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化教学思考

时间:2022-10-19 11:15:19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通识化教学思考

摘 要 自通识教育理念被介绍到我国以来,已经成为高校办学的共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让位于职业教育专业性、实用性的办学方向。随着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以大学英语为代表的一类通识课程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文特色,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加大课程建设、创新考核方式,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现代职业人才。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 关联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4.059

Liberal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in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Background

SUN Jitao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Railway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53)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was introduced to our general education since,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Universities. However, in teaching practice, general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 tends to give way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direction of running. With the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level to college English class, represented by a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changes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ncrease course construction, innov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training with healthy personality modern professional talent.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ollege English; associate learning theory

2014年2月,国家再次明确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首次将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等教育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大提升了现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公共课,想要在专业课程当中维持自身的特色,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主动适应培养技能型、专业型人才的时代需要。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2001年,美国人马克・普连斯基(Marc Prensky)撰写《数字原生代,数字移民》(Digital Natives,Digital Immigrants)一文,将网络时代教育者遭遇到的突出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传播媒介的变革为人们便捷、准确地获取信息提供了诸多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摆脱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这给传统意义上“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成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慕课倡导者、加拿大教授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提出了关联主义学习理论,通过分析知识的内容、来源和传播途径,从学习者的角度审视人们获取知识的具体过程。他的这些观点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西蒙斯将学习视为一种搭建网络结构的过程――“创建外部结点的网络(network of nodes),通过它来连接并形成各种信息和知识源”。①在培养现代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各门课程,包括大学英语,仅仅是整个课程体系的诸多结点。对于英语教师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学习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同时担负着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能力培养是指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通常情况下是课堂教学和考核内容的重点;而文化素质培养由于概念模糊,在注重“实践”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被人们忽视。因而,当人们评价大学英语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时,往往从“技能”的角度考量,拿它与专业课内容进行比较,把它理解为是对所学专业在语言方面的补充。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全面的,不利于大学英语在人才培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人文性,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这方面会与专业课程鲜明的“工具性”形成互补并得到加强。西蒙斯认为,持续的学习能力比当前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而促进持续的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保持各种连接。在职业教育中,技能训练固然重要,但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对某种技能的掌握不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求终身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限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时间之内,如何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特色,协调它与专业课程的矛盾,追求更高层次的办学目标,是现代职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罗伯特・赫钦斯就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概念。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它主张去功利化,打破专业的藩篱而注重人格精神的塑造,这与信息时代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现阶段,语言类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意义。它不是专业课的附庸或补充,更不是为了满足短期拿证或考试需要而开设的培训课程。它是与专业课程并驾齐驱的人文教育内容,是在提升专业技能之外,为解决“人之为人”这个核心命题而开设的必修课。所以,在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中,大学英语必须具备相对独立的课程身份,摆脱对专业以及应用性目标的唯一依赖,最大限度地追求更高层次的人格魅力和独立精神的塑造。

2 教学内容的拓展

(1)以英语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修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一种途径,担负着传播多样化文化的职能,对于培养正确价值观、世界观、就业观,职业道德操守的树立以及健康心理的培养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地侧重于单词和句型,培养学生“纯粹的”语言能力,而没有把学生带入到真实的语境,去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群体。如今,英语教学改革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更要引导学生去了解他国文化,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视野。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开设的文学文化类拓展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多层次的精神需求。

(2)逐渐削弱以词汇、语法、篇章分析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尝试回归以兴趣为主导、以专门需求为中心的开课方向,扩大英语教学内容的外延。语言教学必须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同时结合职业教育对于特定专业的实际需要,从多个层面开发实用课程。根据2010年大学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的数据,“在被调查的373人中有270人(占72.4%)认为他们‘需要’或‘非常需要’阅读技能。其他各项技能的需要程度分别为听说技能(67.8%)、翻译技能(58.2%)和写作技能(45.3%)。”②英语应用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增强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

(3)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知识获取的途径发生巨大变化,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已经替代传统的“三个中心”,成为现在指导教学实践的广泛共识。

不同个体的语言基础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而网络教学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满足他们对知识有差异的需求。在一项自主能力调查中,“近四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是理想的……特别适用于听力和阅读教学”。③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扮演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保驾护航。课堂讲授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越来越多的互动式教学被应用在获取、吸收、加工知识的过程当中,更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将英语视为工具,不加选择地将语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放在一起盲目攀比,或是武断地使用“有用”和“没有用”来评价大学英语课程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同样的道理,语言类课程学习效果好坏的衡量标准应该避免过分功利化,要充分尊重人文学科的教学和发展规律。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大学英语必修课程仍沿用统一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查,不少是为四六级考试而进行的热身,具体表现为题型和范围与四级考试高度的一致,与本校、本专业,甚至是课本的相关内容脱节,无法准确的检测学生这一阶段学习的具体情况。

在另一方面,英语选修拓展课程的考核方式却颇为灵活,这反映出学校已经认识到单一考核方式的弊端,并在此方面做出了多样化的尝试。虽然试卷可以将阶段性的学习效果进行量化,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是它过于强调答题标准,形成对语言知识的固化,不利于应用能力的提高。另外,单一考试形式和有限的试卷空间根本无法全面地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的能力展开测试,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很容易误导学生,造成某些方面的偏废。因此,鉴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差异性、长期性和连贯性,多样化的考试形式更为合理,更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增加主观性、发散性题目的覆盖面。主观题突破了唯一评分标准的限制,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允许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是通识科目一种理想的考试题型。目前,试卷中主观题型的数量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大多用来考查写作、翻译等内容,覆盖面较窄。加大主观题的比重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反映出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2)增加听说能力的考核项目。以前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对听说能力的考核很难全面铺开,所以大学英语的考核往往是重读写,轻听说。听说能力基本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映出来,而这种做法缺乏一致的标尺而且易受环境影响,很难做到公正。随着网络教学设备的使用,教学过程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双向交流,为学生分组进行听说训练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渠道。

(3)将任务型项目纳入最终考核成绩。掌握好一门语言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这些内容仅仅依靠课本是无法完成的。网络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资源,也为教师监管学生学习进度提供了手段。在学习过程中,网络软件记录下的任务进度应该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并记入最终的考核结果,这对学生也是一种督促和鼓励。

4 结语

通识教育是一种现代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兼顾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系统的人文课程作为支撑。就职业院校来说,在大学英语等课程的基础上尝试开发并且逐步完善人文课程,最终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有利于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办学品位,提高人才培养层次。

项目:2013年校级教研项目

注释

① Siemens, George. Knowing Kowledge. ,2006:29.

② 王守仁,王海啸.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6.

③ 傅玲芳,杨坚定.基于网络多媒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6-38.

上一篇: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状况研究 下一篇:物流信息平台环境下的车货撮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