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编码图像传输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19 07:10:4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编码图像传输方法研究

摘要:针对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的特点及其信道特征,对图像采用子树独立的无链表分层树集合划分算法进行编码,并对码流采用分段模式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算法的抗误码性能,并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节点能耗。

关键词: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编码;传输;误码率

中图分类号:TP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Coding Image Transport Method Study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an Yan

(Suzhou Polytechnical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215008,China)

Abstract:In response to the features of the limited energy and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wireless visual sensor networks,this paper adopts a method of independent subtrees based on 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 to image,using a sectional transfer mode.The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a good effect on error resilience,and on the premise of the quality of image,which saves the energy cost of node possibly.

Keywords:Wireless video sensor networks;Coding;Transmission;Error rate

一、引言

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具有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的视频传感器节点组成的分布式感知网络。能量受限是其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瓶颈之一,为节省有限的能量必须对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另一方面,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此类信道中普遍存在着误码现象。基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信道特征,本文采用子树独立编码的无链表集合划分算法对图像进行编码,极大提高压缩算法的抗误码性能,并采用码流分段传输的模式,该模式可在达到指定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节点的能耗,延长整个网络的寿命。

二、子树独立编码

为了减少误码传播,可采用子树独立编码[1]的无链表集合划分算法((no list set partitioning in hierarchical trees,NLS)对各子树进行单独编解码,当一棵树中产生了误码,只有所在树的后续比特会发生错误,并不影响其它树,因此把错误传播限制在一个图像块中,每一个块中的父子关系仍然是完整的,因而保持了编码算法的高效性。

为了减少用于标志位的比特开销,可将最低频子带中的子树分块打包,使一定数目的相邻子树合并成一棵子树;另一方面,为了使监控端获得更多的信息,应尽量把错误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因此改进的算法不采用子树分块编码的方式,只对各子树进行单独编码。由于子树间是完全独立的,索引值唯一决定了节点所属的子树,当线性扫描各节点索引值i时,首先求出节点所属子树n,再将排序过程中产生的当前码流将输入相应的子树中。每一棵树的码流前后添加包起始标志OxFF4F和结束标志OxFFD9[2],表示该子树编码完成。

本文算法中的扫描方式仍采用线性索引技术,即用一个数 来代替小波系数的坐标 ,若为 小波系数行、列的比特数,则 、 可用二进制表示: , 。线性索引 由 和 的交差表示得到: 。

三、传输模式

传统编码图像的通信采用完整传输的模式,即以一定的码率进行编码,并向终端传输完整的压缩码流。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这种传输模式,在大码率条件下虽然能确保图像质量满足监控中心的要求,但系统功耗较大;若以较低的码率进行编码和传输,系统功耗较低,但不能保证图像质量符合要求。由于本文采用的是嵌入式编码技术,即编码器依照系数的重要性依次编码,解码时即使码流中断,也可在解码端得到一幅完整的图像,因此监控中心可以在获得码流的任一点停止解码,非常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图像的渐进传输。

有文献表明,传感器节点传输1bit至100m所消耗的能量可执行约3000条指令[3],因此为了节省通信能耗,可采用分段传输模式,用较大码率对图像进行编码(如1bpp),并将编码后的码流分段。节点首先传送一个较低码率的码流,若解码图像质量已达到目标信噪比则结束解码,否则监控中心将一个继续传输的指令传送至节点,节点收到该指令后输出下一段码流,直至解码端所收到的全部码流的解码效果满足信噪比要求。采用该模式可以不断补充图像的细节信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文在Matlab7.0开发环境下,分两种情况来测试算法的性能。当信道中存在误码时,分别对测试图像lena、barb采用0.5bpp进行编码,并在码流中加入高斯噪声。对每一种误码率下的PSNR值进行100次试验后取均值。数据表明,当误码率BER为10-4时,NLS算法的PSNR值下降了约20%,而本文算法的性能与无误码时相差不大;当误码率增大至10-3时,由于误码数量急剧增加,NLS算法的PSNR值下降至15dB,解码图像基本无法识别,而本文算法的PSNR值只下降了20%左右,可见本文算法能显著降低误码对整幅图像质量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好的容错性。

采用两种模式进行传输的图像质量PSNR如图1所示,其中分段传输模式分别以0.1bpp、0.2bpp为间隔对码流进行分段。当以0.1bpp分段间隔较小,需要添加较多对图像质量无用的包信息。

五、结束语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编码算法及分段传输的通信模式,能有效减少差错的传播,具有较好的容错性,尤其适用于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并能在满足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系统功耗,在低码率的图像传输中其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Wang Zulin.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in Sar Image Processing.Beijing: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9,ll2-122

[2]David S Taubman,Michael W Marcellin.JPEG2000图像压缩基础,标准和实践[M].Xian: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谭彦(1985-),女,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图像编码。

上一篇:64位Win XP操作系统的优点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机房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