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疑促学习

时间:2022-10-19 05:13:54

以质疑促学习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化学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 质疑能力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9-0148-01

一 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

1.质疑能力的界定

质疑能力大体可分为三类:(1)知识性质疑;(2)思考性质疑;(3)批判性质疑。这三种质疑的层次是递进性的,也就是说一种比一种的质疑更有深度。初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多是指第一类知识性的质疑。因为初中生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都比较有限,思考性和批判性质疑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对化学现象、生活现象、基本概念等的疑问。只有这些化学现象和化学认识与他们的日常认知产生冲突时,学生才会思考,会有许多疑问。当然,这些是质疑的初级阶段,但是,只要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学生的质疑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质疑。

2.情绪动机理论对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相关研究

伊扎德认为情绪的机制是独特的,并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着适应环境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会带着他们的情绪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所以,伊扎德认为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去学习,会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宽,也会产生质疑的意识。同时,这种带着疑问的主动学习也会传染给同班同学,形成一种质疑学习的氛围。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现象的丰富会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质疑意识。

3.认知结构理论对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转换和评价三个阶段组成的一个过程。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把知识变为一种正在发展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自身的认知世界所不能解释的事情时产生质疑。此时的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质疑给予解答。初中化学的学习,需要理性的精神和质疑的能力,从认知学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极其重要。

二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习惯

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他们在化学的学习中以质疑为乐趣,让质疑成为推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内在动力。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假设一些特定的场景来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以铁丝在氧气瓶中燃烧这一实验为例,这个实验的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教师可以启发性地问学生,在观看烟花燃放时,看到的火花和此时实验的火花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通过启发性的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己会产生一些疑问。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问激发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为理解实验的实质打下基础。

我们应注意到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往往注重表达自我的主张,所以结合他们这种开始注重表达自我的特点,让学生在初中的化学学习中学会质疑。要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养成不盲从、不唯书的学习习惯,就须从这一时期的培养入手。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应试教育惯性思维仍然存在着。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验中,实验的方式过于书本化和样板化,研究性的式样和设计性的实验严重不足。这也造成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所以在这一时期,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句空话,要把质疑的培养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在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安排和考核内容及方式等方面都要体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目的。如在教案的设计中,要精心设计出一些场景和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质疑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反应来表达自己教案的意图。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敢于质疑。如可以让学生留意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思考这些物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另外,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产生质疑,哪怕学生的疑问显得幼稚,也不能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只有鼓励学生不断质疑,才能让他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相信“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不能一成不变地接受化学教材上的所有内容。遇到自己的认知不能解释时,一定要多提出疑问。产生质疑,得到解答,然后再产生新的质疑……这样的学习才是良性的循环。在不断的质疑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会养成质疑的精神,成为一生的财富。

三 结束语

从教师的方面来说,要鼓励学生质疑,并为他们提供相关场景。从学生方面来说,要大胆质疑,养成“以疑促学”的习惯。质疑精神的培养不仅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作用显著,也是一种治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刘冰.化学探究学习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吴俊明.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维课程目标新体系[J].化学教学,2001(2)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课程的协同合作 下一篇:用心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