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消息类新闻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时间:2022-10-19 05:03:54

试论消息类新闻作品教学内容的确定

新闻报道向来是语文教材内容之一,落实到教学内容,常常是获取事实信息、学习新闻结构、揣摩语句内涵、学习表达技巧等,对此,王荣生先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以为“这是需要斟酌的”王荣生,“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语文学习,2009.06:20—26。新闻作品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兼而有之的复杂问题,其中确定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即文本解读层面的教学内容;不确定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也就是在新闻报道转化成教学文本过程中,对跨学科内容的处理。本文根据教学对象的阅读心理选择,从语言、语意和语用三个层面,阐述消息类新闻作品教学内容生成的基本路径及其规律。

一、 语言层面——打破教学常规,内化新闻语言规律

在语言层面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消息类新闻作品的语言事实(字词句)”叶延武,郑文化,试论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教材教法,2012.6:43—48。这是因为在消息的阅读中,学生总是从语言事实的感受出发——事实信息是消息诉诸阅读感知的物质外观,包括汉字、词语、句子和篇章等不同层级。

然而,获取消息的事实信息——关于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的信息,并不需要在中学语文课上特意教。从消息类新闻作品本身出发,提高语言层次的可读性是消息长期的追求,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消息在结构、语句表达以及文字排版形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规范,这些都是为了使读者(学生)更方便地提取信息。比如,《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苏教版必修二)这篇消息,从标题便可获悉它的核心内容,没有丝毫的含而不露,相反,它一语破的,让学生一目了然。从中学生的阅读经验来看,每个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至少在语言层次上是没有阅读障碍的,因为消息力求用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来,要求不带一个正常智力水平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

消息类新闻作品在语言层次的教学内容,不是让学生获取表层的事实信息,而是形成普遍的语言经验,不是让学生揣摩消息文本的语句内涵,而是获得对消息语言规律的认识。消息和一般文学作品最明显的差异便是语言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教学或者逆向思维,让学生体味消息的语言。比如,在教授《别了,不列颠尼亚》(人教版必修一)这篇消息时,初读全文后请学生找出文中运用修辞、艺术手法或抒情之处,学生很快就可以明了消息语言的客观、直接和质朴,将阅读消息文本时的朦胧体验落到实处,成为一种意识和经验。对消息语言规律的掌握,是学生媒介素养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形成自觉阅读图式的必经之路。王荣生先生在《“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一文中如此设问:“假设你是报纸的编辑,由于所用版面逐渐缩减,不得不一再对《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加以删略。你将:(1) 从前面开始,还是从后面开始?为什么?(2) 是按次序逐段删除,还是在各段中分别删略一些语句?为什么?(3) 如果只能保留一段,应该是哪一段?为什么?”王荣生,《“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语文学习》,2009.06:22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消息各段落的重要程度,找出消息语言的结构特点,发现语言背后的规律。如能引导学生仿写,就能把消息类新闻作品语言规律的认识、应用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统一起来。

可见,语言层次的消息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消息语言事实,在实践基础上构建普遍的语言经验,把握消息的语言规律,把外在的浅显的语言信息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学习消息类新闻作品后,将这样的阅读体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新闻作品的阅读中,成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进入言语能力范畴。

二、 语意层面——明确文体,深化新闻意识

消息教学的内容常围绕字词句,按照文本解读的思路来教,这不是没有原因的。“从一些教材揣摩语句内涵的题目看,可能是混淆了新闻阅读与散文阅读,误把新闻当散文”王荣生,“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语文学习,2009.06:20—26,也就是说消息的文体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被弱化了。这有选文的原因,选入教材的新闻作品常常是打破常规的优秀作品(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有的还积淀为经典名篇(如《人民横渡长江》),且不同版本的教材还存在入选标准和编排位置的差异,阅读这些作品,已经超越了日常的新闻阅读,上升到了名作鉴赏的层面。

基于文本解读的消息教学,在语意层面常常去抓文本的主旨,将浓厚的政治意味或主观情感注入到消息的语意之中。比如,将勃兰特下跪所体现出来的德意志民族的政治勇气和个人的公民责任感、人道主义精神,作为《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的写作意图和教学落脚点,这是舍弃了形式的纯文本的教学内容。消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不会脱离主旨,但教学的立足点应当是基于文体的。因为,就文本解读的专业性上说,我们更需要把语言和意识、形式和内容既区别开来而又联系起来,在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作品对象,使我们的阅读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和升华。

在语意层面,中学语文课需要教的,是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这也是公民新闻意识及媒介素养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内容不再是由教师单方面呈现的所谓主题,而是引导学生去发掘在消息的叙述中乃至报道的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因此,语意层面的新闻阅读教学内容应“是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辨析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王荣生,“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语文学习,2009.06:20—26。比如,在处理《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深度教学时,请学生思考:(1) 叙事的角度为什么不是作为胜利一方的中国?报道中为什么没有描写中方欢呼激动的人群或场面?(2) 记者精选的写作主体有哪些?(米字国旗、皇家游轮、港督府、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和紫荆花图案)为什么写这些?(3) 如何体现政权的结束?(三次升降旗)……几个问题,层层深入,揭开消息语言背后精妙的思维设计。最后可以再回到标题,追问“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特殊内涵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培养他们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消息背后的信息的能力。

三、 语用层面——走出误区,重视新闻写作实践

语用的基本内涵,就是指“在形式主导下内容与形式的完满整合”(马尔库塞)转引自叶延武,郑文化,试论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教材教法,2012.6:46,在这一层面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文本形式和文本内容之间的整体关系(结构),这时候,矛盾不再是单纯的语言表达,也不是单纯的意义建构,而是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因此,语用层面的消息教学内容,主要是在语言认知和语意理解的基础上,反思消息“为什么这样写”以及“怎样写”。

在消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表达技巧和进行写作指导是常见的教学内容。实际上,这是为了学习写作而读新闻,将阅读与写作混为一谈,而且把学写消息扩展为学习消息的表达技巧。学习表达技巧是消息写作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但是在当下消息的教学中,常走入这样的误区:一是技巧被简单地还原为章法、句法,二是所学习的表达技巧不对路。消息的语言表达中出现的“好词好句”,是有特定的目的和语境的,不应独立出来成为学习的内容,否则就会成为失去意义的华丽辞藻;消息的表达技巧主要体现为准确和客观,与其他新闻体裁的语言表达有明显的区别,它的语言直接、写实,如果看不到这些特点,所学习的表达技巧与一般文本的表达技巧无异,就不能显示出消息作为新闻的特殊性。

在语用层面上,消息的教学内容首先应落实到“为什么这样写”,这决定着学生对消息写作中诸种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学生把思考付诸消息写作行动的方案与措施。比如,在教授《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的写作环节时,先完成这篇消息与前一篇通讯《落日》的对比,明确消息的语言表达特点,如这篇消息标题的写实与“落日”的含蓄,避免形容词副词的过度修饰与铺垫渲染的通讯描写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会对消息独特的表达有自己的理解。语用层面上消息的另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应是“怎样写”,这并非只是单纯的形式问题,它实际上属于思维方式范畴的问题。仍以《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例,充分利用课内资源,让学生在完成对比后,当堂将《落日》改写为消息,要求形式上具有完整性,内容上具有思辨性,避免主观意识的介入等,学生在改写过程中逐渐明白“不该这样写”,而是“应该这样写”,这比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采写,更能直接有效地落实消息的语用价值。

消息是最主要的新闻体裁之一,消息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怀国计民生的公民意识。消息类新闻作品教学内容的生成应从语言、语意和语用三个层面次第展开——语用层面的获取事实信息不再局限于浅层的阅读感知,而是形成一种普遍的语言经验和对消息语言规律的认识;语意层面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将消息当成散文,进行纯文本的解读,而应把新闻当成新闻来教,把学生提升为理性而具有批判意识的阅读者;语用层面的教学内容是消息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一层面的教学应避免将消息的内容与形式对立起来,单纯地练习写作,学习消息所谓的“表达技巧”,而是在语言认知和语意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思维的训练,即反思消息“为什么这样写”,从而将消息的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阅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消息类新闻作品的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虽是很小众的一个支流,却是可以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津梁”,对此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参考文献:

①王荣生.“新闻报道和言论文章阅读”单元样章.语文学习[J].2009.06:20—26.

②叶延武.郑文化,试论语文教学内容的三个层次.课程教材教法[J].2012.6:43—48.

③朱晓红.中学语文教材新闻文体教学探索.文学教育[J].2012.02:52—53.

④李仁甫.例谈消息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J].2007(2):22—23.

⑤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41.

⑥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总序2.

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 在谈论新闻事件时,经常用到“发酵”一词,比如“争端再次发酵”“韩日岛争连续发酵”。“发酵”的“酵”往往误读成xiào。“发酵”本指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变化。“酵”字历史上有两读:jiào和xiào。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二、 在报道黄岩岛事件时,媒体上多次把“潟湖”误为“泻湖”。误“潟”为“泻”是媒体的一个习惯性错误。去年日本大地震时,曾把日本地名“新潟”误为“新泻”;今年又把“潟湖”误为“泻湖”。“潟”音xì,义为咸水浸渍的土地;“潟湖”是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堵阻泻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围成的水域。我国黄岩岛的潟湖,属于后一种情况。因为“泻”的繁体字“瀉”与“潟”形近,导致误读误用。

三、 在报道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氏的茎;蒜薹,大蒜的薹,嫩的称蒜苗,是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苔”,是指一类苔藓植物。有人误以为“苔”是“薹”的简化字,以致把“蒜薹”写作“蒜苔”。

四、 在使用繁体字的场合,“皇后”的“后”常被误成“前後”的“後”。这一差错,在以往的书法作品和商品广告中多次出现。今年某书画研究机构的书法家,将装裱好的写有“影後”二字的立轴现场送给台湾影星归亚蕾,又一次犯了“后”“後”不分的错误。由于这一场面曾由电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后”字本已有之,原指君主,引申指“君主的妻子”,和“前後”的“後”是两码事。

五、 在报道捕捉悍匪周克华的新闻时,某些媒体很不得体地把周克华称作“爆头哥”。“哥”字是近年来的流行用语,逐渐出现滥用的倾向,“爆头哥”便是一例。恶魔周克华在作案时近距离对着被害人的头部开枪,这是一种疯狂、残忍的举动。称周克华为“爆头哥”,无异是化残忍为一笑。

六、 在微博语文中,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差错是:女子自称“贱内”。2012年7月,台湾某艺人陪同丈夫赴云南捐赠“希望厨房”,并一条微博,说:“老公的餐饮服务业能往这样美好的方向发展,贱内与有荣焉!”网友一时议论纷纷。“贱内”是一个谦辞,旧时用于对人称说自己的妻子。一个现代时尚女性用它来自称,显然是说错了。

七、 在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一词常被误为“囫囵”。这和两个词的词形相近有关。比如,今年某影星在一份因儿子吸毒而代其道歉的网络声明中说儿子“目前又身陷囫囵,暂不能对公众有一个交代”,又一次搞错了这两个词。“囹圄”读作línɡyǔ,意思是监狱。一个人被关押在监狱,就叫“身陷囹圄”。“囫囵”读作húlún,意思是完整、整个儿的,如“囫囵吞枣”。

八、 在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酒驾”“醉驾”纠缠不清。从2011年醉驾入刑开始,媒体上有这方面的报道,往往张冠李戴。2012年10月,某知名演员在上海街头酒驾被查,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在报道时,都把“酒驾”误说成“醉驾”。“酒驾”是酒后驾驶,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驾”是醉酒驾驶,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两者的法律后果不一样。

九、 在谈论中日争端时,网络上常常把“兄弟阋于墙”误成“兄弟隙于墙”。2012年,针对日本图谋侵占中国领土的挑衅,中国大陆与台湾都坚决地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网民们在谈论这一时事热点时,喜欢引用“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来说明当下的情势,但不少人不会写“阋”字,有人误成“隙”,还有人误成“嬉”。这句古语出自《诗经》,大意是,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阋”音xì,义为争吵,不能写成“间隙”的“隙”或“嬉戏”的“嬉”。

十、 在使用汉字数字时,“零”和“〇”常被弄混。阿拉伯数字“0”有“零”和“〇”两种汉字书写形式。2011年开始正式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一个数字用作计量时,其中“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零”;用作编号时,“0”的汉字书写形式为“〇”。许多人在涉及编号的场合,错误地以“零”代“〇”。比如,“二〇一二年”常被误作“二零一二年”。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下一篇: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