合理行为理论被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后,周。和其他的研究者就意识到了它存在的局限性.它最大的局限之一就在于:仅能预测或解释一些在可控情景下发生的行为。如果行为不在人的意志控制之下,即使个体有再强烈的意图,他/她也无法完成这项行动。为了充分了解人们在此种情景下的行为,为二在合理行为理论中加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观行为控制.为了区别于原有的合理行为理论,加人了主观行为控制概念的理论被称之为计划行为理论(图2)[lj。主观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主观认为实施某项行动的难易程度,它与玫记帅提出的自我效能概念类似,是一个由“完全不可控”到“完全可控”的变化连续体[l幻。加人这个新概念后,计划行为理论假设,主观行为控制将直接影响行为或通过意图间接影响行为山〕。闰zen(1985)指出,当主观行为控制感高时,计划行为理论和合理行为理论的运作方式是相同的.换言之,当主观行为控制不是异常重要的因素时,个体的行为可以由意图、态度和主观准则来预测。

2.2.2相关研究现状1997年,。urneya和Fri日~ich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利用回溯性研究设计,对身体活动在直肠癌治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l3〕。研究者对110名最近接受过直肠癌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让他们回忆在治疗过程中的信念、态度、主观准则、主观行为控制、意图及锻炼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在直肠癌治疗过程中的锻炼行为由意图和主观行为控制决定.另外,行为意图仅受到态度的影响.如果患者有积极的态度、强烈的意图、高涨的主观行为控制感,他们就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坚持锻炼。这些结果让研究者认为,可以将计划行为理论做为一个促进直肠患者治疗过程中锻炼行为干预措施的理论框架。由于回溯性研究设计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伪~”和他的同事在1999年利用前睹性设计,就计划行为理论对已接受过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进行了一个为期4个月的纵向研究[l’〕。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后患者的身体活动强度明显低于手术前。对术后身体活动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为:术前身体活动的水平、意图和主观行为控制.同样,态度是行为意图的惟一决定因素。Ha世曰lblas和她的同事在1997年对应用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31个研究进行了元分析[ls〕。结果发现,意图和态度,意图和主观行为控制,行为和意图,行为和主观行为控制及行为和态度之间存在着极大的效果量(表2)。中等程度的效果量存在于意图和主观准则之间,而行为与主观准则之间则不存在任何效果量。Hau肥尚las和她的同事认为,计划行为理论对预测和解释身体活动具有相当效用,同时,该理论对于帮助锻炼参与者理解、激发和坚持身体活动的关键因素也至关重要。国外就该理论广泛展开研究的同时,国内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异常暇乏。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和维普全文期刊上,以“计划行为理论”和“合理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为检索词,自1980一2006年的26年间,共检索出有关这两种理论的定性研究2项。仅有李京诚在1999年以北京市两所高校的1”名大学生为被试,就这两个理论对我国大学生身体锻炼活动预测的适用性进行了为期4周的实验研究[ls〕。研究结果表明:态度是影响大学生锻炼行为意图的重要因素,主观行为控制虽然没有为意图预测身体俄炼活动做出显著贡献,但它的加人却明显提高了意图的预测水平。

2.2.3测I方法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一个优势在于,它允许研究者依据不同的行动、目标、情景和时间因素来自行设计量表,直接测量所需研究的行为[ls〕。正式研究开始前的前期量表编制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l)使用开放式问卷,确定被研究人群的重要行为、准则和控制信念;2)进行内容分析,决定哪一种信念最显著;3)依据内容分析的结果编写问卷项目。特别是在项目编写的过程中,研究者一定要充分考虑被研究行为的特殊性、研究目标、情景和时间等因素[l].当被试和被研究行为发生变化时,研究者需要调整问卷,以保证问卷的信、效度。尽管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是目前解释和预测身体活动最成功的理论模型之一,但它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该理论没有将人格因素(如焦虑、完美主义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和过去的运动经历等因素考虑进去;第二,对于主观行为控制的定义模棱两可,致使对其的测量产生问题;第三,产生行为意图到真正行动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真正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第四,主观准则的构成成份问题。研究一致表明,态度、主观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图的预测是显著的、一致的,但主观准则的预测性则较低阁。

2.3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概念

最初出自于20世纪80年代压nd二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S义ialQ替litiveTh图ry)。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共存于一个互为因果关系的三角形中(图略)〔20]。人的行为都具有目的性,并受到预先设定好计划的引导。同时,人也具有自我约束性,他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同样还可以改变自身的标准以适应他们的行为,并用这些标准来指导行动、激发动机。

2.3.1自我效能理论的构成自我效能意指个体对执行某种特殊行动以达到某个特殊目的的自身能力的信念。B田l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行为改变都是通过一个认知机制为主要中介完成的,这个认知机制即为自我效能〔侧。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共有4个因素可以影响和改变自我效能[1,2,7,20]:一是成功体验(加坛steryE习滩ri~)。当个体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时,他/她就相信自己具有完成该任务的必备能力。成功对增强自我效能至关重要,同时,玫川u花也指出,自我效能会随着成败变化而发生起伏;二是替代经历(巧canousE冲eri~)或范例(M闭ell吨)。看到其他人在类似环境中曾有的成功经历,将使个体认为,与他(她)类似人群拥有的此种能力他(她)也拥有,因此也能完成好该任务;三是口头说服(VerhalPerSUasion)。它的力量相对较小,但对于那些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就能够成功的人来说,对其自我效能还是有巨大影响力的;第四则是身心状态(Ph邓101匆司States/Ps界ha呵司states)。伪司帅强调,个体的生理状态像成功体验、替代经历和口头说服一样,本身并不是显示自我效能水平的指标,重要的是个体对生理状态的主观评价。如果你将心跳加速解释为身体虚弱的表现,那么,它将降低你的自我效能;但如果你将此现象解释为充分热身运动所致,那么,它将有助于提高你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主要与以往成功或失败的记忆有关。成功的时候,伴随成功的喜悦、得意等记忆也会被同时激活;反之,沮丧、失意等负性记忆就会激起,从而对自我效能产生影响(图略)。因为自我效能是一个情景特异性结构(stuaoon-sp于成cCol拐tr’Uct),根据不同研究者研究兴趣和内容的不同,自我效能的操作定义也会有所不同[l1。1998年,M=Aey和M灿Iko对自我效能进行了分类:一是锻炼效能(Exer-dseEfficacy);二是(克服)障碍效能(氏打iersEfficacy),计划效能(S出日山明Efficacy)是克服障碍效能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个体对将身体活动编制进日常生活计划中的自身能力的信念;三是特异疾病效能(公~s详划ficEffiCacy)/健康行为效能(H以th玫灿viorEfflCacy),前者指特殊人群对通过运动进行康复及参与预防疾病活动的信念,后者则是个体对自身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的能力的信念。最后一类即为计划行为理论中包含的概念—主观行为控制[2l〕。

2.3.2相关研究现状自我效能理论是目前身体活动领域内最成功的行为科学理论之一。无论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背景、实验设计中,都有大量的研究结果支持自我效能在解释、说明和预测身体活动方面的作用。研究者们在尝试把自我效能加人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及阶段变化理论后,它在解释、说明和预侧身体活动方面同样显示出了极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扮LAuley等人(1995)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和身体活动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即自我效能与激发和坚持身体活动有关,反过来,短期或长期的参与身体活动又将显著导致自我效能的增加[22〕。障碍效能在激发身体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人们的行为改变过程极其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行为改变过程存在诸多障碍,而个体缺乏自身对克服障碍能力的自信。无疑,在此种情景之下,障碍效能对激发个体投人身体活动将起重要作用.Am巧t句ng等人(1993)的研究也发现,近期有意图开始身体活动的人与毫无此意图的人相比具有更高的克服障碍效能[23]。在自我效能影响身体活动的坚持性方面,N巨代此等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在身体锻炼的不同阶段,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效能也有所不同,处在越高的锻炼阶段,个体具有越高的克服障碍效能降26j。M口回ey及其同事的一系列研究结果也表明,锻炼效能与个体参与锻炼的频率、坚持性等有关[27-2叼。图4显示,自我效能越强烈,有关锻炼的认知也会越积极,越强烈。西方学者有关自我效能在身体活动中作用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关系。肠ddie等人(1994)的研究结果显示,锻炼效能与锻炼意图呈正相关。当个体有强烈的自信,相信他/她能够保持既定的锻炼频度和持续时间时,他/她就会形成投人锻炼的强烈意图〔30]。L七出明拙等人(1995)的研究也证实,障碍效能和计划效能都与锻炼意图有关脚〕。当个体强烈的认识到他/她能够将锻炼纳入日常生活时,他/她就可以克服来自自身、社会和环境的障碍,锻炼意图也有所增强。从参与到坚持锻炼,从锻炼的颇度、持续时间和投人的努力程度,从对锻炼的态度到认知,效能在锻炼的方方面面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那么,当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参与和实施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持有怀疑时,如何增强自我效能呢?加址Auely(1994)依据表3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国外就该理论广泛展开研究的同时,国内也进行了诸多尝试和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和维普全文期刊上,以“自我效能”和“效能”为检索词,自198。一2。。6年的26年间,在体育领域共检索出有关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31项,其中,定量研究n项,占35.5%;定性研究20项,占64.5%。研究涉及自我效能量表的修订及相关量表的开发和应用[3z,33];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医36〕;以自我效能为干预手段,考察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田胡;自我效能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及其他5大类。其中,又以定性方式考察体育教学情境下学生自我效能培养的研究最多,有17项,占54.8%;量表修订及相关研究有6项,居第2位,占19.4%。从这几组数字不难看出,体育领域内有关自我效能的相关研究,无论在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实证研究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自我效能在身体活动领域的实践与运用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3.3测t方法1998年击kAuley和Ml班Iko对身体活动领域内有关自我效能的测量进行了综述[as〕。对85个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后,有关自我效能的测量被分成了6类:行为效能、障碍效能、特异疾病/健康行为效能、主观行为控制、一般化效能和其他。尽管对自我效能的测量极其多样化,但其与身体活动之间保持了极高的一致性。这也再次证明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自我效能测量方式的多样性不足为奇,因为它本身是个体对实施某个特定行为的自身能力的评价。以实施某种身体活动为例,个体仅具有完成该行动的效能(段灿访。r-alEfficacy)是不够的,他/她还应当具备克服障碍的能力以及计划效能等。因此,在对与身体活动有关的自我效能进行测量时,应该充分考虑与此相关的种种效能,而非单一一种。自我效能的结构如此复杂,如何编制一个具有良好信、效度的量表来对其进行测量呢?M认uley和陇抽】助(1998)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3习。因为自我效能随情景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征,编制一个统一的自我效能量表是极其不明智的。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是预测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获得这些结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者直接依据目标行为(即各种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的特征编制了相应的测试量表。个体不可能对所有的活动都拥有效能感。因此,研究者应当依据所研究身体活动的特征,客观地评价任务效能(T妇kEfficacy)和克服障碍效能等因素以便获得对其的深刻理解。

2.4阶段变化模型

以上所提及的有关解释、说明和预测身体活动的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行为和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在对身体活动进行研究时,没有将其本身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二与以上理论不同,1983年,P似hi园ka和n-Cl日比lent。提出的阶段变化模型将身体活动划分为了5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影响身体活动阶段变化的心理因素对其动态变化过程进行解释、说明和预测。

2.4.1阶段变化模型的构成P众h”ka和以CI日rr屺nte提出的阶段变化模型由变化阶段(St昭esofC腼絮)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均衡决策(〔玫i-sional围~)、变化过程(Pnx犯s,拐ofChal攀)和自我效能(侧f一efficacy)等4个因素组成。该模型认为身体活动的变化经历了5个阶段,即:前预期阶段(阮图nt团叩坛石加),预期阶段(伽nt即叩lation)、准备阶段(P比钾犯tion),行动阶段(户‘tion)和维持阶段(加肠int~)〔明.最近,有主张认为还存在着第6阶段,即终极阶段(及叮垃nation),是指那些坚持身体活动已经超过了5年以上,参与者已经从前5个阶段的动态变化中脱离出来,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生活模式中的最终极阶段[lj。变化阶段是一个既稳定又动态变化的概念。1986年,Prochi始ka和以Cl~te提出,发生行为改变时,个体会以具有上升和下降趋势的螺旋方式,以不同的速率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川。对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产生影响的3个心理要素是:均衡决策,由身体活动的益处和弊端2个下位因素组成;变化过程由各包含5个下位因素的认知过程和行为过程组成;最后一个是自我效能〔侧。阶段变化模型不但强调了身体活动是一个经由数个阶段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强调了随着阶段的变化各心理影响因素的变化。

2.4.2相关研究现状阶段变化模型创立之初是为了减少吸烟这种非健康行为.随后该模型被逐渐用来尝试理解诸如控制体重、乳腺检查及锻炼等一些健康行为。除了该模型的研究初衷至今仍没有改变以外,其在锻炼领域的应用一直最为广泛和深人。2006年,匆即吧和他的同事对阶段变化模型从提出到2003年20年间的150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有关行为干预措施的研究38项,占25.3%;以不同人群为被试,检验该模型的研究70项,占46.7%;验证该模型的研究42项,占28环[4,]。1992年,加玩代公和她的同事首次以阶段变化模型为基础进行了身体活动干预研究,行为干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对象的锻炼参与率)〕。研究以610名社区志愿者为被试,在实施行为干预之初,有39写的被试处于预期阶段,37%处于准备阶段,24%处于行动阶段。为期6周的阶段对应式行为干预(Stage一叮坦tch团Inte~tion)的内容包括:3套不同的自助式材料,宜传运动观点的手册以及每周趣味散步和“活力之夜”等活动。6周后,有236名被试接受了电话回访,结果显示,有17%的被试报告他们仍处在预期阶段,而处在准备阶段和行动阶段的被试分别为24写和59%。结果证明:行为干预措施对促进被试的锻炼行为向更高阶段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03年,Adall巧和Wlllte对以阶段变化模型为基础发表的26篇论文中涉及的16项行为干预研究进行了综述[42〕。16项研究中的7项以咨询为主要的行为干预方式,4项使用了以Tl,M模型为基础编写的文字材料,另外5项研究则综合使用了上述两种方式。结果显示:阶段对应式行为干预比统一行为干预(Non~staged械山司玩ter-ven七on)在促进短期锻炼行为(6个月之内的锻炼行为)的参与和发展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有效性;而其促进长期锻炼行为(长于6个月的锻炼行为,即锻炼的坚持性)的效果则令人失望。检验TTM模型是针对该模型进行的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以被试的性质和特征为划分标准,广大研究者以美国普通人群、非美国普通人群,儿童、青少年、大学生,女性,职场职员,患者,以及老年人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哪,4&50j。绝大部分研究结果均发现:处在更高锻炼阶段的个体与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关,例如自我效能感强,广泛使用变化过程因素,对锻炼益处的强烈认同,良好的疾病管理习惯,以及积极坚持健康习惯等。但这一研究结果却不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尽管已经有研究者在尝试开发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测试工具,但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例外,众多的研究者仍没有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定论。从1995年起,助u口记押和他的同事们将阶段变化模型与健康信念模型等其他社会认知理论的组成因家联系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TTM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份53]。与健康信念模型结合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完全不运动人群的主观觉察严重性指标要比处于前预期阶段的人群低,而处于前预期阶段人群的主观觉察严重性又低于处在预期阶段的人群。随后,主观觉察严重性进人一个平台期,即处于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人群在该指标上不存在差异。因此,肠~”指出,主观觉察严重性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人们由完全不运动到开始慎重考虑运动。1998年,助“汀犯邓、Ni咫和凡切b叨kS利用一个持续3年的纵向研究设计检验了计划行为理论,变化阶段和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对身体活动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对身体活动具有最强预测性的因素是意图,而非变化阶段。2000年,Q帅e”和肠-bick以42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横向研究设计检验了TTM模型中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因素和计划行为理论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的组成因素对10个变化过程因素中的8个与变化阶段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同时,5个行为变化过程对主观行为控制因素也具有预测作用。认知变化过程和行为变化过程均对态度具有预测作用。研究者认为,综合计划行为和1飞,M模型对身体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不但洞察了个体如何成功改变自身的锻炼行为(通过变化过程因素),同时也了解到了个体为什么会成功改变锻炼行为(通过计划行为理论因素)。有关TTM模型的验证性研究是最具争议的领域之一。该模型是在综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模型中所包含的变化阶段和变化过程因素由R仪h昭抽及其同事在对300多个心理治疗理论进行提炼的基础上提出,均衡决策因素来源于1977年J俪s和加肠几1完成概念化的决策“平衡表”(B目anCe弘ect)〔54];自我效能因素则来源于压记帅(1997)的相关理谬胡。组成TTM模型的各因素来自于不同的理论背景,虽然Culos-R以刃和她的同事指出,检验该模型的证据非常有限.但他们同时主张:“有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已超越其效度证据,做好了接受TTM模型应用价值的充分准备”图.段h~等人(2002)对变化阶段因素的结构效度进行了验证[55〕,虽然还有其他学者对相关测量工具进行了效度检验[ss〕,但证据有限。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和维普全文期刊上,以“阶段变化”和“跨理论”等为检索词,自1983一2006年的23年间,共检索出有关阶段变化模型的研究14项,其中,定量研究9项,占64.5%;定性研究s项,占35.7写。定性研究多以介绍该理论为主圈〕,而定量研究则集中体现了目前国际上在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趋势。其中,涉及调查性研究4项[ss〕,干预性研究3项队61],验证性研究2项困,621.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仅有3项研究分别以社区普通居民和青少年为对象进行了尝试。国内对TTM模型的应用虽然相对广泛,但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绝大部分研究中没有使用TTM模型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变化过程”,仅在2项验证性研究对ITM模型的所有构成因素进行了考察,9项定量研究中的5项仅使用了该模型中“变化阶段”一个概念;2)干预研究中行为干预措施的制定缺乏依据,3)干预研究除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的锻炼参与率及被试所处锻炼阶段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外,重点了解了被试在锻炼态度和信念上的变化,而并没有反应出TTM模型中各心理因素在实验前、后对被试的锻炼行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测量工具使用混乱,没有进行必要的信、效度检验。

2.4.3测t方法1983年,P联h”ka和口Clerr长幻te提出阶段变化模型后,直到1992年才由N巨代此和她的同事们最初开发了测量变化阶段的《变化阶段量表》。随后,他们又陆续开发了侧量阶段变化理论其他组成因素的量表。这些量表经过其他研究者的不断改进,目前使用的有《均衡决策分t表》(Decislo耐BalanceS习leforExe州se,P】otnj灿ff等,2001),《自我效能分量表》(Exe心se阳f~efficaeys习le,氏司帅,1997)和《变化过程分量表》(PrOCessesofCha飞e伽estion-~,Ni韶等,1999)等。

3讨论

在写这篇文章之初,有两个棘手的问题难以妥善解决:l)选什么理论来进行评述?2)评述对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身体活动及锻炼心理学领域里并没有一个成熟的,本领域内首创的理论存在,但身体活动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心理学及相关领域内存在着众多试图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理论与观点。锻炼心理学者试图改变个体行为以实现健康目的的意图与运动心理学家为提高运动员成绩所做的一切努力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借鉴心理学相关领域内的成功经验,依据成熟的理论和“成功转型”的变量去解释身体行为改变的机制。上述理论的选择遵循了几个原则:1)对各类人群的各类身体活动的相关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2)几十年来一直倍受关注,并引发了大量的研究;3)不但用于研究身体活动,还用于研究健康行为,4)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仍处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计划行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拥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并在描述、解释说明和预测身体活动过程中显示出了持久的影响力,阶段变化模型虽没有完成系统的检验和证实过程,但却在指导身体行为干预领域内发挥着其他理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健康信念模型在体育领域已被人渐渐淡忘,但它却是“盲人摸象”的首次尝试。在历数西方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比国内研究现状,引发了几点思考:1)国内研究中实证性研究过少,集中进行的定性研究在介绍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大量采用分析演绎的方法,其结论对指导实践具有极大的局限性;2)锻炼心理学相关领城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推出,特别是学校体育课被修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之后,开始受到极大关注,各种研究尝试众多,但以相对成熟的理论和观点为基础,集中于某一个特定问题,并不断进行深层次实证性研究的例子过少;3)实证性研究多以大学生或社区居民为被试进行,研究对象单一;研究方法多使用问卷调查法或文献分析法,与目前国际上推祟的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理念存在一定的差距;4)以上评述的相关理论均可看作为一个开放体系,对其进行跨文化对比研究,实现“本土化”改造的尝试有限,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扩展和完善的尝试更是少之又少。

上一篇:科学理论范式与国外问题研讨 下一篇:科学理论下的学习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