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速公路桥梁养护

时间:2022-10-19 08:34:01

浅析高速公路桥梁养护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要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加强高速公路桥梁养护措施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桥梁养护 养护检查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12.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交通运输任务日益繁重,随之而来交通量的剧增和车辆荷载加大,使高速公路桥梁的损害也日趋严重。进一步规范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公路桥梁养护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对于适应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和公路桥梁科学养护工作的需要,日益显得重要。

1桥梁养护检查的种类

1.1经常性检查。由路段检查人或桥梁养护人员经常性进行巡视检查,使结构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和紧急处治,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报告,确保桥梁结构功能正常。

1.2定期检查。通常是依靠富有经验专职桥梁检查工程师,以目视观察为主,辅以必要的工具、常规测量仪器、照相机和其他器材等手段,对桥梁结构的质量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实地判断病害原因,作出质量状况评分,并估计需要维修的范围及方法,或提出限制交通的建议。

1.3特殊检查。由专家们依据一定的物理、化学无破损检验手段,基于各种特殊原因对桥梁进行的全面察看、测强和测缺,以找出损坏的明确原因、程度和范围,分析损坏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潜在缺陷可能给结构带来的危险。

2 桥梁养护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2.1检定现有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为桥梁的使用、维修、加固提供必要的依据。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型工业设备运输、集装箱运输、矿山特种车辆及重型车辆的出现及使用量逐年增加,对现有桥梁的安全使用造成了极大威胁。原来按旧标准规定的荷载等级设计建造的桥梁,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加之前述重型车辆的频繁出现,更是造成这些桥梁雪上加霜,桥梁的使用、维修、加固等日常养护工作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2.2为桥梁养护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现有桥梁大多资料不全,尤其是年代久远的桥梁,更是缺乏资料,需要通过养护检查,可以系统地收集这些桥梁技术数据,为建立桥梁数据库建立积累技术资料,为提高桥梁管养技术水平提供必要条件。

2.3可以确定工程的可靠度,推动和发展旧桥评定及新结构的计算理论。通过对现有桥梁的检查,对于一些重要的大桥或特大桥梁,可评定其设计及施工质量,确定工程的可靠度;对采用新型结构的桥梁,可验证理论的实践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以便对结构设计理论及结构形式加以改进,使其更臻完善;对经过维修加固的桥梁,可检验维修加固质量,并验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3桥梁养护施工的基本环节

3.1细化工作过程。细化养护工程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艺、每一项工作内容,将制度、目标、人员管理等要素细化。

3.2量化工作目标。通过目标、人员、材料、设备等要素量化,使养护管理任务精确化和可行化。

3.3施工流程化。将养护任务分解为若干工序单元,将工作过程分解、简化和改进,实施流程化作业。

3.4生产标准化。标准化就是克服工作中随意性、无序性和粗放性,实现传统计划管理到市场化运作。

4 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及模式

4.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坚持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全程责任负责制,监管单位和管理单位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层层分工,明确责任目标,以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4.2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严格执行交通部《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实施养护工程师制度,并要求施工中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4.3实行“链条式”责任目标管理制度。按照责、权、利、效一致的原则,把桥梁养护目标、养护责任、责任追究三项内容细化、量化,分解到每个单位、每个人、每个环节,逐级细化责任,层层深化责任追究。

4.4坚持公路桥梁安全检查评定制度。对桥梁进行检验、检查与评定 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系统地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及早发现桥梁的缺陷和异常,进而提出合理的养护措施。

4.5推广应用高速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通过建立健全高速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并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保证高速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实现电子化管理。

4.6桥梁养护中修改建工程的管理采用“四制管理”模式,即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社会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通过明确项目业主、承包商、监理三方的关系及各自的权利和责任,从而促进了各方严格按合同办事,提高工作效率。

5当前桥梁养护工作面临的问题

5.1交通荷载逐年增长问题。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剧增,加快了桥梁老化的步伐。超重车、集装箱车、大吨位车的出现加重了桥梁的负荷,致使许多公路、桥梁刚刚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现路面损坏、桥面板断裂等现象,加速了桥梁的损坏。

5.2部分设计构造没有长远规划, 限制了公路运输能力。一些以前修建的桥梁,由于当初设计没有长远规划意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太小,材料质量低,导致混凝土开裂、出现施工缝(冷缝),再加上后期服务期养护管理存在检查不到位,养护不及时.措施不妥当等,增加了养护难度,限制了公路运输能力。

5.3养护管理缺乏细致到位。由于受传统养护观念的影响较深,各级公路养护部门特别是一线养护部门对于桥梁养护还不能足够重视,不注重发现细微处埋下病害发展的隐患,桥梁各构部件养护不到位及病害处理维修不及时。

5.4桥粱养护专业人才缺乏。桥梁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较复杂的建筑物。由于目前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在桥梁养护方面大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妨碍了桥梁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

6加强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6.1建设桥梁养护工程师队伍和养护队伍。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在桥梁管养方面,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在其职责上,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

6.2建立健全完善的桥梁档案。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管理单位要按照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桥梁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立档保存。这可为以后桥梁的维护提供资料支持。

6.3加大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为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经费保证桥梁检查、维修及加固工作,保证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目标与措施,从而促进桥梁改建、维修与加固工作。国家投资重点倾斜以及集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为我国公路桥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参考文献:

[1]李锋.公路桥梁修复与加固[J].技术园地,2007,(4).

[2]王雅红.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

[3]谢锦升.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1).

上一篇:关于小型水电站机组增效扩容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试议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