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调查(Ⅰ)

时间:2022-10-19 08:25:45

湖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调查(Ⅰ)

通过对2010~2011年在湖北省采集的12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研究,从中整理出107份已鉴定可食用和药用的大型真菌标本,共58属95种,其中食用菌44种,药用菌23种,食药兼用型28种,湖北省首次报道的种类45种。

食用菌; 药用菌; 湖北省; 真菌资源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 33°20′、东经108°21′~ 116°07′,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山区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 m;东部江汉平原的最低点海拔为0 m。全省除高山地区外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同时该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高温。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条件[1]给各种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湖北省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因此,深入开展真菌资源调查研究对全面认识湖北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与今后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有重要科学意义与社会经济意义。

湖北省大型真菌资源的研究最早始于1982年陈启武等[2]对神农架大型真菌的研究,报道神农架大型真菌252种,其中食用菌114种,药用菌10种;随后1984年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真菌地衣考察队[3]报道神农架大型真菌66种,其中食用菌48种,药用菌16种;陈启武等[46]报道湖北省大型真菌374种,其中食用菌137种,药用菌45种。鉴于过去报道的一些种类已失去标本依据,且湖北省还有大量尚未报道的物种资源,笔者近年对湖北省的食药用菌资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并发现了众多的湖北省食药用菌新记录。作者将以在湖北省采集的实物标本为依据,系列报道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为系列报道的第一部分。

1材料与方法

本文所用的大型真菌标本均是作者于2010~2011年在湖北省境内采集,采集地包括神农架林区、宜昌、十堰、恩施、咸宁、罗田、随州等地;并采用形态分类学研究方法对这些大型真菌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研究。

2结果与分析

本名录所报道的种均按拉丁学名属种的字母顺序排列。命名人缩写按2012年版真菌作者名录(http:///FungalNameAuthors.doc)。其后列出中文名称、标本号,括号内为标本采集地。中文名称按照《中国食用菌名录》[7]、《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8]。湖北省新记录种类在种名前以“*” 标出。标本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Fungal Herbarium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GDGM)。首批被鉴定为可食用、药用和食药兼用的107份标本,共为58属95种,其中食用菌44种、药用菌23种、食药兼用的28种,湖北省首次报道45种。

笔者在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湖北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十分丰富,然而相关研究却相对薄弱,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也亟待深入,食药用真菌资源研究任重道远。目前,笔者调查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更多的研究发现将在后续的文章中报道。

周兆锐, 梁怀, 陈文宏, 等. 湖北省经济地理[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88: 115.

[2] 陈启武, 朱兰宝, 杨新美. 神农架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3): 268271.

[3] 中国科学院神农架真菌地衣考察队. 神农架的真菌与地衣[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89: 95256.

[4] 陈启武. 湖北省大型真菌调查——子囊菌亚门真菌名录[J].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 18(4):349351.

[5] 陈启武, 夏群香, 马立安, 等. 湖北省大型真菌调查——担子菌亚门真菌名录(Ⅰ)[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1, 21(4):338346.

[6] 陈启武, 夏群香, 马立安, 等. 湖北省大型真菌调查——担子菌亚门真菌名录(Ⅱ)[J]. 湖北农学院学报, 2002, 22(2):153157.

[7] 戴玉成, 周丽伟, 杨祝良, 等. 中国食用菌名录[J]. 菌物学报, 2010, 9(1):121.

[8] 戴玉成, 杨祝良. 中国药用真菌名录及部分名称的修订[J]. 菌物学报, 27(6): 801824.

上一篇:大事记 8期 下一篇:Effects of Applying Different Static Lo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