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管理中心——提高案件质量的金钥匙汝州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运行一年经验总结

时间:2022-10-19 08:27:36

案件管理中心——提高案件质量的金钥匙汝州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中心运行一年经验总结

为贯彻落实检察长提出的“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汝州市人民检察院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在借鉴外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于2011年5月3日成立了案件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案管中心),全面实施案件集中管理。案管中心运行一年多来,我们充分发挥案管中心职能作用,从严格案件管理入手,切实提高案件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本文拟就我院在案件质量管理中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期能对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

一、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案件质量管理

案管中心成立后,我院制定了《案件管理中心工作办法》,实施六项案件管理制度,强化案件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这六项案件管理制度分别是:一是案件催办制度,即规定办案部门在办案时限届满前的一定时间内不能结案的,由案管中心进行催办,督促办案部门尽快结案;二是案件督办制度,即案管中心对在本地有影响的大要案、新闻媒体关注的、当事人反映强烈的几类案件实行督办,由案管中心督促办案部门办理落实;三是案件协调制度,即对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由案管中心协调本院办案部门或者协调公安、法院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四是案件实体审查制度,即对不捕、不诉、不立案、改变强制措施等几类案件,由案管中心进行实体审查,案管中心与办案部门意见一致时,办案部门方可作出决定;五是案件质量考评制度,即办案部门结案后将卷宗报送案管中心,由案管中心对办案质量进行考评;六是法律文书管理制度,即由案管中心统一保管、登记、开具法律文书,从法律文书管理实现对案件流程管理。围绕上述六项制度,我们建立了案件催办表、案件督办卡、案件实体审查登记表等十三种表格,辅助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严把案件受理关,杜绝受理“带伤案件”

根据《案件管理中心工作办法》,由案管中心负责全院提请逮捕、移送案件的统一受理。在受理案件时,我们采用多项机制,提高案件受理质量。一是制定案件受理标准表。我们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提请逮捕和移送案件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制定了《提请逮捕案件受理表》和《移送案件受理表》,案管

中心工作人员在受理案件时,按照受理表逐项对照,使案件受理有“章”可循,改变了以往受理案件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受理案件采取多重审查机制。首先由一名工作人员审查案件,审查后认为案件符合受理条件的,即登记后分流至办案科室;认为案件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交由案管中心负责人审查,案管中心负责人审查后仍然认为不符合案件受理条件的,会同办案部门负责人进行研究,听取办案科室意见,最终确定是否受理案件。三是建立不受理案件说理机制。案管中心对不予受理的案件,向报送部门在送达《不予受理案件通知书》的同时,附上《不予受理案件理由说明书》,向报送部门讲明不予受理的理由,使报送部门能够清晰了解检察机关不予受理的理由,明确案件的侦查方向及取证重点。案管中心通过严格的把关,给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减少了审查案件的工作量,使得这些部门的办案人员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案件办理之中,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

三、实施案件实体审查,严把案件质量关

根据《案件管理中心工作办法》,案管中心对本院业务部门正在办理的不捕、不诉、不立案等案件进行实体监督,确保案件办理质量。一是明确实体监督案件的范围。将侦查监督科办理的不(不予)逮捕、立案监督等四类案件、公诉部门办理的不、变更强制措施等七类案件、自侦部门办理的不予立案、撤销案件等四类案件,列入案件实体监督范围,对这些案件,办案部门在作出处理决定时,须报案管中心审查,否则不能作出决定。二是明确实体监督程序。符合实体审查的案件,办案部门需在办理时限届满的一定的时间内将案件送案管中心审查,案管中心接到案件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作出审查结论。例如侦监部门对需要实体审查的案件,应填写案件实体审查表,最迟在法定期限届满前二日,将卷宗材料移交案管中心进行审查,案管中心在收到卷宗材料一日内审查完毕,至迟不得超过一日半,审查完毕后向办案部门反馈意见,并向检察长及时汇报结果。三是明确实体监督责任。案管中心实体审查后,与办案部门意见一致的,由办案部门及时作出决定并执行;如果案管中心与办案部门意见不一致的,则提请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

四、成立检察业务咨询小组,对疑难复杂案件“把脉问诊”

为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解决业务部门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复杂案件,院党组在反复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检察业务咨询小组。检察业务咨询小组组长由一名副检察长担任,成员由院党组从侦查监督科、公诉科、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案管中心择优选出的六名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办案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担任。业务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对新类型、重大疑难复杂及部门内部意见分歧较大等案件,通过案管中心,提请检察业务咨询小组进行研究,咨询小组成员研究后,分别拿出书面意见,由检察业务咨询小组综合各成员意见,提出倾向性意见,由案管中心向办案部门反馈。检察业务咨询小组的意见,仅供办案部门参考,不作为决定性意见。通过检察业务咨询小组的“把脉问诊”,确保疑难复杂案件的办理质量。例如我院侦查监督科办理的彭某某等五人涉嫌一案,侦查监督科审查后形成两种分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彭某某等五人是的共犯,应追究五人的刑事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另外四个人与彭某某不是的共犯,应追究彭某某一人的刑事责任。该案提请检察业务咨询小组研究后,七名成员中有六名同志认为本案不是共同犯罪,应追究彭某某一人的涉嫌的刑事责任,检察业务咨询小组根据成员意见作出倾向性意见,案管中心将倾向性意见向侦查监督科反馈后,该科认为咨询小组倾向性意见理由充分,遂对彭某某一人作出批准逮捕意见。

五、定期进行案件质量考评,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案管中心成立后,一年分三次,对业务部门办结的案件进行质量考评,通过对结案卷宗的考评,发现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案件办理质量。一是案件质量考评所涉及的部门及方式。案件质量考评涵盖全院业务部门,重点考评侦查监督、公诉、反贪、反渎四个业务部门,案件考评的主要形式是由案管中心对业务部门办结的卷宗进行逐一审查。二是案件质量考评的量化指标。案件质量考评实行百分制,其中程序部分占30分,实体部分占40分,卷宗制作部分占30分。将卷宗质量分四个等级,其中分值在91至100分的,为优质卷宗;分值在71至90分的,为合格卷宗;分值在71至80分的,为基本合格卷宗;分值在7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卷宗。对优质卷宗奖分,对不合格卷宗扣分。三是案件质量考评的步骤。案件质量考评采取自评与考评相结合的原则,首先由业务部门承办人员,按照案管中心印发的《案件质量考评表》进行自行考评打分,由部门负责人、主管领导确认后,将卷宗及考评表以部门名义送至案管中心;其次由案管中心逐一进行考评打分,确定卷宗最终考评分数,最终考评得分,与干警本人及所在部门年终绩效考核得分挂钩。一年多来,案管中心对全院业务部门的917册卷宗进行质量考评,共评出优质卷宗321册,不合格卷宗23册,合格和基本合格卷宗573册,对优质卷宗进行通报表扬,对不合格卷宗进行批评。通过卷宗质量考评,强化了干警办案的责任意识,有效提高了办案质量。

案管中心成立至今,共受理提请逮捕案件752件1079人,受理移送案件793件1231人,向法院送达提起公诉案件685件794人。对侦查监督部门报送的不捕案件52件64人进行实体审查后,同意不捕意见的47件54人,不同意不捕意见的5件7人,对公诉部门报送的3件不诉案件、21起变更强制措施案件、26起改变定性案件进行实体审查,审查后均同意公诉部门意见。案管中心成立后,我院所办结的案件没有一起复议复核案件,没有一起改变定性案件,没有一起判无罪案件,没有一起刑事赔偿案件,没有一起涉检案件。案管中心的成立,使案件质量管理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松散变为集中,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真正把防错纠错、防范风险工作做在前头,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实现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案件监控的全程化、实时化。

上一篇:检察机关应强化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下一篇: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