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教学环节浅议

时间:2022-10-19 02:15:20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教学环节浅议

摘 要:“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是一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并逐步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平台,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预习;检测;探究;交流;评价;反思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导”,实现学生自主地“学”。因此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对教学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教学应抓好以下八个环节,即:教师备课―学生预习―预习检测―合作探究―成果交流―拓展延伸―学习评价―教学反思。

一、教师备课

备课是实施“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那么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在熟悉教材、大纲的前提下,设计出知识的牵引、问题的设置、活动的开展、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展示、效果的评价等活动形式,使每一个学生演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开拓了思维,培养了个性。

二、学生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前奏,是学生对知识熟悉和生疑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知道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知识,自己对知识掌握的难点和疑点在什么地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探究,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预习检测

检测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查的内容包括对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课外拓展知识的搜集整理情况,自制学具的准备,以及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心理准备等,检测可以采取提问、展示、习题解答、交流等形式进行,通过检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思路和方法。

四、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学习的中心环节。本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学习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合作学习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教师的角色是富有爱心、富有责任感的导游,学生则是知识海洋里的游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探索知识海洋中的每一个岛礁;各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和组员自选问题、自选角度进行探究,小组长记录问题,掌握情况,以便随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探究的过程是自主开放的,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学生在探究中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

五、成果交流

这一环节是探究的延伸,是学生才华展示的过程,也是课堂中最精彩的环节。每个学生都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阐述探究中形成的观点,表露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适当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展示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完成知识目标,达成共识,教师通过排难解疑,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重点和难点,纠正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掌握和品德形成的双赢。

六、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测包学习质量的最佳方法。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适量、多层次、多样化的练习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互评、互议、互批、互改、互帮,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教师要适时点拨关键点、重点以及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七、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质量的肯定,是学生进步的助推剂。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人表现、小组合作过程、小组合作的效果三个方面对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小组成员参与学习活动的配合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问题的探究情况以及合作学习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学生能力的提高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论述,并通过量分评比,奖惩激励,增进小组间、成员间的竞争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驾驭者。

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总结教学、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提升教学水平的最佳途径,教师要通过对知识的引导、问题的设置、过程的点拨、学习的评价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思考,总结成功点,找准问题点,成功的经验继续推广,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地分析改进,通过反思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加以修正和改进,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学习的八个环节,环环相扣,互为完善和促进,只有认真扎实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我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单位 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第一中学)

上一篇:让专题学习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平台 下一篇:“小组合作”模式下的作文课堂教学初探