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满园诗香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时间:2022-10-19 10:22:11

沐浴满园诗香继承优秀文化遗产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许多诗句千百年来在国人生活中互相传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至六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而古诗文就占了110篇,占了诗文背诵的70%,足见其重要性。如果孩子们能有效地积累这些古诗文,不仅能启迪他们的心智,丰富人生内涵,更是对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我校开展了“诗香满园”活动。通过几年的努力,诵读经典古诗文成为我校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校独具特色的亮丽风景线。

一、形成制度,营造浓郁的氛围

由于本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女,学生受到的民族文化的熏陶较少,学生能背诵的古诗文屈指可数,所以在活动之初,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德育处、少先队为具体实施机构,直接指导各年级教研组的诗教工作。由德育处、少先队制定每周一诗的活动计划,制定每周一诗教师轮值表,并由各个语文老师纳入到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每周一诗”不但以课本里的古诗文为教材,还由教研组精心挑选部分古诗文编排成校本教材,如《风》《宿建德江》《春思》等。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我校还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我们利用晨读或课前的一两分钟,让学生似有所悟般地反复吟诵,让学生沉浸到古诗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另外在教学楼的走廊、各班教室配以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古文诗句,营造了浓厚的古典文化气息。

二、开展活动,唤起诵读的热情

不仅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各班开展课前一吟活动,而且通过学校的广播引路,配乐美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通过上图书室、查古诗背景、请教家长等各种途径,积极查找、学习古诗,高年级的同学每周还进行一次“每周一诗”的运用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学生在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从而引起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古诗文可谓自然天成,学生也顺理成章地爱上古诗文。如学校举行的“古诗大比拼”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将古人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注入学生心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得到了健康向上的教育。如《示儿》等一首首激人奋进的古诗已被学生广为传唱;《悯农》等寓意深远的古诗如同一面面生活的小镜子,照出了学生自身言行的不足;《七步诗》等古诗让学生知道做人应有与人为善、胸襟广阔的修身之道。

三、再创意境,拓展想象的空间

教师对古诗文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古诗文的态度。所以,教师必须有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古代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用心去讲解文章的精彩,用情去感染学生的阅读激情,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老师对古诗文的喜爱和热情。因此,学校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教古诗活动,教学中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画”意境。教学是以“画”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这幅画,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创新的光彩。如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教师紧紧抓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孩子们有的说荷叶像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有的说荷叶卷起了小尖角;有的说一只蜻蜓飞过来跟荷叶打着招呼呢;还有的说荷叶真眯缝着眼看着小蜻蜓翩翩起舞呢!……这是孩子们对诗的意境的再创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吟诗作画,把古诗想象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画,融想象于画面,这也是一种诗文、诗情与学生品味、感悟的对话和交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画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画画融入古诗课堂,拉近了他们与古诗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感悟意境,而且培养了审美能力。学校每学年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的活动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诗画互动”正如一池碧波荡开涟漪,让孩子在诗情画意拓展想象的空间、领略古诗的魅力!

四、分层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为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学校不但开展形式多样的大比拼活动,如对诗句、根据所说诗人背诵出其诗篇、根据内容说诗句(如说出有关“月”的诗句)等,而且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学校抽评等。评价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一、二年级以背诵积累为主;三至六年级分为赏析、背诵、阅读和学习诗词常识四个部分,适当地渗透一些简单的格律常识,有机地进行立意、构思、炼句或其他写作技法的感悟,并有效地指导、引领有条件的学生进行创作,促进学生在诗词方面的共同成长。无论何时、无论哪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鼓励创作,提高师生的素养

读诗是体味,创作是内化。在强化诗词背诵积累的同时,我校还大力提倡并鼓励部分对诗词有浓厚兴趣的师生尝试进行诗歌创作活动,并择优推荐到有关诗刊发表。学校网站今年就收到师生创作的诗歌数十篇,学校择优选取部分作品发表,如一位二年级学生的《谁和谁好》:

谁和谁好?花和阳光好,阳光照着花,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人和小树好,人给树浇水,树给人氧气。

谁和谁好?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谁和谁好?我和同桌好,我们相帮助,不吵也不闹。

这些作品不仅启迪了学生智慧、传承了中华美德、点燃了师生真情,而且孕育了审美情趣,播种了创新种子,提升了师生的素养。

古诗文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闪烁着她那璀璨的光芒,魅力丝毫不减: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流连忘返;其蕴含的人生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让我们沐浴在这满园的诗香中,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上一篇:用文化哺育师生 打造学校特色 下一篇:由“最高品质……”想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