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9 06:31:13

【摘要】 目的 观察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10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 50耳)和对照组(49例, 52耳)。观察组进行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 对照组进行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15 d为1个治疗疗程, 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平均听阈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

【关键词】 葛根素;利多卡因;突发性耳聋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3.095

突发性耳聋又称为特发性聋或暴聋, 可能与血管疾病、病毒感染、内淋巴水肿等因素有关, 多累及单耳, 双耳患者占1%, 春秋季节易发病。临床治疗多以扩血管药物为主, 但单独应用效果较差[1], 目前治疗中多结合中药以及抗病毒、抗凝、激素及高压氧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从而达到提高或恢复听力的目的。本科应用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46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耳鼻喉科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95例(102耳), 经检测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2]。其中男50例(56耳), 女45例(46耳), 年龄30~65岁, 平均年龄(38.64±9.51)岁;治疗前, 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头颅及颞骨CT等检测, 排除患有听神经瘤、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 50耳)和对照组(49例, 52耳)。观察组, 病程1~12 d, 平均病程5.8 d,

治疗前平均听阈为(71.09±3.06)dB;对照组:病程2~15 d, 平均病程5.5 d, 治疗前平均听阈为(72.31±2.98)dB。两组病程、平均听阈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葛根素和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治疗:葛根素注射液400 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 利多卡因注射液20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注250ml, 依次静脉滴注, 1次/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1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 1次/d。在以上治疗的同时加用地塞米松注射液、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等药物治疗, 15 d为1个疗程, 治疗中每隔3 d复查1次听力, 观察听力恢复情况, 治疗结束后复查听力。

1. 3 疗效判断标准 依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和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1997年制订的疗效分级标准[2]:①痊愈:0.25~4.00 kHz各频率听阈恢复至健耳水平或达患病前水平;②显效:患耳平均听力提高>30 dB;③有效: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④无效:平均听力改善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痊愈22例, 显效16例, 有效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痊愈12例, 显效13例, 有效10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平均听阈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平均听阈为(71.09±3.06)dB, 治疗后为(33.87±10.54)dB,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两组听力恢复时间比较 经过治疗, 观察组听力恢复时间为(8.50±2.01) d, 短于对照组的(10.26±4.13)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发病时常伴有耳鸣、眩晕, 有学者认为内耳缺血、缺氧、微循环障碍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3]。因此, 治疗当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和临床症状为主。葛根素是从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纯化成的一种黄酮苷类药物[4], 它可以通过扩张脑血管平滑肌对抗血管痉挛, 增加血流量, 改善低氧时内耳微循环, 另外可降低血小板粘稠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 通过影响血液流动学指标改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症状。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化合物, 对眩晕症状有一定的改善, 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方面也有较好疗效, 它可通过抑制Na+通道阻滞传入冲动, 通过衰减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病理性刺激改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症状。

总之,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 能够通过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衰减或消除耳蜗及前庭病理性刺激等机制改善临床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孔维佳. 耳鼻咽喉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99.

[2]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 突发性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7, 32(2): 72.

[3] 杨建华, 黄英俊. 脾阴虚症与微观血瘀症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 16(2): 93.

[4] 崔岚, 祝德秋, 陶达人, 等. 葛根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国药师, 2004, 7(12): 924.

[收稿日期:2016-04-29]

上一篇:常见血液肿瘤100例凝血指标分析 下一篇:经管类实验中心ERP沙盘实验实训课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