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19 11:21:37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的提问能力、所问问题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那么怎样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从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说,更易被自己的兴趣所支配。而富有艺术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求异思维或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从三个角度下手:1.提问视角要新。2.提问语言要妙。3.提问方式要独特。

二、课堂提问的时机要恰到好处

设计课堂提问不可太随意,时机应灵活多样。提问时间不同,效果是很不相同的。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从四个方面设计提问:

1.在新旧知识衔接处设计铺垫性提问。

2.在教学重点处设计启发性提问。

3.在教学难点处设计指导性提问。

4.在课文的优美词句处设计引导学生感悟的提问。

三、课堂提问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教学提问内容要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联想而有所领悟,不但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学生的思维只有在活跃的状态下,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从而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2.提问指向的答案空间要大,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空间也应该是大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一旦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就会出现更新更好的答案。总之,教师的提问有较大的包容空间,学生的思绪才会放射出个性的耀眼光彩。

四、课堂提问要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

教学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的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遍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巧妙地运用提问方式进行教学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既能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又能有所收获!

上一篇:古人更会开party 下一篇:本期点击:用典型事例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