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9 06:25:44

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对策分析

[摘 要]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各自独立的问题也逐渐的显现出来。合并建账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一体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提高会计执行能力和工作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现今行政事业会计和基建会计相互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二者合并建账的必要性,并针对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具体实行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会计;基建会计;合并建账

[DOI]10.13939/ki.zgsc.2016.05.122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不断向前推进,我国财政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会计制度日趋完善。多年来,我国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会计保持着相互分离的状态,未将基建会计纳入到行政会计体系中,基建会计长期以独立的状态发挥作用。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这种各自独立的状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为了能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有效地提高财政会计水平,促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将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是大势所趋,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

1 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预算单位要提高自身的预算工作质量,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工作体系,使会计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现会计工作整体的协调统一。而要创建协调统一的会计工作环境,首先就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预防和避免信息分离情况的存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防止会计信息的缺失,导致因以偏概全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建方面开辟了多条渠道来获得基建资金,多渠道的资金来源难免会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有交叉点存在。原有的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相互脱离,各自独立,对同样的资金来源的核算却分为两部分,由不同的两种会计体系来对其进行核算,势必会降低核算的效率,对核算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使会计核算的公信度降低。要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就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因此,将二者合并建账,将基建预算资金纳入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组成中来很有必要。

1.2 是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我国原本是由建设银行承担着基建资金管理的任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建行的这一职能不断被削弱,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管理逐渐转向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方面。基建资源本是作为转向资金,采取独立性管理的方式,专管部门职能的弱化必然要求将基建资金归属于更为完整的管理体系中加以管理。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也要求财政将资金预算和财政收支核算管理的协调统一,因此必须改变两种资金分离管理的状态,实行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

2 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基建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在于管理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对资金的相关用途及其他基建资金有关工作的研究和管理,其工作重点在于对基建单位在资金方面的投资运用进行考核与分析。采取基建会计制度的优点在于以分离核算的方式保证了会计核算所需要的独立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基建会计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工作的开展做出很大的贡献。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原有的基建会计制度已经与现代经济体制的发展不相适应,不仅在作用的发挥上大打折扣,甚至对会计工作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新经济形势下,将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会计管理体系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二者的相互分离,各自运行,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共同存在于一个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与我国现代经济管理背景下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相违背,容易增加财务管理上的风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资金的正确运用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具有不利的影响。

从多年的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分离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来看,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现今的实际情况来看,两种会计管理制度在同一个预算单位中应用,自然会相应地编制两份不同的财务报表,而这两种报表之间也必然存在着交叉点,两种报表中任意一个都不是完整的财务信息,无论是工作上的重合还是工作上的分离,都会对整体的财务工作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造成财政资金管理上的差错,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可见,在现行财务管理制度要求下,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相互分离明显是弊大于利,将二者进行合并建账势在必行,能够有效维护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秩序,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结构的优化。

3 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会计制度

在我国基建会计制度已经实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经建立起自己特有的核算体系,也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法。现今要将其与行政事业会计合并建账,

纳入大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体系中来,就要从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着手,为二者的合并建账提供制度保障。合并建账如果沿用原有的兴华智能事业会计制度显然是不够完整的,相关部门要对制度改革的问题加以重视,加紧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建立起完整、全面、统一、协调的会计工作管理系统,使两种会计制度能够得以有效的融合,保证行政会计工作有序协调的进行。在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将基建资金作为独立的专项资金进行管理,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将基建资金整体分解成多个部门,分别向相关资金管理系统中渗入融合。如在资金部分可专门工程建设情况具体分成预付工程科目和在建工程科目,在大科目下面设置明显科目,再将其与行政事业会计科目进行对比,将重合科目下的款项加以整合,保证会计管理体系具有条理性,能够统一协调的运行。

3.2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完善监管制度

在将二者合并建账后,在核算制度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以保证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在进行合并建账的同时,相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要配合对原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加强监管,为固定资产的核算提供保障。同时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时发现管理上的疏漏和不足,对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报废情况加以纪录,为固定资产的核算提供参考依据。另外,可通过建立融资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体系中将融资纳入进来,实现与市场发展的良好衔接互动,这样可为行政事业单位在基建投资方面提供有效的参考,进一步促进基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得。

4 结 论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原有的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相分离的财政管理制度,已经与当今公共行政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要实现公共财政管理的一体化,提高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将行政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合并建账,是大势所趋,是公共行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二者合并建账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着诸多的困难,要使二者得到合理有效的融合,必须对原有的制度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为二者的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林平,汤莉燕,刘志福,等.高校事业会计与基建会计应合并建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2).

[2]陈瑛.基建会计纳入行政事业会计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3(5).

[3]酣建平,温佐望.基建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合并的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

[4]纪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3(12).

上一篇:QQ潜伏,为弟洗冤 下一篇:探讨计算机软件测试的相关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